舜网新闻 >

一年比一年惨淡,今年中秋酒水市场是过节还是闯关?

舜网

2025-08-28 17:29:52

  中秋作为酒水销售的旺季,一直以来都被酒企给予了较高的期待。在过去,每当中秋渐近各大酒企便会早早布局,从推出限定礼盒、策划主题促销活动,到在商超、电商平台铺设醒目的宣传海报,一系列密集的动作轮番上演,整个市场都被浓郁的节日消费氛围包裹着。

  然而近些年来,节日的氛围却愈发冷清。各大酒企关于酒水提前布局的热情显著降低,节前氛围一年不如一年火热。事实上,双节酒水行业的“旺季不旺”早已不是新鲜事,那么,今年的中秋又会表现得如何呢?

  一、传统节日酒水市场持续遇冷,双节消费预期普遍谨慎

  “感觉市场是一年不如一年。”酒世界(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经理感叹道,“以往在节日期间,一次性购买几十箱酒的才是大客户;但如今,即便是购买五箱酒的顾客,也已经相当罕见了。”这一变化清晰反映出如今市场需求的下滑与消费者行为的转变。

  据四川酒类流通协会相关人员分析,从2024年中秋酒水市场的表现来看,酒水销量普遍下降20%–30%,消费主要集中在100-300元价格带,高端单品表现疲软。传统政务及商务宴请需求急剧减少,中国酒业协会调研中显示,80.8%的经销商反映宴请及送礼需求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婚庆、寿宴和家庭聚餐成为相对稳定的消费场景。

  事实上,节庆动销乏力行业内早已心照不宣。2023年中秋,便有经销商反馈“这大概是我们做酒以来最惨淡的一年”。到了2024年,尽管各大白酒品牌营销动作频频,市场却一点也热不起来,尤其是商务往来与送礼需求明显不如往年。

一年比一年惨淡,今年中秋酒水市场是过节还是闯关?

  进入2025年,传统旺季的节日效应持续减弱,市场仍未走出低迷。《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提及,五一节假日期间,仅11.5%的经销商反映消费量有所增加,中秋、国庆的消费提振预期普遍谨慎。“就连婚宴用酒都开始精打细算。”一位酒店管理者说到。

  “五一”“十一”两个小长假,历来是婚喜宴举办的高峰时段,也是兼具确定性和刚需性的宴席用酒黄金销售期。然而,今年五一婚宴数量出现明显减少,且宴席用酒数量减少和价位下探也成为了直观的市场展现,新一代消费者开始青睐小型化、经济化的“极简婚礼”,消费观也愈发理性,白酒消费需求大幅减少。

  二、白酒行业整体承压,市场信心明显不足

  白酒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数据同样反映出行业整体承压。上半年,全国白酒产量同比下降7.2%,企业利润增速普遍放缓。

  高端酒销售乏力,团购渠道持续收缩,送礼需求明显减少,消费者采购意愿普遍不高,市场形势仍然较为严峻。以53度500ml飞天茅台为例,今年中秋前其终端售价较去年同期出现明显回落。有北京烟酒店工作人员透露:“今年飞天茅台一跌再跌,原箱购买甚至跌破1800元。”

  不仅高端白酒价格整体“缩水”,次高端产品在即时零售平台也普遍出现价格低于线下的情况。线上大促不断,百亿补贴、节日专场轮番上演,但对整体市场的拉动效果有限,反而进一步挤压线下门店的生存空间,不少烟酒店主表示经营压力巨大。

  “目前白酒销售情况并不理想,”某终端零售商表示,“只有剑南春、汾酒、习酒等品牌的中低档价位产品和光瓶酒动销稍好一些。”

  相比之下,100元左右价位的质价比酒水更受消费者欢迎,主要用于家庭日常或聚会饮用。一位山东经销商反映:“今年的销售环境确实更为艰难,客户变得更加谨慎,采购意愿不高。”

  面对下半年传统的中秋、国庆销售旺季,行业普遍持谨慎态度。有经销商直言:“目前的核心是维持现金流,而不是追求利润。”调查显示,81.3%的经销商持同样观点,仅12.5%仍将利润作为经营重点。由此可见,市场对短期价格回升和需求反弹的信心明显不足。

一年比一年惨淡,今年中秋酒水市场是过节还是闯关?

  无论是线上大力促销,还是线下积极推动,今年酒水市场的“双节”表现,或许也难脱离“温和修复”的整体基调——曾经对传统旺季的高预期,早已被现实逐步调低。

  三、转型迫在眉睫,低度化与跨界成破局新思路

  面对持续的市场寒冬,众多酒企不再固守传统路径,纷纷开启战略转型,寻求新的增长曲线。

  在这场迫在眉睫的转型浪潮中,龙头企业的战略调整则颇有风向标意义。

  “白酒行业正加速从以商品为中心的时代,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商品时代或‘商品+服务’时代。”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在2025年半年市场工作会上发出转型宣言。在今年以来,茅台在多个场合提及“适配现代消费需求”,并正式推出39度贵州茅台酒,进行“低度化、轻饮化”尝试。

  此外,近日古井贡酒推出新品年份原浆轻度古20,以26%vol的低酒精度正式加入“低度化“竞争;五粮液则于8月27日正式发布29度“一见倾心”低度白酒......各酒企的纷纷动向,似乎预示着低度化酒饮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力量乃至新方向。

  也有行业专业人士提出,各酒企在双节前夕集中推出低度酒,或许正是为了即将到来的节日消费小高峰提前布局,抢占市场份额,为接下来的销售旺季乃至全年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实际上,从市场反馈来看,企业的路径调整确有据可依,在这股酒业下行浪潮中,低度酒饮的表现却异常亮眼:会稽山黄酒年轻化打法突破圈层桎梏,今年618期间全网GMV(商品交易总额)再创新高,突破5000万元大关,同比增长400%;梅见青梅酒以"中式佐餐酒"精准切入主流餐饮消费场景,低度适饮的口感既契合当下消费者对"微醺不醉"的理性饮酒偏好,也能满足中秋家宴场景下一家人都能喝的需求。近期,有媒体报道梅见品牌今年1-7月逆势增长超20%,部分商超和即时零售渠道增长了86%。

一年比一年惨淡,今年中秋酒水市场是过节还是闯关?

  低度、利口、多元化的新酒饮产品也成为不少经销商眼中的新增长点。有经销商反馈:“现在消费者聚会更偏爱低度酒、混饮等饮品,入口轻松、场景随意,不像高度白酒那么正式。”还有商超酒饮采销负责人表示,“今年中秋前低度酒饮和果酒礼盒进货量同比增加三成,部分品牌甚至出现排产紧张。”

  更有统计数据显示,低度白酒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约200亿元一路飙升至2024年的57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7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远超市面整体水平。在华东、华北等传统优势区域,低度酒消费占比已高70%-80%,并已成功渗透高端宴请与商务场景,无不印证低度酒饮在消费市场的潜力。

  多家名酒企低度酒的实际表现珠玉在前,验证了低度化的可行性,可以预见,随着头部名酒企在这一赛道探索不断深入,未来将有更多低度白酒产品投入市场,白酒低度化战况也将愈演愈烈。

  面对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旺季营销,低度化能否成为酒企的“破局利器”?行业观察人士指出,低度酒饮虽增长迅速,但基数仍小,难以完全对冲传统白酒下滑缺口。有分析师认为,“低度产品更适合日常及朋友小聚场景,对传统中秋送礼、宴请场景的替代性仍有限。”更多酒商则持务实态度,一方面积极备货低度产品试水市场,另一方面仍以去库存、保现金流为下半年经营主轴。

一年比一年惨淡,今年中秋酒水市场是过节还是闯关?

  一切迹象表明,酒业已难以回到过去那个依赖节日爆发式增长的时代。当“闯关”成为常态,行业转型是否成功,消费者信心是否恢复,今年中秋的表现至关重要。市场都在问:2025的中秋,酒业是能等来一丝暖意,还是将继续在寒冬中摸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