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科技猫
2025-09-01 17:25:25
日前,一列特殊的检测列车从新兴南站驶向湛江北站,划破粤西大地许久的沉寂。这一刻,广湛高铁正式启动联调联试,向着年底通车的目标发起冲刺。这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钢铁动脉,承载着401公里的壮阔征程,肩负起撬动粤西经济版图,以及打通“逢节必堵”痛点的历史使命。
时速350公里的变革力量。“八纵八横”国家高铁网目标,落子粤西沿海大通道,设计时速350公里的交通大动脉,正蓄势待发,以磅礴之力为粤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从此,广州至湛江将从“半天旅途”压缩至90分钟,粤西三市阳江、茂名、湛江同步迈入“广佛1小时生活圈”。过去被山海阻隔的资源流动,如今被疾驰的列车重新定义,广湛高铁宛如一条“黄金旅游走廊”,它串联起了广州的岭南风情、肇庆的山水风光、阳江的滨海旅游、茂名的浪漫海岸以及湛江的热带海岛风情 ,将沿线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紧密相连,从此,速度转化为粤西融入湾区经济的入场券。
打破“逢节必堵”的民生困局。粤西人民的集体记忆中,节假日高速公路化身为“巨型停车场”的场景历历在目。广湛高铁的出现,恰似一剂精准疏导的良方。作为广东省里程最长、投资最大(998亿元)的高铁项目,首次将无砟轨道技术引入粤西,构建起立体交通网络的核心支柱。通车后,广珠城际与深湛铁路的客流将实现科学分流,广州南站压力骤减。更关键的是,阳江至广州1小时、茂名至广州1.5小时的“贴地飞行”,让“回家路”不再意味着焦灼等待。从民生福祉角度来看,广湛高铁是一条实实在在的“幸福之路”,曾经拥堵的长龙被风驰电掣的列车替代,幸福感终于追上发展的速度。
桥隧穿山海的硬核突围。回顾广湛高铁的建设历程,堪称一部攻坚克难的奋斗史诗。自2019年9月30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者们便开启了与时间、与困难的赛跑。这条线路诞生本身,就是一场与大自然的史诗对话,190座桥梁与50座隧道的钢铁丛林,湛江湾海底隧道穿越复杂地质层,佛山特大桥凌空飞架,高达76.8%的桥隧占比,被誉为广东省交通建设的“超级工程”,需征服山川河海,让天堑变通途。如今,联调联试阶段对信号、轨道、供电系统的严苛检测,正是对这条“科技巨龙”安全性的终极校验。让粤西从“交通末梢”跃升为“沿海枢纽”,靠的是科技轨道的延伸,以及中国基建攻坚能力。
经济新引擎的轰鸣启动。当高铁呼啸着穿过全国最大的糖蔗生产基地,穿过占全省一半的漫长海岸线,沉睡的资源禀赋被彻底激活。阳江的海洋装备、茂名的绿色化工、湛江的临港产业,快速接入大湾区产业链循环。粤西便不再是被珠三角虹吸的“经济洼地”,而是构建“2小时经济圈”的战略支点。更深远的是,这条通道向北连接北部湾城市群,向南直通海南自贸港,使粤西成为国家战略的十字路口。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加速汇聚,正好精准地对上了粤西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的战略需求。
路虽阻,行则必达。钢龙跃岭,山海可平;速度重绘经济,时间兑现承诺。广湛高铁的轨道上,承载着粤西大地的渴望,广湛高铁的建设,是广东省交通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更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它承载着粤西地区的发展梦想,搭建起区域协同发展的桥梁,让我们共同期待这条“黄金通道”早日通车运营,见证它将以350公里的时代时速,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创造更多的辉煌,为实现交通强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宏伟目标贡献磅礴力量。(评论员:黄金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