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文物讲故事丨千年前唐代皇家香料啥配方?

新华网 2022-05-19 17:33:04

  近期,我国科研人员对陕西省宝鸡市法门寺地宫中唐代皇家器物里的香料进行了分析研究。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其为榄香、沉香、乳香等香料,这些香料多产自域外,此项研究也以实物证实了唐代时我国已有将多种香料混合制作和香的技术。

  这项研究由故宫博物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与法门寺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展,研究人员对法门寺地宫出土的3类香料样品开展了综合分析与研究。

  据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馆员任萌介绍,研究中的香料样品均发现于法门寺地宫后室。其中,1号样品为黄色块状,取自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是唐懿宗供奉的舍利容器——八重宝函之第七重;2号样品呈植物根干状,取自智慧轮壸门座盝顶银函;3号样品为棕褐色粉末,取自鎏金双鸿纹海棠形银盒。

  通过研究分析表明,1号样品黄色香料为橄榄科橄榄属植物所产的榄香脂,多见于东南亚诸国及我国东南部地区。任萌说,唐代古籍中很少有关于“榄香”的记载,这也是我国目前首次发现唐代榄香脂的实物证据。2号样品为沉香,3号样品中同时检测出木质素、沉香的特征标记物及乳香的特征标记物,可见其是将沉香木与乳香磨成粉后混合制成,这是目前我国古代和香较早的物证。

  任萌说,乳香是橄榄科乳香属植物树脂,主要分布于红海沿岸、阿拉伯半岛及印度等地,本研究表明乳香及其制品在唐代已输入长安。

  此项研究首次揭示了法门寺地宫中出土的唐代和香的主要原料为沉香与乳香,这两种香料的组合也成为后世和香的基础。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杨益民说,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香料多产自域外,经陆上或海上丝绸之路运抵古都长安及东都洛阳,并由帝王、高僧等将其献于地宫,用于供养舍利,是这一时期丝绸之路畅通、香料贸易繁荣的历史见证。

作者:杨一苗、张思洁 责任编辑:马恬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