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时报
2025-07-17 09:46:56
App和小程序已经深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扫码点餐、便捷支付、酒店预订还是在线医疗服务等等,它们无处不在。然而,在享受这些便利的同时,您是否注意到,每当启动一款新的App或小程序时,它们常常请求访问您的相机、通讯录、身份信息乃至位置信息?作为普通用户该如何识别和防范有问题的应用程序?
不少人卸载应用程序时,都会忽略注销这个步骤。对此,北京市网信办工作人员表示,这种习惯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防范隐私刺客方法一:不再使用的应用程序,应及时注销账户并删除个人资料。
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安全协调处工作人员孟翔介绍:我们在生活中使用一些小程序或者App的时候是暂时使用,可能这段时间使用完以后,后面就不再使用了,从安全的角度,应该删除里边存储的个人信息。具有个人信息收集这种功能的小程序,都应该提供账户的注销或者个人信息删除、更改这种功能,如果没有提供,理论上属于违规行为。
防范隐私刺客方法二:定期检查App权限设置,及时关闭非必要授权。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洪延青介绍:我们现在很多的手机操作系统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制,比如在打开某些地图软件的时候或者打开某些点餐软件的时候,它会提示你的麦克风的权限被打开了,也许你这个场景没有使用麦克风,你可以到后台去查看你是否过多授予了权限,完全可以自主地去防范它。
防范隐私刺客方法三:对频繁索权、诱导授权的应用,坚决拒绝安装。
如果一个软件没有必要收集我们的位置信息,它的基础的业务功能不需要位置信息,但是它反复向我们弹窗索要位置信息的权限,我们拒绝,它还仍然反复提醒,这属于违规行为。
防范隐私刺客方法四:关注违规App名单,防患于未然。
其实全国各地都在开展自己辖区内的专项整治活动,用户可以关注这些执法部门定期发布的公告。对已经被认定违法违规收集处理个人信息的App,用户可以少下载或者不下载。
当一款天气App要求读取您的短信时,这不是技术需求,而是掠夺,被掠夺的正是我们的个人信息。App或小程序厂商不能以功能服务为名,强制索取通讯录、定位等非必要权限,利用晦涩协议和捆绑策略,将用户数据转化为自己谋利的商业资产。当我们遭遇这些违规App时,每一次点击“拒绝”,都将是对自己隐私的有力维护之举。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