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忙

舜网-济南日报 2020-11-30 11:27:11

冬忙
冬忙
冬忙

  小雪节气已过,气温转寒,但很多地方传统概念上的农闲时节却忙碌无比。请跟着记者来一次冬日里的探访——

  先行区崔寨街道

  冬闲时节人不闲 大棚里结出“致富果”

  入冬时分,天气转寒,对于农民们来说应该是冬闲时节。而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崔寨街道张欧村的蔬菜大棚里,却是一派繁忙景象,农民们正忙着对西红柿进行疏花疏果管理。

  走进张欧村西红柿大棚,一股温润的暖意充盈着棚里的角角落落,绿油油的西红柿幼苗长势喜人,生机一片。据了解,该村耕地面积860余亩,蔬菜大棚200余个。2010年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以来,带领村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西红柿种植,并将西红柿做成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

  “这批西红柿预计再有两个月即可上市,现在西红柿市场价格在3块多钱一斤,每个大棚产量保守估计也在1万斤以上。算下来一年每个大棚产值在5万元以上。”张欧村党支部书记张吉广谈到发展西红柿这一蔬菜产业,信心满满。

  在天兴村的大棚里,同样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党支部书记周德民正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帮助贫困户种植蔬菜。据介绍,2016年天兴村被评为市级贫困村,早年村民的收入只依靠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

  为带动贫困户增收,天兴村“两委”依靠街道和帮扶单位的资金支持,引进大棚扶贫产业项目,划出30亩地建起4个钢结构大拱棚并对外承包,村集体收入一下由零增长为5万元,收益全部用于贫困户分红。村“两委”在项目上设置了4个扶贫专岗,让他们“有活干、有钱赚”,扶贫岗的工资按工作强度分成两档,轻活每人每天80元,重活每人每天120元。周德民说,大棚项目给村里带来了好“钱”景,“现在4个大棚年收益能达到12万元,村里又陆续建了80个蔬菜大棚,交替种植地瓜、芹菜、西瓜、西红柿等,收入是过去的好几倍,村民终于能靠种地丰衣足食了。”(本报记者郝倩通讯员宗成喜)

  锦水街道

  小菊花大产业登上央视屏幕

  随着移风易俗的工作推进,在清明节、寒衣节等传统祭奠先人的节日里,用鲜花代替火纸的人越来越多。今年寒衣节期间,记者来到平阴县锦水街道上盆王村菊花种植基地探访,因为北临黄河,西靠南水北调大运河,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湿润,上盆王村发展鲜花花卉产业的优势得天独厚。这里的大量菊花不仅供应周边的村庄,还销往了邻近的东阿县、东平县等地。

  上盆王村党支部书记王军说,目前,菊花基地占地220亩,包括4大系列、60多种花色,年产花朵150万株。除了盆栽、入药、花茶等销路外,随着文明祭祀的风气逐渐形成,这里也成了平阴及周边地区“祭祀鲜花”的主产区。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上盆王村菊花种植基地预留50余万束祭祀菊花,比去年增加10万束。

  早在2018年,“盆王”牌商标就已经注册成功。去年,盆王菊花园销售菊花干花50吨,鲜花40万株,在北京、上海、徐州、亳州等全国各地的市场上,都能看到盆王菊花的身影。

  “咱们基地现有15个大棚,祭祀白菊品种占有5个大棚,产量有限,供不应求,今年外地客商得提前2个月订购,才能预留,下一步将增建60个大棚,进一步扩大鲜花规模。”王军告诉记者。除了销售干花和鲜花,上盆王村还曾向高密、莱州、承德等地提供菊花种苗。目前,一亩地的收益达4000元,仅鲜切花每年收益15万元,带动村集体收入5万元。

  但在以前,上盆王村还是以玫瑰、传统作物种植为主,由于农产品价格忽高忽低,农民收入不稳定,土地撂荒较多。为了打破这个局面,增加农民收入,上盆王村党支部赴开封、鹤壁、修水等地外出考察,看到菊花产业的商机后,从2016年起,村“两委”班子确定发展菊花这一产业。目前,菊花种植面积达到120亩,包括4大系列、60多种花色,年产花朵150万株,已经发展成平阴及周边地区最大的菊花种植基地,直接带动80余名村民就业,年产值40余万元。前段时间,上盆王村的探索还登上了cctv-农业频道。

  在锦水街道,像上盆王村一样,以党建为引领大力推行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农业产业项目的不在少数。锦水街道紧紧抓住干部班子及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围绕工作落实、作风转变这两个重点,建强村级组织,凝聚工作合力,实现了村美民富产业旺。

  为在村干部中形成激励干事、鞭策落后的作风导向,该街道组织开展农村党组织“2+N”活动,即每周固定开展党支部书记工作通报例会、年终固定开展班子工作落实、工作作风“双评议”考核、每项重点工作随时开展现场观摩打分。组织开展村干部进企业、进现场、促提升活动,并对干部实绩进行量化打分,排名通报,通过量化式考核,提升村领导班子集体素质。截至目前,锦水街道的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达5个,直接拉动就业1000余人,带动村集体增收5万余元。

  (本报记者冯经伟通讯员陈代惠)

  安城镇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群众致富主心骨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组织的振兴,贫困村要实现美丽嬗变,更离不开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平阴县安城镇在着力打造综合素质过硬的基层党组织队伍的同时,积极引导各村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凝心聚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带领集体增收、农民致富。

  在安城镇林洼村,村党支部书记卢昭锋和支部委员们正带领着村里党员、群众栽植苹果树苗和梨树苗。

  卢昭锋介绍,林洼村作为市级贫困村,早年村民的收入只依靠种植玉米等农作物,而村集体的收入主要依靠光伏产业。

  穷则思变,卢昭锋受安城镇党委、政府领学“塘约经验”的启发,带领村民五次前往临沂平邑学习特色果树种植经验。该村于2019年10月份成立了林洼村初心果蔬专业合作社,吸纳村民入股,通过清理集体荒片、荒废地基和有偿流转土地相结合的方式,发展种植果蔬产业。

  “现在正在栽种的果树有红梨和秦脆、千雪苹果等品种,按照正常管理每亩产量可达5000斤以上。”随后,卢昭锋带记者来到该村的珍珠油杏种植基地,介绍起正在建设的水肥一体化项目。上百亩的珍珠油杏梯田整齐地排布在村西南方向的山坡上。过去,这片山坡地杂草丛生、目之所及一片荒芜。现在这里逐渐变成了整洁有序、果苗满山。正在实施的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模式可有效解决油杏种植干旱缺水、土壤肥力不足的制约,为产出高质量的珍珠油杏增添了一份保障。

  有着强有力基层党组织和群众基础的宋庄村也同林洼村一样,因地制宜、结合自身资源和人脉优势,与聊城阳谷县七级镇四合村结成对子,采取“支部引领—集体注资—村民入股”的方式,成立了“平阴县安城镇吉谷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近150万元发展起10个大棚、总占地50亩的香芹。

  走进芹菜大棚,一股暖流伴着芹菜的清香扑面而来,绿油油的芹菜长势喜人,生机一片。该村在安城镇倡导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的指引下,在今年6月份运作发展起芹菜种植。整地、建棚、引苗……利用5个月的时间,10个蔬菜大棚建成了,并成功培植出香芹幼苗。如今,村民们正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疏苗管理。

  “这批香芹预计再有两个多月即可上市,现在香芹市场价格在五六块钱一斤,每亩产量保守估计也在万斤以上。我们掌握了香芹的种植经验,可以一年连种两季。算下来一年每亩保守估计产值在万元以上。”宋庄村党支部书记高长林谈到发展香芹这一蔬菜产业,信心满满。

  产业极大带动了村民增收。在棚里打工的本村村民有着多重身份,既是股东也是打工者。村民入股有收益、打工也有收入,但是忙里忙外的村“两委”成员们却是义务劳动、无私付出、不要一分钱报酬。

  (本报记者 冯经伟 通讯员韩子强吴雪吕晓青)

  彩石街道

  文明实践送到村民心里头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必须牢记初心和使命,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近日,在东泉村,彩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东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们捧起书本,利用餐前10分钟的时间,为老人读经典、读原著,让老人足不出户便可学习到政治理论知识,让老人真切感受到文明实践站就是百姓之家,感受到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

  利用餐前10分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为老人朗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传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交流学习心得,“我心里一直惦念着要学习新知识、新政策,可惜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了,读书看报有些力不从心啦,这下可好了,年轻的志愿者来念给咱们听,既能学了新知识,还能交流心得体会,可真是老有所学、老有所获啊!”东泉村高臣鲁老人感慨道。水饺出锅后,志愿者们将热气腾腾的水饺给老人们端上桌,边吃、边交流,其乐融融。

  “百善孝为先,活动的开展,让老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满满的幸福感溢于言表。奉献爱心,收获感动,我们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能够为老人们贡献力量,我感到很欣慰,希望我们的活动能够带动更多人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当中来,让我们传递更多的爱,温暖更多的人。”彩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杜士红说道。

  彩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形成了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上下贯通、同心发力的工作体系。有了平台作为运行载体,依托这些载体,今后将进一步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活动常态化、长效化,专业化,细致化,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能切切实实在家就能感受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带来的方便,让文明时代新风飞入寻常百姓家。

  (本报记者张敏通讯员杜士红)

责任编辑:杨甜梦子

展开全文

为您推荐

新闻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