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惺:行走世界,摄取“清澈的诗意”

舜网-济南时报 2021-01-02 12:51:35

□新时报记者 钱欢青

2020年12月22日下午,第八届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暨“丝路亚洲”国际摄影季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隆重开展。丝路国家摄影组织国际联盟主席、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组委会主席杨元惺在致辞中表示,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自创办以来,一直坚持鲜明的学术性和国际化,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作为本届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的其中一个重要展览,“杨元惺摄影艺术作品展”同时开幕。几十年行走世界的摄影大家,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新时报记者对杨元惺进行了专访。

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

最初对摄影的兴趣,来自于父亲的熏陶。

杨元惺祖籍湖北,1942年生于四川成都。1966年毕业于解放军通讯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小时候,因为父亲喜欢摄影,杨元惺耳濡目染,也喜欢上了摄影。1956年用上父亲从国外带回来的一台120相机后,杨元惺从此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最初就是给同学们拍合影,把一张张照片洗出来发给大家留念。我有一个同学是烈士子弟,在姑父吴印咸家居住,初中时我去他家玩,当时吴老是电影学院院长,带我们参观他的暗室,送我们他在延安时给毛主席拍的照片。我另一个同学的父亲是著名摄影家黄翔,看他拍的黄山风光,羡慕至极。这些都让我更加迷恋摄影。1961年参军,我把120相机带在身边,给战友们拍照片。那期间也曾为朱德、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拍过照。”

从部队转业后,杨元惺到了北京一家工厂宣传科,他开始用相机记录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照片发表在厂里的墙报上,每当看到工人师傅端着饭盒在食堂门口看墙报,杨元惺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

1978年杨元惺从工厂调入中国科协秘书处工作,有机会为钱学森、周培源等老科学家拍照。杨元惺回忆,“我的母校北京师大附中出了30多位院士,有钱学森、张维、汪德昭、马大猷等等,校庆的时候需要他们的照片,我就到他们家去采访、拍照。现在想起来是既荣幸又不甘,荣幸的是,有机会见到这么多伟大、随和、谦恭的科学家,有机会给他们拍照;不甘的是,当时没有多拍几张,记录更多他们的风采。”“在路上”寻找自然和生活之美

从拍人像到拍风光,转变的契机是在1981年。当时杨元惺出差去桂林,面对美好的风光就拍了几张照片,突然发现将照片中的人去掉后,是一张很美的风光照片,这让他非常震撼。从那以后,他就仿佛被大自然的“美”俘获,开始专注于风光摄影。

美不胜收,那是在路上的感觉,也是杨元惺镜头里的感觉。迄今为止,他已经走了107个国家和地区,五大洲和南极、北极,世界各地的风光和当地人的生活纷纷进入杨元惺的镜头,仅在美国,他就去过47个州。国内就更不用说了,“仅新疆和云南就各去了37次,其他地方就记不清楚了,几乎每个地级市以上的地方都去过”。他曾组织71人坐邮轮去加勒比海沿岸国家拍摄,也曾组织一个16人的“队伍”在美国开车拍摄了53天。

杨元惺喜欢出门拍摄,喜欢开车上路,开车可以自己掌握时间和选题,可以随时停车拍照,“迄今为止,我已经自己开车走过大约180万公里。”

当然,要拍出好的风光摄影照片一定要付出比别人多的心血。在新疆的月亮湾,“去一次光线不对,就再去一次,去一次树叶还没落就再去一次,去得多了总能赶上你要的效果。”还有禾木村,那么多人都在拍摄日出日落,杨元惺独辟蹊径,在零下四十摄氏度时爬上山去,拍摄了一张美轮美奂的照片。”

很多地方,杨元惺当年去的时候还不是景区,“像香格里拉、九寨沟,原本都不是景区,后来成了景区,去的人就多了,拍出来的照片就会雷同,那怎么办?第一是要找新的地方,找别人没有去过的地方。第二是要仔细观察生活,尽量和别人拍的不雷同。比如在莫斯科大学我拍的一张照片,画面是一对年轻男女喜悦地注视着对方,就是我抓拍的。在埃及,一群年轻人跳着舞,也是抓拍的。这些瞬间都是独一无二的,绝不可能雷同。”

在国外拍照,杨元惺特别注意尊重拍摄对象,“不仅要尊重当地风俗,更要尊重拍摄对象的意愿”,所以杨元惺总是跟对方挥一挥手,征得同意后才按下快门,也因此,无论是在埃及、孟加拉、埃塞俄比亚,还是俄罗斯、欧洲各国、美国,杨元惺镜头里的人物都是一脸纯粹和信任,这些照片,仿佛能让人看到他们的内心。

在音乐和诗中按下快门

几十年在路上的摄影人生,让杨元惺觉得非常“享受”,而这也使他的摄影作品呈现出一种难得的“清澈的诗意”。艺术史博士、专栏评论家邢千里即以“清澈的诗意”来评论杨元惺的摄影作品,邢千里认为,诗意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它与数千年来中国人难以割舍的自然情怀有关,也与言说不尽的乡愁传统有关”。儒道思想深刻影响下的中国摄影师热衷于人文题材和风光摄影不难理解,因为这两个方向正是传统诗意情结的主要着落之处。这样的选择有利于让作品引发更普遍意义上的共鸣与共情,但也容易因此失之符号化、类型化的空洞意象。而与很多中国摄影师不同,“杨元惺先生镜头下的人文与自然景观总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清澈诗意,以及平静淡然的自信。”这清澈的诗意从何而来?为什么同样是异域风情、自然风光,很多摄影师作品中屡见不鲜的人物、故事和风景,到了杨元惺这里却是我们陌生又亲切的模样?邢千里认为,说它们陌生,是因为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不到那些“熟悉”的大特写、粗颗粒、暗角和过于戏剧化的“决定性瞬间”或特定视角,看不到那些故意为之的沉重气氛或者相反——年画人物或者电影海报般招牌式的表情动作。“说它们亲切,是因为这才是贯穿于人文风情与自然景观的中国式诗意本来的样子。自然,清澈,不着痕迹”。

这也正是杨元惺的摄影追求。杨元惺认为,摄影应该是一种“不带功利的爱和追求”,是“热爱并享受生活”的一种体现,“整天想着怎样通过拍照获得好处和利益,是拍不出真正好的照片的”。因此在杨元惺看来,首先要有一个把生活看成一首诗的人生态度,“走在哪儿我就会听哪儿的歌曲,走在西藏听西藏的,走在云南听云南的,走在美国广袤的乡村,就听美国的乡村音乐。在音乐和诗中按下快门,是人生最惬意的事情。”

这便是一位摄影家的“清澈的诗意”,如邢千里所言,这种“清澈的诗意”,“是摒弃了太多负累与功利后的结果”。因为“摄影是现实的减法,更是摄影人在面对这个世界时自我净化、纯化的过程”。因此,杨元惺更像是一位“谦逊的诗人”,“静静地记录着这个世界那些不期而遇的诗意,也在不知不觉中构筑起属于自己的诗意世界。它清澈如是,让我们听得清历史的低吟,也看得到当下的浅唱”。

【人物档案】

杨元惺,丝路国家摄影组织国际联盟主席、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执行主席。2008年以来先后参加过法国、德国摄影展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大理国际摄影展等,并在加拿大、马来西亚、塞尔维亚等国及上海世博会期间举办过个展。“丝路风情”“我和我的祖国”“杨元惺摄影艺术作品”等个展在国内各大城市巡展。先后荣获“影像亚洲齐鲁国际摄影双年展终身贡献奖”“PPA国际摄影特别荣誉奖”“大理国际金翅鸟大奖”等各种奖项。

近年来其摄影作品曾多次被摄影专业刊物登载并被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2017年4月在美国亚特兰大卡特总统博物馆,他亲手将两幅作品赠与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先后出版有《光影世界,知性人生》《驭光中国,逐影世界》《撷影世界》等个人摄影集。

作者:新时报记者 钱欢青 责任编辑:鞠月芹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