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见证丨一座书院的坚守:始建于唐 满载乡愁 守望未来

舜网-济南日报 2021-01-12 07:34:45


融媒·见证丨一座书院的坚守:始建于唐 满载乡愁 守望未来
融媒·见证丨一座书院的坚守:始建于唐 满载乡愁 守望未来

融媒·见证丨一座书院的坚守:始建于唐 满载乡愁 守望未来

孙广福在书画教室创作。

  拍摄时间:1月8日

  拍摄地点: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崔寨街道清宁村

  拍摄内容:满载历史的书院传承乡村文化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崔寨街道的清宁村以《道德经》中此句得名,分外雅致的村名背后蕴含着上千年的钟灵毓秀。

  清宁村有个清宁书院,冬日的阳光洒落在贾平凹题写的正门牌匾上,院内屋舍俨然、古树参天,随处可见被岁月雕琢的砖石瓦块;缸瓮高高低低,装满乡野独有的浪漫和耐人寻味的文化记忆……

  书院“前身”是清宁寺,始建于唐朝。如今,这里不仅拥有活动基地、交流中心等一系列名号,更是一座藏着无数老物件的“乡愁博物馆”。在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规划发展中,清宁书院“留下了”。它的坚守,让乡村文化的微光照亮未来。

融媒·见证

贾平凹为清宁书院题字。

  重建书院 留住清宁的根

  “我们村历史悠久,以前是进入济南城的重要驿站、军队落脚点。清宁书院历史已有千余年,后来经历了多次被毁、重建。1941年为了发展乡村教育,在清宁寺原址上重建了书院。清宁书院在历史上人才辈出,明代隆庆皇帝的老师大学士殷仕儋、陕西按察司副使刘宗岱、山西按察司副使张昭、康熙皇帝的老师礼部尚书艾元徵都在这里启蒙……”

  伴着清宁村党支部书记刘德港的讲述,眼中满院的红砖、屋檐下的冰凌、墙边的炉火、陶杯里的清茶,似乎都沾染了历史的厚重。积雪还未融化,清冷的寒风吹得人直想躲,可书院别具一格的古朴样貌让人挪不开眼——参天的古树成排,一尊孔子雕像摆在院落正中,每一件看似随意散落的物件都大有来头。

融媒·见证

融媒·见证丨一座书院的坚守:始建于唐 满载乡愁 守望未来

展厅内摆满老物件。

  在过去的很多年,连清宁村人都不记得这里曾经的辉煌。“书院最后一次重建是1975年,改名为清宁联中,那时候我十来岁,还参与了建设。一直到2006年左右生源逐渐减少,孩子们去了新建的清宁小学,书院就荒废了。”长大后的刘德港做了面粉生意,每每在大树下一边做买卖一边听老人们说起过去的故事,他都格外留心,可向年轻一辈说起,却有人笑他“胡说八道,哪有什么清宁寺?”

  “我们的根,难道就要这样被忘记吗?”刘德港不甘心,2015年他与村“两委”、村民开始共同编写《清宁村志》,邀请专家对清宁寺历史进行考古,这里首次被外界关注。很快,一些重要活动就落在了当时已经破败不堪的院落中,“越来越多人看到了这里的价值,我们决定重建书院。”刘德港说,那时他的想法是把书院作为乡村旅游的一部分,村里还为此修建田园综合体,希望用生态和文化留住游客。

  修旧如旧 原汁原味的乡愁

  2016年春天,《清宁村志》编写告一段落,村“两委”成员开始着手重建书院,“荒了近10年,野草比人都高,房顶也都塌了。”赴西安学习考察,邀请教授、专家,请建筑设计师规划……2017年秋天,书院正式落成。修建过程中遇到的资金、人力等难题,刘德港都一笑而过,“再难也过来了”,他讲起修建过程中的一点遗憾和一点骄傲。

融媒·见证

  “你看,院子里的老房子都是红砖、红墙,就这里一点是仿明清建筑。”往刘德港手指的方向看去,确有几间房屋白墙、黑瓦带着仿古的屋檐,“这种建筑风格很烧钱。修建时,贾平凹文学艺术馆馆长木南过来参观,把我‘熊’了一顿。”刘德港记得,木南看着原汁原味的红砖房感慨,不要一味追求“复古”走明清建筑风格,那样就失去了清宁的本色,村民也找不回乡愁,“在木南的建议下,我们重新定位清宁书院,以复原清宁百年历史为主,修旧如旧,每间教室里的黑板都留了下来。”

  几间格格不入的房子是遗憾,贾平凹题字的牌匾则是骄傲。“我们带着50多万字的村志去拜访贾平凹,他觉得很感动,也对这段历史很感兴趣,先是用毛笔题写‘清宁寺’,又用钢笔题写‘清宁书院’,正门牌匾上用的就是钢笔版。”刘德港说。闲置房舍重建后,带着历史厚重的气息和时光的韵律,黄河文化展馆、红色纪念馆、书画展厅、碑刻博物馆……每走进一间展厅,便开启了一段不同年代的记忆。

融媒·见证

  走进书院的黄河文化博物馆部分,原清宁寺的“清宁风铃”立于展台,因其声音清亮悠扬,一敲响可声传50里,所以是清宁村当地极具代表性的古董。随着参观的深入,更多饱含清宁乡村文化的老物件跃入眼帘,兵器、古碑、书画、家具、青铜器数不胜数。

  “这些展品大部分都是村民们自发捐来的,还有一些具有黄河文化代表性的展品,是书院通过博览会收集的。”刘德港说,“我们想让村民通过这些老物件了解故乡,把乡村民俗文化传承下去。”

融媒·见证

  抢抓机遇 微光也能照亮前路

  书院对外开放不久,就迎来了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发展规划,清宁村也在其中。这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坚守千年的清宁书院会面临又一次动迁吗?刘德港心中惊喜,却也难免焦灼。好在,在村“两委”的争取下,全村唯独留下了书院。拆迁过程中,村民再次把大量老物件送到书院,光是各个年代的大缸就有几百口,罗列在院中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

  “已经建好的采摘园、综合体都为先行区建设让了路,原本的乡村旅游规划中只剩了清宁书院。”刘德港说,村“两委”重新审视书院的意义,尤其是在如此历史机遇中的意义——先行区的未来必定是科技化、现代化的,清宁书院正巧是其中来自历史、照亮如今的一缕微光。

  名为书院,自然不能失“传道解惑”之职。李青是清宁书院研学院院长,她本就热衷传统文化,在带孩子来参观过一次后就被清宁村文化传承的氛围打动,遂留任负责研学课程。她说,每到寒暑假高峰期,每间展厅和教室都挤满孩子们的小脑袋。

  “书院有书法、绘画、剪纸、陶艺等各种课程,周围村民也有不少天天来的。”李青推开书画活动室的大门,52岁的孙广福正执笔创作油画。作为书画活动室的任课老师,孙广福负责教授过来研学的学生或者周围村的村民书画课程,“越是在农村,发展文化教育越有意义。”

  李青说,受疫情影响,2020年书院来客较少,她和刘德港及其他几位负责人腾出时间,再次对大量展品重新归纳、整理,布置展厅,“我们还正在修建餐饮、客房等配套设施,希望书院不仅是个研学半日游的目的地,也能留住游客的心。”

  清宁书院的微光,照亮乡村文化传播的前路。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清宁书院也会成为黄河文化的一处符号。(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 曹雅欣 张一郝倩 实习生 毕思卓)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观看。

融媒·见证丨一座书院的坚守:始建于唐 满载乡愁 守望未来
融媒·见证丨一座书院的坚守:始建于唐 满载乡愁 守望未来
融媒·见证丨一座书院的坚守:始建于唐 满载乡愁 守望未来

融媒·见证丨一座书院的坚守:始建于唐 满载乡愁 守望未来

责任编辑:杨甜梦子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