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的诗意映像

舜网-济南日报 2021-08-03 14:00:58

  □张玉山

  《远山》最早刊于2016年《光明日报》,是张世勤若干短篇小说中一个小巧精致的册叶。品读《远山》,犹如品鉴一幅山水人物画,你按着他的笔意,他所绘置的线条,他所营造的色块,耐心地一点点读下去,一点点深下去,你眼睛看到的,你舌尖触及的,你心领神会的,无不带给你生活的快慰和启示。

  “莽莽苍苍,四面青山。孤独的牛车,远远望去像一个小黑点,在大山深处移动。”这是小说《远山》的开笔。作者不急于观照“远山”的景物,延伸小说家惯常的抒情,而是删繁就简,直抵人心,“父亲刚逝,连着下了数天的雨”,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痛彻心扉的变故,小说的主人公——赶牛车的青树,正在接受生活的剧烈震荡,父亲去世,对于任何一个依傍父亲的青年,都是一场重大灾难,生活的窘迫和压力和迷茫接踵而来。那么,怎么办呢?

  “今天天气放晴,雨后的阳光格外明媚”,作者的笔墨一下子暖起来了,我们欣喜地看到,失去父亲的青树,在他困顿寥落的时刻,他看到了“有一处山头上还挂着几道炫炫的彩虹”,作者用明亮快意的“彩虹”善良地向这位青年发出了召唤,为他点亮一束生活的火把,指引他走出阴霾,走到色彩斑斓的旷野中去。

  在二十年的时间里,青树和父亲日复一日“植树、护林、砍柴、卖柴”“从未感到日子的丝毫的单调”“因为一切有父亲在”,青树习惯了父亲的呵护,习惯了藩篱的约束,他们之间的依赖,很难用父子情深一言以蔽之,他们父子已经和山水和树木和自然融为一体,他们父子共同供养着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就是他们永远走不出的“远山”。

  作者用较大篇幅描写青树赶着牛车出山的过程。“出山”是青树的精神向往和生活必然,他是带着“父亲”出山的,“父亲”和青树生命一体、精神一体,怀念父亲是一辈子的事。在这里,“父亲”已不再是生活中的具象,他可能是山水云树,也可能是脚下的路,抑或“父亲”就是青树的未来,由此,青树对“父亲”的爱和依赖,就更加坚定宽广。

  “山路崎岖,牛车不停地颠簸。悬崖上各色的花都挂出来了,路边的花也在怯怯地摇曳,花香弥漫,鸟儿飞翔。”作者陡然用了一个“挂”字,形象生动又震颤心灵,一路繁花,一路悲喜,既是青树出山的现实图景,也是青树的心理图景,一个“挂”字,把青树乍惊乍喜,且忧且惧的心情表露无遗,也为下面不断“转弯”埋下了伏笔。

  “出山”原本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一条蜿蜒的路径、一架牛车,作者却把“出山”写得一咏三叹。父亲原本已逝,但途中的“父亲”又那么具体,如影随形,“父亲”是青树的精神存在,或者就是另外一个青树。“牛”是作品中的另一个客观实体,“父亲”和牛和青树长期以来形成的共生性,使得失去了“父亲”的牛,“也在沉痛和悲伤”,在弯道面前,走过了无数遍山道的牛,本以为老牛识途,每在“转弯”的时候,它会突然陷入迷茫,前面的路该怎么走?听惯了“父亲”使唤的它,每在关键的时候,停下来等待和判断,它像青树一样需要方向和指引。

  “出山”的青树,迎来的是精神放达,是海阔天空。作者的现实主义情怀给青树找到了一片生活的天空,但是“远山”需要一抹亮色来破解灰暗的色调,让青树回到多姿多彩的现实中来。作者的绘画技巧终于派上了用场,他笑眯眯地端详着画板,抬手在“远山”上抹了一道虹彩,把时空转向了“进山”。

  作者有着深沉浪漫的情愫,作品中红苗的出现,可谓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嗒嗒的牛车进山了,不同的是,“牛车上不再像原来那么空荡荡的了,而是坐着一个年轻的女人。”曾经沉闷的“远山”一下子亮丽起来了,“这抹红,在青山绿水之间,想掩映都掩映不住。”这不是点缀,是来自作者内心世界的慈悲或者叫作“悲悯主义”,也可以说是作者浪漫主义情怀在作品中的隐现。

  小说《远山》的结构形态,作者是下过一番功夫的,类似于《远山》的短小说很难在结构上控制到理想的状态,作者在情感、时空、叙事上,几乎把“出山”和“进山”做了对等的分配,这样一来,既便于青树“出山”的画页营造,又便于红苗“进山”的情感延展,可见作者对结构谋篇的拿捏自如。

  坐着牛车“进山”的红苗是作者创造出来的诗意形象,她是艺术的,也是现实的,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在远山,这一抹红,正悄然改变着一切。红苗“进山”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局,她是青树的生活导师,是青树真正走出“远山”的铺路者,红苗完成了青树的生活从虚幻的“转弯”到真实的“转弯”的整个过程。

  遇到红苗,困惑中的青树,对现状有了清醒的认识,“父亲走后,他什么也没有想,就沿着父亲的路走下去,像大山里来来回回移动的一块石头,结结实实过着自己的日子。”青树并不想抱残守缺,只是找不到“转弯”的担当和缘由,红苗的到来,他猛然发现“他的生活和原来的不一样了”。

  走出“远山”的困局,走进“远山”的快乐,是作者提供给我们的选择。现在,我们走到了“转弯”处,有没有勇气担承时代赋予的使命,从痛点开始“转弯”,在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作者:张玉山 责任编辑:鞠月芹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