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战略两周年|浪花拍岸,如椽之笔绘出最美底色——济南深入贯彻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提升生态保护水平纪实

舜网-济南日报 2021-09-17 06:54:16

  ●生态先行,打造绿色宜居的美丽样板

  ●科学布局,始终把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放在重要位置

  ●适水发展,打造人水和谐的安澜样板

  ●新发展理念先行,绿色低碳发展力开新篇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千秋大计的高度,作出了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突出了两个关键词——“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其中把“生态保护”放在了第一位,足见它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分量。“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的夙愿,开启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也为黄河沿岸地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浪花拍岸,如椽之笔绘出最美底色——济南深入贯彻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提升生态保护水平纪实

  机遇当前,济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研究确定济南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总体思路,并逐步实施见效。两年来,济南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持续改善。

  如今,济南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市民能够“听得到泉水叮咚、看得见一城山色”,享受到更多“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带来的幸福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生态先行,打造绿色宜居的美丽样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济南地处黄河下游,黄河济南段全长183公里,上连东平湖,下接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做得怎么样,事关整个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浪花拍岸,如椽之笔绘出最美底色——济南深入贯彻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提升生态保护水平纪实

  做好保护工作,就要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围绕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济南加强黄河和小清河、大汶河、徒骇河等10多条重点河道治理。不仅如此,济南精准提出细化措施,下大气力推进保护治理。比如,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河湖清违、划线定界、秀美河湖、精细管护、共管共享行动;加强对湿地等重要生态节点的保护修复,促进野生动物种类增加,保护生物多样性;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管控措施,系统开展保护和修复工作等。

  围绕绿色生态廊道,济南瞄准滩区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治理、黄河堤顶路改造提升、近河绿道建设、生态防护林建设等方面,加快实施桑梓店-大桥-崔寨-回河生态森林带、邢家渡干渠生态森林带建设,建设集中连片、相互贯通、林城相融的大型城市森林带,打造天然城市绿心和休闲生态氧吧等。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浪花拍岸,如椽之笔绘出最美底色——济南深入贯彻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提升生态保护水平纪实

  在环境污染系统治理方面,济南着力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依法严肃处理环境违法行为,用扎实深入的保护构筑了生态环境“防火墙”。

  黄河两岸,流域内湿地、河湖水系等一体化生态保护治理,正催生出一场史无前例的完美蝶变。2020年,济南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27天,优良率62%,首次超过60%;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改善41.2%,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建成区43条黑臭水体全部治理完成,通过国家验收。

  科学精准布局,始终把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放在重要位置

  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断流一度成为黄河的“常态”。济南虽然是享誉世界的“天下泉城”和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但长期受到缺水的困扰,人均水资源仅是全国平均数的1/7,黄河水占市区供水量80%以上。对于济南来说,推进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既是深度融入黄河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护自然山水格局的迫切需要。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浪花拍岸,如椽之笔绘出最美底色——济南深入贯彻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提升生态保护水平纪实

  为破解水生态“困局”,济南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重要指示要求,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结构,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完善生态功能,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提出打造全国节水典范城市的目标,出台《济南节水典范城市建设方案》,坚持节水、联水、活水、亲水“四水共治”,着力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

  节水,不光是拧紧水龙头,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济南积极探索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坚持全市域推进、全产业统筹、全过程管控、全民参与的原则,覆盖济南全市域,统筹一、二、三产业,将节水贯穿“取、供、用、耗、排”全过程。扎实开展节水制度、水源保障、行业水效、管理效能、市场机制、节水文化提升行动,强力推进水权水价改革,完善水资源市场调节机制,构建形成节水长效制度体系。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浪花拍岸,如椽之笔绘出最美底色——济南深入贯彻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提升生态保护水平纪实

  为优化水资源配置,完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济南统筹黄河水、长江水、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等各类水资源,规划建设太平水库、马头山水库。完成杨家横、武庄等水库扩容增效工程,实施徒骇河、牟汶河等河道拦蓄工程。完成卧虎山水库-锦绣川水库连通、白云-东湖-杜张-狼猫山东部城区四库连通、玉清湖水库至鹊华水厂调水等水源连通工程,谋划雪野水库与东部城区水源连通工程,逐步形成多水源联合调度、覆盖全域的全市大水网。

  2020年,济南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为19.78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31.6%,仅为全国的1/3,年节约用水量约为16个大明湖。节约水、珍惜水、爱护水,已成为济南各行业各领域的新风尚。

  适水发展,打造人水和谐的安澜样板

  黄河安澜,国泰民安。

  黄河济南段是典型的“地上河”,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泛滥,给沿岸居民带来不少困扰。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实现“河城共生”成为确保人民幸福和城市安全的首要问题。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浪花拍岸,如椽之笔绘出最美底色——济南深入贯彻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提升生态保护水平纪实

  保障黄河长久安澜是济南加快“拥河发展”的前提条件。长期以来,济南着力做好黄河济南段标准化堤防建设工作,打造保障黄河安澜的防洪保障线。

  保障黄河长久安澜需要久久为功。一方面,我市实施黄河济南段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统筹推进堤防加固、河道整治、滩区治理,加快推进堤顶道路建设。另一方面,启动“数据黄河”工程,聚合黄河流域生态、自然、人文、产业等基础信息数据,探索建立以济南为中心的黄河流域数据流通联合体。

  黄河济南段滩区面积506平方公里,涉及5个区县、358个村、33.9万人,占全省迁建人口的57%。近年来,济南把黄河滩区迁建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过得好”的原则,先后建设582栋楼,外迁102个村,改造提升54个旧村台,修建33.88公里的护城堤,新建215.8公里撤退道路,圆满完成了滩区迁建任务。黄河滩变成了群众口中的“幸福滩”。

  此外,济南还积极在黄河两岸植树造林,既为黄河筑就防风护堤的绿色屏障,也让黄河堤岸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新发展理念先行,绿色低碳发展力开新篇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济南的生态保护还体现在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上。

  谋篇“十四五”,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济南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构筑泰山生态屏障区和黄河生态风貌带,打造一批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形成“融河拥山、岳渎交汇”生态格局。

  济南积极探索“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2020年12月24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碳中和研究中心”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2021年1月20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济南市政府、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共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碳中和北方中心的战略合作意向。未来,依托“北方中心”,以济南市为典型区域,将建立涵盖碳排放与碳中和监测、评估、认证、决策等方面的方法体系,逐步面向全国开展碳排放评估的相关市场化服务,推动相关绿色科技成果在济南落地转化。

  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位于黄河流域下游的济南,将保持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在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征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张茜 责任编辑:鞠月芹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