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龙山文化“两创” 讲好新时代章丘“黄河故事”

舜网-济南日报 2021-10-25 08:46:11

推动龙山文化“两创” 讲好新时代章丘“黄河故事”

章丘区文博中心

  □中共济南市章丘区委书记 马保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九曲黄河奔流入海,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表了重要讲话。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规划纲要》,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流经济南市章丘区26.45公里,源于黄河母亲的孕育和滋养,地处黄河下游的章丘区是一座具有丰厚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远在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特别是四千六百多年前,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龙山文化就诞生于章丘。

  龙山文化在黄河文化中独树一帜,于1928年首次发现于济南章丘龙山城子崖而得名。龙山文化的发现,证明中国东部存在一个土生土长不同于仰韶彩陶文化的黑陶文化。这种黑陶文化在许多方面与殷墟文化更加接近,否定了“中国文化西来”的假说,使章丘城子崖成为闻名于世的“考古圣地”。作为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龙山黑陶以“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堪称东方艺术珍品、世界文化瑰宝。今年8月30日,济南市获评东亚文化之都的奖牌上,龙山文化熠熠闪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南章丘三年来,济南市章丘区坚持把弘扬龙山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坚定文化自信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以龙山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历史文化的挖掘与保护、活化与转化、研究与阐释、共建与共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不断迈出新步伐。

  第一,弘扬龙山文化,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我们坚持挖掘与保护齐抓,延续历史文脉。以实施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为契机,对208处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处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6万件馆藏文物、8批非遗名录进行挖掘保护,建立文化资源档案和“文化E点通”公共数据平台,建设章丘区博物馆、城子崖国家遗址考古公园、历史文物遗址口袋公园,推进焦家遗址等考古发掘研究纳入国家“考古中国”项目。城子崖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龙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被批准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保护五音戏、章丘梆子、章丘芯子、章丘铁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评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先进集体。强化历史文化古镇古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个、省级历史文化生态名村(镇)9个。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建成50多处村史馆,实现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活态性保护。加强辛锐展览馆、章丘第一支抗日武装、三涧溪村乡村振兴展馆等11处红色文化基地保护开发,实施中宣部纪录小康工程山东省试点区建设,建成线上线下纪录小康展馆,存史资政、教化育人。

  第二,弘扬龙山文化,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我们坚持活化与转化同步,彰显时代价值。打造国家龙山文化博物馆等重要地标,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和传承创新,形成辐射城子崖遗址、焦家遗址、东平陵故城遗址、洛庄汉王陵、危山汉墓等文化元素的国家龙山文化博物馆群。实施龙山文化IP塑造工程,聚焦章丘特色和龙山文脉,开展以龙山文化为主体的特色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在全省区县率先推出“中国龙山泉韵章丘”城市区域品牌,以闯关东文化、铁匠文化、儒商文化“三大硬核文化”为支撑,以“敢闯敢创、善作善成”、“千锤百炼、精益求精”、“诚信明礼、互利共赢”为内涵,以听觉、视觉、行为识别“三大系统”助推落地,推出《魅力章丘人》第一季视频作品6部、城市区域品牌短视频4部,推出《中国龙山泉韵章丘》城市形象宣传片、《幸福泉》《章丘造》《章丘情》《章丘美》等适合各类人群传唱的系列原创城市主题歌曲,推出李清照、孟洛川等人物主题海报、微信表情包近20组,位列“2020中国城市品牌形象百优县市”榜单第七位,建立起了沟通历史与现实、拉近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体系。依托黄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成黄河文化博物馆,系统展示黄河流域历史文化。聚力补齐黄河滩区民生短板,实施黄河滩区迁建工程,黄河流域章丘段21个村、3300户、12068人全部搬进幸福河社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第三,弘扬龙山文化,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坚持研究与阐释并重,加强服务供给。整合民间组织、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学术团体等资源,成立龙山文化研究会,打造具有章丘特色和学术影响力的龙山文化研究高地。挖掘以李清照为代表的名士文化资源,推进李清照诗词文化传承和活化利用。举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章丘)调研行”新闻发布会等采访采风活动,邀请中国文联、人民日报专家学者走进龙山、探访龙山,《龙山寻根》等文学作品在《人民文学》等国家级文学期刊刊发。承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龙山文化卫星会议、“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东主场等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推动文化走出去。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等活动中融入黄河文化、龙山文化元素,打造黄河文化、龙山文化对外传播符号。以济南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牵引,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打造“文明典范出彩章丘”品牌,章丘入围“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开展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保护,组建章丘五音戏、章丘梆子等100多家庄户剧团、5000多人的文艺队伍,开展文化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军营等特色文化艺术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以“百家媒体瞰章丘、百名作家写章丘、百名书画家绘章丘、百件歌舞曲艺作品颂章丘、百名摄影家拍章丘、百名宣讲员赞章丘”为主要内容的文艺“六百”工程,创作文艺作品7300多件,举办展览20多场次。推出《国宝发现——溯源龙山》等纪录片,并在央视播出。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传播优势,推出“中国龙山泉韵章丘——‘两创’故事汇”栏目,展示“两创”成果,以文化繁荣兴盛讲好黄河故事,目前推出9期,点击量超过100万人次,扩大了龙山文化、黄河文化品牌溢出效应。

  第四,弘扬龙山文化,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我们坚持共建与共享双赢,推进文旅融合。以龙山文化“双创”为重点,全面参与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和“中国黄河”国家形象宣传推广活动,在济南打造全国重要的黄河文化交流合作中心中当先锋、作表率。借助济南市打造“东亚文化之都”新名片,积极参与年俗非遗、戏曲演出、旅游观光、儒学礼仪等文化交流活动,推动龙山文化交流互鉴。打造“沿黄生态走廊”和“齐鲁古道·文旅走廊”,抓实绣源河华侨城文旅项目,携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宝藏》、中国科学院《中国国家地理》,联合打造国家宝藏·奇幻空间、国家宝藏·奇妙剧场、中国国家地理探索中心三大核心驱动项目,以及几何书店、文化定制餐饮市集、室外娱乐设备360极限飞球等文化旅游项目,并在《国家宝藏》展演中推出国宝总动员之《蛋壳陶寻亲记》,弘扬龙山文化,传承文化基因。抓好明水古城项目,植入清照文化、儒商文化,打造国际泉水旅游度假区。打造闯关东文化展览馆,建设集传承教育、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于一体的平台。牵手“百年山大”,在绣源河畔建设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打造文化教育主体功能区和文化创意创新产业园,积极争创国家双创示范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强化旅游资源整合,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展现黄河文化、龙山文化的标志性旅游目的地。发挥黄河文化、龙山文化、泉水文化等文化遗产作用,聚焦古村落、湿地公园、田园综合体等特色资源,推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推出非遗自驾游路线、红色主题一日游、红色旅游路线11条,广泛开展龙山文化等历史文化课外研学、劳动体验等活动,让青少年在研学中开阔眼界,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章丘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按照省委、市委工作部署,持续推动黄河文化、龙山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革命文化的丰富内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价值,建设厚植家国情怀、传承道德观念、群众同根共有的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鞠月芹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