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长城锦阳关——千年雄关今犹存

舜网-济南日报 2022-05-17 09:31:09

  □刘恒杰

  齐长城,自泰山东牛山口村进入济南市境内,然后沿济南市与泰安市交界处的山脊线向东北方向而去,至嵩滩东山进入济南市莱芜区境内。

  在莱芜区雪野街道娘娘庙村北,有一座著名的关隘——锦阳关。

  屹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锦阳关,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霜雨雪战火纷飞,至今依然在长城岭上。

  曾名“通齐关”,是齐长城三大重要关隘之一

  锦阳关,曾名“通齐关”,是齐长城三大重要关隘之一。其南距美丽的雪野湖4公里,距莱城36公里。如果从章丘乘车沿省道242线南下,穿越古“广宗县”(今章丘区文祖街道)遗址,再向南约10公里便到了锦阳关。

齐长城锦阳关——千年雄关今犹存

  锦阳关西齐长城

  “通齐关”这个称呼不知始于何年,但从这个名字可以看出,这里是通往齐国故地的一个重要关口。从锦阳关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上看,其西连泰岱,东接霹雳尖、原山。若以海拔论,锦阳关所处的位置是比较低的地方;若以南北山体厚薄论,锦阳关是最薄的地方,且锦阳关南北地势较为开阔平坦,宜于车马行驶。正因为如此,秦统一六国以后,失去了军事价值的锦阳关便成了南来北往的一个交通大道。

  民国《续修莱芜县志·舆地志·疆域》中载:“长城岭……为北面之保障,要塞为锦阳关。南连马鞍、珍珠诸山。左右千峰森列,何啻天堑。”

  锦阳关原有关楼,为城楼式建筑,关阳门上方镶嵌着阳刻40厘米×35厘米的“锦阳关”3个大字的石匾。关楼石发碹门洞高6米,宽4米,进深8米;门洞顶上建有关帝庙;关楼南墙东西与城墙相连。关楼的大门铁箍木制,用直径15厘米门杠横锁,非常坚固。

  1938年,锦阳关毁于日寇侵华战火。1949年后,在莱芜通往章丘明水的莱明路路面加宽时,关楼被完全拆除。

  2004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原莱芜市在锦阳关原址以西50米处重建锦阳关,一座高大巍峨的锦阳关再次矗立古齐鲁交界处。新建的锦阳关东西长24.6米,南北宽12.3米,高9米;关门南北长12.3米,东西宽3.8米,高7.1米。关楼以西与旧城墙相接;东边有台阶,拾级而上可登上关顶。

  锦阳关以西有千里齐长城上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此段城墙长750余米,高3-6米,宽1.8-2米;上有190个城垛,高1-1.5米,宽1.4-1.9米,中设瞭望孔,孔20厘米×30厘米;垛口宽1.8-2米;墙内设有站台,高1-1.5米。

  自古以来,锦阳关既是交通要道,也是军事要塞。海拔689米的磨池岭与海拔603米的曹操峪顶雄峙锦阳关东西,关隘南北各有一条谷地,宽阔平坦,所以,在关周围的险峻山峰或制高点上修筑城堡、烽燧等。城堡内可屯兵,凭险据守,居高临下,扼其咽喉。

  锦阳关北侧有一块刻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长城遗址锦阳关”的石碑。关楼以东莱明路边立着一块巨石,石上镌刻着“锦阳关”三个大字。

  招募流民移居长城岭,锦阳关人烟辐辏

  康熙十一年(1672)秋天,莱芜知县叶方恒去济南府出差。去的时候他走的是泰安那一路。绕道泰安虽说远一点,但毕竟是通衢大道。回来时,叶方恒打算出济南城往东到章丘,然后从章丘向南走锦阳关长城岭一路。

  明嘉靖《莱芜县志·地理志·形胜》中,关于锦阳关长城岭有这样的记载:“长春岭,在县北九十里。其地高爽,草木长春,又名长城岭。”

  叶方恒(1615—1682),字嵋初,号学亭,江苏昆山人。康熙八年(1669)任莱芜知县。在莱芜任知县时,叶方恒虽说几乎踏遍了莱芜的山山水水,也曾多次去济南府,但锦阳关长城岭一带他还未曾去过。位于莱芜章丘两县交界处的长城岭上,曾经有一处驿站,名为“通远驿”,但“永乐十八年(1420)革”(明嘉靖《莱芜县志·建设志·古迹》)。叶方恒曾经听说过,锦阳关长城岭一带本来就地处偏僻人烟稀少,官驿废除了,又加上明清易代,社会动荡,锦阳关南北二十余里的地方,便成了一个两不管的地带,以致多年来劫匪流寇横行,行人至此无不心中惶惶,坊间还流传起了“宁走九江口,不走锦阳关”的说法。

  叶方恒带着随从,一大早就走出济南府一路东行,然后又折而往南。这条路,曾经是莱芜通往省城的必由之路,但是,一路上叶方恒却没有看到几个行人。傍晚时分,他终于来到了锦阳关前。他在关前伫立良久,看到雄关衰落,四处荒无人烟,便决定“招募流民,移居长城岭”,重整长城岭锦阳关一带的秩序。

齐长城锦阳关——千年雄关今犹存

  《章丘县修筑长城岭石墙记》拓片

  第二天,一回到县衙,叶方恒便拟好招民告示派人四处张贴,他还派人把招民告示贴进了济南府。招民告示写得明明明白,前来定居者,荒田任由开垦耕种,不缴赋税;建房费用县衙给予一半的补助。

  令这位知县大人没有想到的是,告示贴出不到一个月,就有人前来县衙报到了。最先来的是济南历城高家庄一个叫高炳的,接着是锦阳关以南三十里处本县东抬头村一个叫张琨的。过了不久,又有三户人家前来。于是,在锦阳关关口东侧的山岭上,高炳与张琨等四五户人家便组成了一个新的村子。

  新村既成,知县叶方恒欣然命笔,撰《长城岭新村记》(清康熙《新修莱芜县志·艺文志·碑记》)一文并刻碑以示纪念:

  莱芜处万山之中,而直北有长城岭者,城基犹隐隐可见,意即古者齐鲁之界欤?又曰长春岭,相传以花木蓊郁得名,今惟荒烟蔓草而已。其地与章丘连壤,为入省者必由之路。

  然山高径险,地极苦寒,兼之石麓,无田耕种,而欲求升斗之水,必取之于数里之外,以是村落稀疏,人烟绝少。且经灾荒、地震之后,岭半仅存一古庙,竟无居人、往来行旅,是不止有盗贼之虞,更多虎狼之患。

  守兹土者心切虑焉,因为招集,始得应募来栖者四五家。加意扶绥,使成乐土,则源源而至安知不斯什斯百耶!居民请立碑以书岁月,是为记。

  这篇情文并茂的碑文,至今读来仍令人动容。正如碑文中所说“源源而至安知不斯什斯百”,新村建成后不久,又有八个姓氏的人家成了新的村民,共计十姓。因建房费用由县衙补贴一半,村名又一度被称为“十姓官庄”。后村内建了一座庙,供奉泰山碧霞元君,因泰山碧霞元君又被称为泰山老奶奶或泰山娘娘,该庙又被称为“娘娘庙”。这座娘娘庙名声越来越大,烟火越来越旺,以至让“娘娘庙”代替了原来的村名至今。

  从那以后,锦阳关长城岭上蔓草不再,虎狼远遁,劫寇匿迹。商旅和行人渐多,也不再担心行路的安全了。

  第二年秋天,知县叶方恒再一次来到了锦阳关长城岭。他即将离开莱芜去外地赴任了,他想看看那里的情况,顺便与村民话别。那天,他站在长城岭上,看到岭上的初秋景象,欣然写下《长城岭》一诗:

  来往长城道,巉岏策马疲。

  枫青秋未老,山白雨来时。

  果熟随风落,花明倚露垂。

  当年齐鲁界,无复一丸泥。

  这首诗载清康熙《新修莱芜县志·艺文志·诗赋》。

  娘娘庙村前有一口古老的石井。据传,此井就是最初来居住的村民开凿的。井深30余米,井沿石光滑如玉,因天长日久,井绳在井沿石上磨出了33道深沟,这些沟深的达20余厘米,浅的也有6厘米多。据村民说,这口古井无论天多么旱,从来也不曾干涸过。而今,几百年过去了,这口古井里依然荡漾着清澈的泉水。现在,村民们都已用上了自来水,不再从这古井里打水了,但是,善良的村民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精心地把这口井保护起来,他们在井沿石周围砌起围栏,围栏之外的地面又用石板铺平,以方便人们前来参观。

  古井在诉说着祖先吃水用水的艰辛,也昭示着祖先穿石凿井的坚强意志。

  为抵御捻军,清政府重修锦阳关

  齐长城曾经是齐国南部最重要的一道国防线。

  千里齐长城,以莱芜区雪野街道娘娘庙村段保存最为完好。其实,这段最为完好的齐长城,是清咸丰年间统治者为防御捻军而大规模修复的。

  清咸丰十年(1860)秋天,淮北捻军深入山东泰沂山系以南地区。捻军这次军事行动声势极为浩大,七八万人兵分三路,绕行千余里,“兖、沂、曹、济、泰各属二十六州县纷纷告警”,朝廷大为震动,于当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发布上谕,命令“著就现有兵力,会合东省兵勇,将北路各要隘,严密布置,毋任匪踪阑入(意思是擅自闯入)”。在这种背景下,清朝统治者自然想到了山东的齐长城,因为建筑在整个泰沂山区南北分水岭上的齐长城,原本就是山东中部的一道天然屏障。于是齐长城的许多段落尤其关隘要塞,便重新修整以抵御捻军。

  齐长城的修复和重建,主要集中在泰山东侧以锦阳关为中心的莱芜章丘段。

  捻军由泰安一带进入泰山以北地区的一条重要通道是东趋莱芜,然后向北翻越长城岭进入章丘或博山。章丘方面防御的重点在锦阳关等几个重要的关口。

  咸丰十一年(1861)春,捻军进入莱芜,准备北上章丘。章丘人于长城岭设防,邑境得免于难。捻军退走以后,时任章丘知县的易州人陈来忠应县民之请,启动重修章丘南部的长城岭齐长城,“凡山径之可以出入非常者,皆墙而堵之,自仲夏迄仲秋,三阅月而工始竣”。

  章丘此次重修齐长城,工程浩大,自县城(当时的章丘县城在现在的章丘区绣惠街道办事处驻地)以南数十里几乎所有的村庄都参与了这项工程,村民捐资出力,非常踊跃。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他们把要修复的齐长城分成了若干段,每一段都有承修的村庄和具体负责人。其中锦阳关、鲁地关、北门关、天门关、胡多罗岭、狼虎岭、燕窝子等处是重点修复的区段。锦阳关地处南北通衢,是修复的重点,难度及工程量最大,技术要求也最高。

  所维修城墙的外墙高度,视地形的起伏而定,一般是6—8米。下面是单面墙,上面是双面墙,单面墙利用阳坡的斜面构成,其断面一般呈梯形状,下宽上窄,增加其牢固性。山体陡峭之处则以山崖替代,如朱家寨一带,也有裁弯取直的段落。以往的古长城以火燃台(也叫火郎台)的三面山崖为界,这次将整个火燃台分割在了墙外。在地势较陡的斜坡处,女墙和站墙都随陡坡呈阶梯状逐渐升高;站墙北面建有人行道。北墙根每隔一段距离,有石屋一处。所有建筑石材都是就地开凿,至今,锦阳关段齐长城北侧还有大片的采石场遗址。

齐长城锦阳关——千年雄关今犹存

  锦阳关

  另外,为了躲避战乱,长城沿线还修筑了许多山寨,其中尤以长城以北章丘文祖的大寨和石子口村的山寨最为著名。山寨设置在山上,其规模宏伟,设计奇特,防御严密。

  关于这次修复齐长城,大清同治三年(1864)曾立《章丘县修筑长城岭石墙记》石碑以记。此碑原来立于长城岭上,为了加强对这一文物的保护,现已移至章丘区博物馆保存。

  在那次修复齐长城工程中,有两个人物不得不提:一个是李世墉,另一个是高即霞。

  李世墉,章丘文祖镇人,监生,时任明四里里长。其为人性情豪爽,深谙世事,处世至情至理。咸丰十一年,捻军曾经攻破锦阳关侵入章丘境内,捻军退去以后,恐再次从南方而来,李世墉力主修复锦阳关及齐长城以御敌。李世墉的主张正和官府的想法一致,因李世墉德高望重,在周边颇有影响和号召力,官府便让他负责劝捐劝力。

  李世墉劝捐劝力极为尽责,又加上自己的带头作用发挥得好,村民纷纷响应,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以至出现了兄弟竞相报名,父子轮番出工的景象。李世墉不仅劝捐劝力,还到修复现场监督施工。他在荒山野岭中扎帐驻守,风餐露宿,寸步不离。修复齐长城工作进展很是顺利。

  当时,章丘县城西关有一大户人家,姓高。李世墉打算让高家多捐助一些。有一天,李世墉到西关高家言谈修复齐长城及锦阳关之事,并希望高家出资相助。高家的主事人高即霞对他说:“李老,你看这样行不行。你修锦阳关城楼,我负责安装那两扇大门。”李世墉一听,心想,石头砌成的关楼重要,但安上一道坚硬的大门也同样重要,但是,仅仅是两扇大门,这也与高家这样的大户人家太不相宜了。高即霞看到李世墉有些不高兴,就笑着说:“我用荆木板总该可以了吧?”

  李世墉一听,心想:你是不是认为我李世墉是好糊弄的?荆是灌木,质地非常坚硬,而且也耐腐蚀,我长这么大,还没听说过有长成树的,若长成树那可真乃世上罕见之物了,更没听说过有把荆木做成大门的。想到这里,李世墉就说:“行。那你何时交货?”高即霞说:“你锦阳关城楼修成之日,就是我高某交货之时!”

  其实,高即霞对修长城锦阳关一事,也极为赞同,若是捻军攻破齐长城,首先遭殃的还不是他们这样的大户人家?

  但是,李世墉走后,高即霞却犯了难。他早年曾听人说起过荆木大门的事,还听人说,再富有的人家也难得有一副荆木做成的大门,不是荆木做不成大门,也不是荆木贵买不起,而是压根就没有人见到荆木有长成能做成大门那样的大树的。刚才,他也不过是对李世墉随口一说,但是,他既然在李世墉面前夸下了海口,就不能不硬着头皮往前走。于是,他便派人四处打听,并嘱咐说,只要打听到能做成大门的荆木,无论多少钱也要买下。不到半个月,外出采购的人就传回话来,说找到了能做成大门的荆木。这可把高即霞高兴坏了,传话立即买回。荆木买回来以后,他便请有名的工匠按照锦阳关城楼门口的尺寸昼夜不停进行制作。大门很快就做好了。

  大门做好以后,锦阳关还未建成,高即霞就先把大门放到自家的花园里。

  锦阳关城楼修好的那天,高即霞将荆木大门运来了。不大不小,那门装在关楼门口正合卯合榫。

  关于李世墉让高家捐助锦阳关大门一事,尽管流传着很多版本,但锦阳关的荆木大门是货真价实的,该大门是西关高家捐出的也是真实的。此事至今还是美谈。

  这次齐长城修复工程,在那年雨季到来之前全部竣工。昔日的锦阳关及齐长城又恢复了磅礴巍峨的原貌,17处断口也修复完好。为庆贺工程竣工,李世墉还在马家场村扎制了一处戏台,从文祖青野村请来了五音戏班,尽情欢庆了一番。

  而今,站在锦阳关阁楼向西北方向看,此段齐长城绕岭盘山,蜿蜒起伏,向云雾里伸延,或隐蔽于山间,或耸立在峻峰,似银蛇摆尾,又如巨龙腾空;石墙、石垛、瞭望孔以及烽火台等,隐约可见,蔚为壮观。

  莱芜人著名诗人孙述善(1906—1992)有一年应友人邀请去吕祖泉游览。吕祖泉在锦阳关南,相距不到三里。他站在吕祖泉村口,仰望横亘绵延的长城岭以及巍峨壮丽的锦阳关,遂写了一首题为《赴吕祖泉望长城岭》(载《近思斋存稿》)的诗:

  山脉回环瓮缶中,仰头一视接天空。

  西连泰岱五云际,北枕长城一线通。

  七国雄图袭霸气,一统天下阙王风。

  嬴秦战国英风歇,独有山河壮气雄。

  斗转星移,雄关犹存,山河依旧。

  昔日边关要塞,如今南北通途。

责任编辑:卢卫美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