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态传承 赓续文脉让非遗唱响济南软实力“新声”

舜网-济南日报 2022-05-26 09:08:06

活态传承 赓续文脉让非遗唱响济南软实力“新声”

  济南皮影戏、济南吕剧、莱芜梆子、商河鼓子秧歌……一张张济南非遗“名片”,承载着厚重的精神文化内涵,勾勒出济南文化的历史框架。为提升城市软实力,近日济南印发《关于“提升城市软实力创建文明典范城”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建设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其中一项就是打造非遗文化名城。活态传承,赓续文脉,非遗为济南软实力提升唱响“新声”。

活态传承 赓续文脉让非遗唱响济南软实力“新声”

  让非遗更好地“存活”,传承保护走在前

  济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非遗宝库灿若星河,过往“成绩单”优秀:济南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的永久落户城市;拥有1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3项国家级、108项省级、45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拥有全国首个城市传统工艺工作站。但济南没有止步于此,在活态传承上持续探索。《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到,济南将推动非遗保护地方立法,实施非遗活态传承工程,规划建设非遗展示中心,加快推进“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创建一批国家、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一系列措施让济南的非遗活态传承有了切实可行的现实依据,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心,吸引了全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承担引导角色、负起担当的作用,提升了城市软实力,凝聚起强大合力。

活态传承 赓续文脉让非遗唱响济南软实力“新声”

  让非遗更加“鲜活”,见人见物见生活

  济南非遗文化之所以走得长远,是因为回归生活、贴近群众。灿烂的非遗文化靠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保鲜,获得强大的生命力。

  柳编手工技艺是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黄河非遗技艺扶贫工程的扶持下,通过举办非遗技艺扶贫培训班,带动周边困难群众掌握技艺,参与就业。德兰柳编花篮这一小小产业年产值达700万元,利税40万元,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千余个就业岗位,以“软实力”啃了“硬骨头”。除了德兰柳编,鲁味斋、传统葫芦雕刻、刘家葫芦烙画、中国绳结艺术等典型非遗助力扶贫优秀案例,章丘文祖、济阳仁风等一批山东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案例,都让非遗“走入寻常百姓家”,推动传统文化传承,让非遗保持“鲜活”。

活态传承 赓续文脉让非遗唱响济南软实力“新声”

  让非遗更为“激活”,为软实力唱响“新声”

  激发非遗文化活力,需要匠心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巧妙结合。比如先后登上电影《八佰》和热门综艺《奔跑吧》的山东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南皮影戏,在抖音曝光量达2.5亿次的兔子王等,传统魅力与时代气息交织,让非遗文化“破圈”,成为外地年轻人来济南旅游的“重要原因”之一。古老的非遗文化“活”了、“火”了,真正融入了人们的现代生活。

  济南描绘的非遗文化名城蓝图让人满怀憧憬和期待,在活态传承中有效保护,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绚丽光彩,为济南软实力唱响“新声”。

作者:安慧 责任编辑:王浩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