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组织部负责人就修订印发《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果运用实施办法》答记者问

舜网-济南日报 2022-07-04 08:12:19

  发挥导向作用 激励担当作为 为勇当排头兵、建设强省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市委组织部负责人就修订印发《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果运用实施办法》答记者问

  近日,市委办公厅印发了《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果运用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市委组织部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请介绍一下《实施办法》修订的背景和主要考虑。

  ●答:干部考核工作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干部考核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干部考核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此,中央先后修订出台了《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公务员考核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我市2017年印发的《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果运用实施办法(试行)》,当时是全国首个年度考核结果运用实施办法,为推进干部考核结果运用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已经不能很好适应,亟需修订完善。

  这次修订《实施办法》,总的考虑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在前几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调整,切实发挥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引导激励各级干部发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中攻坚克难、担当作为。

  ●记者:请问修订《实施办法》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答:市委高度重视《实施办法》修订工作,明确提出要认真落实新时代干部考核工作系列要求,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紧密衔接省对市综合绩效考核结果,充分发挥考核激励作用,锻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敢担当、作风硬、严律己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勇当排头兵、建设强省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根据市委要求,市委组织部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深入调研,在一定范围内听取意见,作了反复修改完善,重点把握了以下原则:

  一是适应新时代、贯彻新要求。以习近平总书记对考核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为根本遵循,认真落实中央出台的新法规新政策,同时聚焦新时代省会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综合分析《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果运用实施办法(试行)》实行5年来存在的问题,提出更加务实管用、针对性强的办法举措。

  二是充分体现奖优罚劣。考核的核心要义就在于奖优罚劣。修订过程中着眼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通过一系列好用、管用、实用的精准措施,加大压力传导,真正让实干担当、实绩突出地得到褒奖,让工作不力、业绩平庸、表现一般的受到惩戒,对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问题比较严重、造成不良影响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关责任人组织调整或组织处理,在全市推动形成勇于负责担当、争相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三是更加突出问题导向。针对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按照精准化、系统化的要求,建立问题分析、反馈、整改、评估四个环节系统衔接的闭环工作机制,做到发现问题即知即改,分析问题举一反三,整改问题立说立行,防止问题反弹。比如,及时向单位书面反馈年度考核情况,要求各单位深入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及时将整改情况向市委报告。比如,对定为“一般”“较差”等次的市管领导班子的正职,定为“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次的市管干部,进行约谈或诫勉谈话,指出存在问题,督促抓好整改。

  ●记者:请问《实施办法》重点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修订?

  ●答:新颁布的《实施办法》在保持总体框架和主体内容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内容上有所增减,重点针对市管领导班子和市管干部的各类考核等次,修订了结果运用的具体办法,主要有以下内容:

  市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4个等次,针对每个等次,分别从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正职、市管干部、中层干部4个层面提出了结果运用具体措施。比如,定为“优秀”等次的,领导班子正职一般定为“优秀”等次,市管干部“优秀”等次比例可按不超过30%确定;市管干部可予以优先提拔、进一步使用或晋升职级;中层干部在职务提拔、职级晋升、表彰表扬、推荐授予荣誉称号等方面可予以重点倾斜。比如,定为“一般”等次的,领导班子正职不得定为“优秀”等次,市管干部“优秀”等次比例按不超过10%确定;对领导班子给予通报批评,约谈领导班子正职;领导班子成员一年内不得提拔、进一步使用或晋升职级,其他市管干部从严把握;市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结果连续两年定为“一般”等次的,班子正职原则上定为“基本称职”等次,并给予诫勉。再比如,定为“较差”等次的,领导班子正职不得定为“称职”及以上等次,其他市管干部均不得定为“优秀”等次,根据所负责任视情定为“称职”“基本称职”及以下等次;对领导班子给予通报批评,班子正职及其他成员在一定范围内作出公开检讨;部门(单位)党委(党组)须向市委作出书面检查,提出限期整改意见;正职须提出辞职报告,或责令其辞职;等等。

  市管干部年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针对每个等次,分别从政治上、精神上、经济上提出了明确措施。比如,定为“优秀”等次的,对干部给予通报表扬;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嘉奖,连续三年定为“优秀”等次的,记三等功,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年度考核奖金、晋升工资级别和级别工资档次。比如,定为“基本称职”等次的,对干部在所在单位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并给予诫勉;干部本人须向市委组织部写出书面检查;一年内不得提拔、进一步使用或晋升职级;干部本人不得享受年度考核奖金;对其分工进行调整,不得分管执法执纪、干部人事、项目审批等关键岗位工作;连续两年定为“基本称职”等次的,对其进行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再比如,定为“不称职”等次的,干部所在班子及正职均不得定为“优秀”等次;对干部在所在单位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对班子正职进行约谈;干部本人须向市委写出书面检查;按照规定降低一个职务或者职级层次任职,两年内不得提拔、进一步使用或晋升职级;干部本人不得享受年度考核奖金;连续两年定为“不称职”等次的,予以辞退。

  此外,为强化正向激励力度,《实施办法》还增加了容错条款,规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履职担当、改革创新过程中出现失误错误,经综合分析,根据“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给予容错的,不影响考核等次评定和结果运用。

  ●记者:请介绍一下在结果运用上有哪些具体程序?

  ●答:本着“科学、严谨、便于操作”的原则,《实施办法》明确了6项具体程序。一是市委组织部根据年度综合绩效考核结果和平时了解掌握的情况,对市管领导班子和市管干部提出年度考核等次评定建议。二是市委组织部将年度考核结果报市委负责同志审定,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议进行酝酿,其中市管班子和市管正职年度考核结果提请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审议。三是市委组织部向被考核单位领导班子正职书面反馈年度考核情况。四是以市委组织部文件通报年度考核结果。五是对定为“较差”等次的市管领导班子的正职、定为“不称职”等次的市管干部,一般由市委负责同志进行谈话;对定为“一般”等次的市管领导班子的正职、定为“基本称职”等次的市管干部,一般由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进行谈话;对民主测评基本称职、不称职比率较高的干部,安排领导班子正职进行谈话。六是市委组织部督促各单位落实整改措施,及时将整改情况向市委报告。

  ●记者:在考用结合方面,《实施办法》有什么新的规定?

  ●答:考是基础,用是关键。只有坚持考用结合、真考真用,做好考核结果运用“后半篇文章”,才能让考核“软指标”变成“硬杠杠”。对此,《实施办法》坚持把考核结果运用融入到地方发展、班子建设、个人成长等各方面,将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问责追责等挂起钩来,增强考核结果运用的综合效应。比如,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年度考核结果定为“优秀”等次的市管干部,对作出重大贡献的可破除隐形台阶大胆使用,或根据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相关规定缩短任职年限晋升职级;对市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结果定为“较差”等次的,市管干部一年内不得提拔、进一步使用或晋升职级。比如,在干部教育培养方面,依据考核结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领导干部进行调学调训、安排实践锻炼,补齐能力素质短板。对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加强针对性培养。再比如,在干部管理监督方面,对考核结果靠后或发现有苗头性问题的,及时进行约谈提醒,咬耳扯袖;对考察考核中反映领导干部的有关问题,凡是线索具体的,及时进行核查,对发现的违纪问题严肃处理。

  ●问:请问在抓好《实施办法》贯彻落实方面,有什么具体安排?

  ●答: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落实,考核指挥棒既要扬起来,更要落下去。下步,一是抓好刚性运用。对于确定的奖惩措施,坚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以贯之,该激励的办法一个不少,该约束的措施一个不漏,坚决杜绝搞变通、搞平衡。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进一步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组织(人事)部门直接责任,结合实际修订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建立清单化、工程化、项目化落实体系,推动各级各单位抓好执行落实。督促指导各单位党委(党组)对考核结果进行严格把关,审慎负责地提出考核等次建议,坚决防止出现“评优秀轮流坐庄”“干得好不如排名在前”等问题。三是开展学习培训。把《实施办法》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必学内容,作为全市组工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集体学习、轮训、专题培训、研讨交流等方式,推动领导干部熟悉、组工干部精通、党员群众了解。四是加强跟踪问效。市委组织部将及时跟踪了解各单位贯彻落实《实施办法》进展情况。适时开展专项评估,加强跟踪指导,及时解决《实施办法》落实中的突出问题。

作者:郝磊 沙文靖 责任编辑:王浩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