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基层治理“网格化”撬动群众“大幸福”

舜网-济南日报

2024-04-01 11:43:47

  一张“网”包罗万象,解民生之忧;众多“格”,小而重要,托起群众幸福。日前,记者走访我市各区县了解到,为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延伸社区管理服务“触角”,当下各街道(社区)积极推动网格化管理新模式,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全力实现“小事不出格、难事不出网、大事不出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对接,让居民群众更满意、更幸福、更安心。

基层治理“网格化”撬动群众“大幸福”

 

  网格员杨毅(左)为居民解疑答惑。

  “网格+民警”联动

  将矛盾化解在田间地头

  日前,平阴县锦水街道李山头村采取网格+民警联动的工作模式,成功调解一起因地邻挖土引发的矛盾纠纷,有效避免了纠纷升级,将矛盾化解在田间地头。

  网格员在日常巡查走访时,得知村北石塘窝李某和朱某因挖土发生争吵。网格员担心矛盾激化,将问题上报村委会调解员与民警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到达现场后,网格员首先安抚了李某情绪,然后询问事情的起因与经过。经了解得知,李某承包的村北石塘窝的土地,地邻朱某承包的荒片地势较低,去年雨水多,把李某地边泥土冲到了地邻朱某承包的荒片里,导致李某的地边缺失。现在到了给小麦浇返青水的时候,为了不影响浇地,李某在朱某承包的荒片里挖了一些土把自己的地边整好。朱某知道后不同意,要求李某赔偿。李某认为雨水冲过去的土是自己的土,不应当赔偿,因此产生了矛盾。

  经过现场勘查,网格员、调解员、民警对双方当事人分别进行耐心细致地劝导,精准疏通双方的“心理堵点”,以“情”为基打动人,以“理”为基感化人,以“法”为据说服人,采用拉家常的方式与当事人拉近了距离,双方都认识到了自身问题和不足,并相互赔礼道歉。朱某放弃对李某的赔偿要求,李某和朱某共同到村部签署了和解协议,双方握手言和,矛盾化解。群众无小事,纠纷快化解。一场因地邻挖土引发的矛盾纠纷因网格员及时介入、转达,以及调解员和民警“懂法律、讲政策、会调解”的专业化优势,高效化解纠纷,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升级,有力保障了村内的和谐稳定。今后,李山头村将继续激发基层活力,充分发挥网格员的积极性,把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落到实处,筑牢网格第一防线,形成“人在网格走,事在格中办”的网格化治理格局,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探索“一张网”治理模式

  努力做好群众“贴心人”

  “多亏了你,时不时地就来看看我。真是俺们的贴心人!”3月20日,莱芜区雪野街道大厂村独居老人张大娘拉着辖区网格员王明文的手说道。

  原来,前段时间王明文在开展巡查工作时,发现网格内的张大娘家一直没开大门。考虑到老人独居,平时这个点早就敞开大门了,今天情况有点反常,担心有什么意外情况,便上门查看。原来张大娘腰腿疼又犯了,行动不便。王明文赶紧找来医生给大娘问诊,让老人及时就医。

  作为一名乡村基层网格员,王明文在平时的工作中会格外注意孤寡老人和独居老人的情况,时常到这些老人家中看看,陪他们唠唠嗑,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用药饮食等情况,或给他们帮帮忙。在村里,一提起网格员,老人们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在老人眼里,他们是信息“采集员”、社情民意“联络员”、重点人群“管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还是安全隐患“排查员”。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厂村共选派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的50名群众担任微网格员,动用微网格力量,网格细化至户。要求网格员每日深入村居工作不少于2个小时,第一时间掌握村居情况,第一时间发现群众问题,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处理,在琐碎的事务中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和关怀。以网格服务、惠泽村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一张网”治理模式。

  目前,莱芜区实现了网格全覆盖、无缝隙、不交叉,把全区划分基础网格1243个、专属网格8个。每个网格按照“2+1+N+X”的队伍建设标准,配备网格长、社区警长、网格管理员和志愿者。通过岗前培训、定期轮训、专门业务培训等构筑“实用有效、形式多样”的培训体系,培养了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网格员业务骨干。通过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全面科学优化网格设置、选优配强网格力量、增强网格业务能力等举措,不断推进基层治理新模式,切实提升基层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基层治理“网格化”撬动群众“大幸福”

  钢城区澜头村网格员刘立旭(左)为村民解读医保政策。

基层治理“网格化”撬动群众“大幸福”

  网格员入户宣传反诈等安全知识。

  党建引领赋能网格化管理

  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有事找老吴”是历城区东风街道洪苑社区里广为流传的一句话。老吴,全名吴国良,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也是一名曾在部队上作出过突出贡献的退役军人,除此之外,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曾经的历城区东风街道洪苑社区兼职网格员。退休后,他并没有选择安逸的养老生活,而是选择了继续为社区作贡献,居民有问题也还是会习惯性地找他,他早已成为大家心中的“贴心人”。

  老吴今年已经60多岁了,但他的精神依然矍铄,总是笑眯眯的,给人一种亲切感。从他任职网格员到现在义务为社区服务,居民经常到居委会点名找他调解问题,根据此情况,洪苑社区在网格站专门设置了一个“老吴说事”调解室,为前来寻找老吴的居民带来便利,这里不仅仅是一个解决矛盾的地方,更是一个传递爱心、温暖和谐的地方。

  洪苑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辖区内老人居多,在社区工作中,吴国良时刻牵挂着有生活困难的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残疾人、低保低边户等特殊群体,把他们当作亲人。

  “21号楼的牛老师因为脑溢血腿部落下了残疾,生活不便。”“19号楼一名86岁的老太太常年一个人在家。”“9号楼的张老师年轻时因为家庭困难等原因,一直一个人生活到现在,年纪太大也没有工作,生活是个大问题。”吴国良说起社区情况如数家珍。在日常走访中,他深入了解困难居民的生活起居和家庭经济情况,帮助申请办理各类民政补助。对于身患残疾而未办理残疾证的居民,他主动上门对接填写资料,引导他们去医院作鉴定。在群众接种新冠疫苗过程中,他一趟趟地推着轮椅、搀着胳膊接送行动不便的老人到接种点,帮助他们向医生咨询接种疫苗事宜,并做好心理安抚。

  吴国良用自己的大爱温暖着社区居民,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居民的“幸福指数”。

  据悉。近年来,洪苑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赋能基层治理,加强网格力量配备,优化责任清单制度,完善“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打造“发现问题、分类问题、处理问题、跟进问题、解决问题”的网格治理体系,紧盯群众需求,不断创新参与方式,创新服务载体,创优治理模式,以社区“微治理”撬动群众“大幸福”。

  “小网格”里有大爱

  群众有困难就找网格员

  “孙大爷,我是刘立旭,过来看望一下您。”3月27日中午,忙完村里的日常工作,钢城区颜庄街道澜头村网格员刘立旭来到退休的支部委员孙同新家里看望。

  看到刘立旭,孙同新满脸笑容,“小刘过来啦,你每天这么忙,还想着我……”边说边亲切地拉着孙同新的手,让他赶快坐下歇歇脚。

  “小刘经常过来,大事小事都及时帮忙解决,跟亲儿子一样……”说起刘立旭,孙同新满是感激。

  2019年,刘立旭成为村里的网格员,主要负责村里的日常巡查工作,每天要对村中的重点人群、精神残疾、孤寡老人、安全隐患、人员变动等情况进行排查,对有特殊情况的个人及时进行沟通。

  孙同新的独子在2017年因病去世,次年儿媳妇改嫁,留下一个5岁的孙子,后期孩子因为缺乏父母的关心,得了自闭症,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治疗,每个月的医疗费用在2000元左右。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刘立旭便自己开车带着孙同新老两口和孙子去医院复诊,并多次开车带他们跑手续,帮他们申请办理了精神二级残疾证,还申请了低保户。“就是亲孩子也不一定有你关心我们,太感谢你了!”当低保户申请完成后,孙同新老两口对刘立旭非常感激。

  政策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爱心救助、志愿服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在澜头村,网格员的身影无处不在。“我还是想多为村里的老人做点事。”说起下一步的打算,刘立旭表示将多开展助老助残活动,持续关注特殊群体的身体健康及心理状况,尤其是孩子不在身边的老年人,要让他们感受到网格大家庭的温暖,切实做好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让“有困难就找网格员”成为群众的共识。

  小网格实现大担当

  服务群众“零距离”

  杨毅是天桥区工人新村北村街道东区社区的一名定岗网格社工,去年1月加入社区工作者“大家庭”。虽然“社龄”不长,但他在基层治理的“赛道”上奋力追赶、不懈努力,帮助了很多人,干了很多事。这一年的收获与成长,让他深刻地体会到,做好社区工作唯有“用心”二字。

  杨毅负责守护6栋居民楼、468户居民、38户商户,联系5家“双报到”单位。这些数字背后承载着居民真真切切的诉求和期盼,也时刻牵动着他的心。

  一年多过去,在大事小情的锻炼中,杨毅摘掉了“新人”的帽子,成为了第二网格网格长,借助智慧网格系统,和居民培养出了“及时扫码、快速响应”的默契,全年解决网格事项93项,切实增强了工作的“感知力”、需求的“判断力”、便民的“反应力”。

  近日,杆石桥街道春元里社区网格员徐晓接到社区居民的求助电话,反映化粪池堵塞,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网格员徐晓接到求助电话后,第一时间同社区工作者一起到现场查看,并与社区居民协商处理化粪池堵塞的解决办法。“哐哧哐哧……”伴随着吸污车低沉的轰鸣声,化粪池终于疏通完毕,在场的居民们纷纷向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近年来,市中区杆石桥街道持续优化网格设置,延伸楼道、楼栋治理触角,不断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将服务下沉到网格、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