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城市向“新”而行 产业因“质”而兴

舜网-济南日报

2024-04-16 07:22:21

  编者按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此后在多个重要场合进行深入论述、作出重要部署。今年新质生产力更是牢牢占据全国两会热词“C位”,在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在首位。当前本报正在开展“向‘新’而行”——济南新质生产力主题报道·区县采风活动。本期理论版推出特别专题,从三个维度对新质生产力进行阐释,进一步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

新质生产力的系统特性与要素特质

□黄群慧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生产力的每一次重大跃迁,都将加速人类社会的全面变革。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发展的质变跃迁,其孕育、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代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新质生产力系统的突出特性

  关于生产力的内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作为社会制度变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无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是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虽然存在科技革命的“迸发”时期,但生产能力及其要素也都是经过了长期孕育的量变积累阶段,最后发生了质变,生产效率发生了革命性的提高,从而形成全球范围的新生产力形态。这种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力要素优化组合而产生质变形成的新生产力形态,正是新质生产力所描述的核心要义。

  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系统,从系统论角度看,一个系统可以从“要素、结构、功能”三个维度进行解构。新质生产力系统是当代的生产力系统,由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工具、新型劳动对象要素组成,这些新型要素的“新型”内涵主要是以智能化、绿色化为主要趋势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发生产力要素发生的质的变化。新质生产力系统的结构,体现在产业层面,表现为新型要素优化组合形成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通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未来产业、新兴产业、新业态等蓬勃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新质生产力的功能,则体现为新型生产要素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带来的生产能力提升和效率改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会推进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全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这意味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正是发展质量的提高过程。具体而言,新质生产力系统具有突出的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开放融合和人本内蕴的特性。

  一是具有创新驱动特性。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元宇宙等前沿数字信息技术的攻克和使用,将加速驱动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人类社会大跨步迈入新发展阶段。新质生产力创新驱动特性的具体实现,需要借助最新科技成果运用,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二是具有绿色低碳特性。新质生产力基于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的新生产力观。按照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新发展理念,所展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能力,是一种保护性的生产力,这是对传统生产力的突破性超越,也是生产力理论的新拓展。新质生产力将绿色低碳理念、技术、标准、管理等贯穿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始终,以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的绿色化水平提升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三是具有开放融合特性。作为生产力的最新质态,新质生产力超越了传统地理空间范畴的场域维度,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地深海深空等现代技术以及各类新型基础设施,在天、地、空、网等立体链接的开放场域快速拓展延伸、融合跃迁,特别是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本身就孕育于生产过程和人类社会活动之中,具有快速传播、极速反馈、有机融合的天然属性。

  四是具有人本内蕴特性。人是人类社会的主体,生产力演进的终极目标是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生产力的最新形态,新质生产力功能在于实现更具质量的发展,强调发展的质量导向,而衡量质量的关键标准在于是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新质生产力突出的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开放融合、人本内蕴四个主要特性,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耦合,共同构筑新质生产力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的鲜明标识。

  新质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特质

  新质生产力的要素包括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对象、新型劳动工具等新型要素,并且各新型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有机统一体。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新形态,其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新型劳动者通过新型劳动工具作用于新型劳动对象的过程。

  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主体。不同于传统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技术工人,新型劳动者代表现代劳动力的转变,是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熟练掌握新型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通常拥有更高的教育水平、更强的学习能力。他们不仅掌握传统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能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工作环境,具备跨界融合的综合能力。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主体。培养壮大能够持续创造和熟练操作新型劳动工具、拓展和创造新型劳动对象、使用和维护新型基础设施的新型劳动者队伍,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新型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对象是指劳动过程中人们加工、改造或服务的对象,既包括实体性劳动对象,也包括非实体性劳动对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生产技术的发展,使得海量数据和信息可以被有效地收集、处理和利用,从而催生成为新型劳动对象。海量的数据等新型劳动对象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丰富“原料”,并驱动新的生产技术发展。运用数据等新型劳动对象,可动态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极大提高生产效率,精准有效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新型劳动工具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劳动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指示器”,不同历史时期的新型劳动工具,是反映该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其创新和应用直接推动当时生产力的快速提升。因此,新型劳动工具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和载体,其创新和应用直接推动生产力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当下,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机器人、物联网、自动化制造设备等新型劳动工具迭代涌现,这些新型劳动工具的创新使用必将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壮大、未来产业加快培育,进而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新型劳动工具的效能发挥呼唤新型劳动者的创造性劳动,需要新型劳动对象的丰富场景,也依赖新型基础设施的强有力支撑。

  作为劳动工具的一个集合,基础设施需要在生产力要素中被单独提及。与工业化社会之前的生产过程不同,基础设施是生产力发展到高级阶段生产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型基础设施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支撑。作为体现新型劳动工具、新型劳动对象等要素的新质生产力,其作用力的强弱、辐射范围的大小、力量传递速度的快慢等,都需要新型基础设施的强有力支撑。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是新质生产力培育形成的基石,将为新型劳动者提供高效、便捷的工作环境,为新型劳动对象的生成和新型劳动工具的应用提供必要条件,进而支撑新质生产力的跃升。

  总之,新型劳动者是新型劳动工具的操作者和新型劳动对象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新型基础设施的使用者和维护者;新型劳动对象的变化推动新型劳动工具的发展和应用,新型劳动工具的革新又促进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新型劳动者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纵观生产力的变迁历程,正是不同发展阶段中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基础设施等的变化,推动了生产力结构的持续演变,而承载生产力结构变化和生产关系适配性变迁的主体则是当时发展阶段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质”着力点

□张 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质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企业组织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活动迸发的产业集群,是推动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生产力跃升

  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发展动力模式的转型,是对当前科技产业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将加速推动生产力水平跃升。

  在“新质生产力”概念提出伊始,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随后在听取黑龙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对相关工作提出要求,“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从具体机制来看,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量使用新材料、新能源、数据资源等新要素,将其作为关键劳动对象纳入生产过程,特别是数据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生产力发展的基本逻辑,赋能生产活动的全流程。其次,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中,许多产业都是以生产资本品为主,如通信基础设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等,这些产业的产品作为更高效更先进的劳动工具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生产的核心环节,极大提升我国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再次,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更为激烈的内部竞争,企业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改进生产组织形式,逐步形成新的生产模式,以数字化和智能化生产为主要表现,能够更为高效地配置生产资源。这势必形成一种“示范效应”,引起其他产业部门的企业效仿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各项先进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组织模式,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升,实现生产力跃升。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新驱动发展相互促进

  创新起主导作用是新质生产力的鲜明特征,新质生产力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的主要方面,在于通过不断创新科学技术、生产组织形式等,创造出比以往更高效的生产力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业和技术演进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是创新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孕育着不断推动创新的内在力量。

  创新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产业发展的演进历程来看,源于创新的代表性新产品的出现,是一个产业从无到有的重要节点。当一批企业开始聚焦生产代表性新产品,带动其他企业围绕代表性新产品的生产提供生产材料或相关服务,便形成了产业集群,也意味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那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不但要求在技术上实现突破,还要求这种技术可以使得市场中出现能够集成大多数满足客户需求的技术特征的新产品或新工艺。突破性的技术革新固然重要,对于已经存在的产业来说,有可能极大推动产业发展跃升。但是产品创新并不一定紧随突破性技术革新发生,还取决于配套技术的有机整合,产业链水平的完备性,以及市场的接受程度等一系列条件。

  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创新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般处于供给相对需求不足的状态,一方面,代表性产品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或者市场壁垒,导致产品的绝对供给不足;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必然意味着产业正处于成长期,产品正在迅速迭代,更新的、更为成熟的产品相对于早期的产品总是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使得产品相对供给不足。这种情形下,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保持较高的利润率水平,吸引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不断投入该产业中,企业将围绕生产具有相互替代属性的产品,进行持续性的工艺改进、质量提升、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期占得竞争先机。具有优势性的技术和管理组织方法将引起产业内部企业的效仿和学习,使得更有效率的、能够获得更高利润率的生产方式在产业内部迅速扩散,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生产效率和创新活力上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活动将能够整合整个社会的创新资源,推动创新成果外溢并产生正外部性,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生态体系,不断助力我国创新发展。

  不断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新兴产业的形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产业体系更新迭代的应有之义,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的必然选择,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大局能够产生重要积极影响。

  首先,要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高效的要素资源。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涉及的项目往往资本投入大、风险高、投资回报期长,需要更好统筹资本、人才、技术等产业发展要素,构建持续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营机制。应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创新资金支持方式,强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项目的投资牵引作用。发挥产业集群的规模优势,鼓励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计划,促进区域发展与产业发展相得益彰。鼓励创业投资、私募基金等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分类指引,优化发行上市制度,加大金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其次,构建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的科技支持政策体系。鼓励科技研发一直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政策内容,要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科技支持政策应当围绕实现产品创新来展开,减少技术突破与产品转化之间的链条,持续推动产品迭代演进。在技术市场化前景初步显现出发展潜力时,政府则通过适宜的政策供给,支持独立的、盈利目的的商业企业。科技研发与产业发展之间应建立协同机制,引导以企业为主建立创新联合体,鼓励通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统合科研机构、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形成面向市场需求的创新生态体系。

  再次,培养支撑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人才资源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要素,高素质人才是其吸收就业的主要群体。要综合考虑产业发展趋势、技术革新、市场需求和人才供需情况等因素,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要的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和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制。建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相适应的人才招聘、薪酬、评价、考核、科研资助和管理制度,着力打造“高精尖缺”人才团队,为人才健康成长提供有益的发展环境。

  最后,充分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合理有序把握支持政策进退时机。预防过度竞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有序规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强化风险提示,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统筹协同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避免政策重叠造成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完善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法律规范,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完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统计监测工作,发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的辅助决策作用,提高市场分析、形势研判能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治理提供支撑。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到成熟期,应及时退出直接性支持政策,推动形成良性有序的产业健康发展市场机制。(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孙庆珍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2024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培育新质生产力”。2023年,济南市集成电路、空天信息等六大产业共同体加速壮大,十大标志性产业链群能级提升,四大主导产业规模达到1.6万亿元,新电商、新会展、泛航空等新兴业态也蓬勃发展。但我们也要看到,济南市存在实体经济大块头、大品牌较少,缺乏具有根植性的链主企业,有些领域创新资源不具备比较优势,技术转化渠道不顺畅等堵点难点,需要因地制宜不断创新,优化环境,塑强产业新优势,全面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济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夯实基础

  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量,而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2023年,济南市8项创新指标稳居全省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8%,高于全省0.34个百分点,但与深圳5.81%、武汉3.8%、杭州3.9%的研发投入强度相比,济南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一方面要贯彻落实好《济南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要求,高度重视企业研发投入工作,积极引导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研发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上门服务,加强业务指导、及时解决问题、夯实研发统计基础,科学、有效、准确、规范地填报数据,确保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济南市科技创新水平。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官产学研资介六个维度有机结合”的创新型产业体系。济南市高校、高新技术企业众多,2023年济南人才总量突破278万人,要借此优势,鼓励数字技术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产业链各环节核心企业、终端用户、优势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数字转型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努力构建高效、协同、顺畅、融合的创新生态。

  数字赋能

  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传统产业并非低端产业、夕阳产业,通过引入新材料、新设计、新技术、新工艺等,尤其是深度应用以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传统产业同样能激发新活力,升级成长为高端产业。国际经验表明,即使在工业比重下降之后,服务业的发展仍然需要坚实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作为支撑。济南市工业基础比较好,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和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是全国拥有工业门类最多的城市之一。一方面要持续以数字化转型提升济南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大宣传力度,推进工业企业充分认识工业技改、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加强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努力推进数字技术与工业企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实施“揭榜挂帅”,“一业一策”研究制定改造提升方案,推进企业聚焦数字化改造的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卡脖子”核心技术,加大研发资金扶持力度。另一方面,狠抓项目示范、做好项目推广。加快认定一批济南市工业技改示范项目,加大地方专项资金投入,积极落实各区县(功能区)对标实施一批可供实现的相似项目,以示范项目带动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同时加快建设济南市企业技术改造服务联盟生态共同体,强化助企纾困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切实将各方面技改服务商组织起来,增强集成创新力、协同服务力,政府可以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为企业免费提供智能化技术改造诊断服务,最终帮助企业达到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的目标。

  优化环境

  加速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当前,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三新”经济展现出蓬勃向上的力量,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特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意味着生产力的能级跃迁,与此相应的生产关系就要优化调整,同时也决定了作为上层建筑的营商环境要进行适应性调整。一方面,要坚持包容审慎原则,放宽对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规制,在鼓励企业勇闯“无人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同时,政府也要勇闯制度的“无人区”,提供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改革商事登记制度,实施公平、开放的市场准入制度,降低开办门槛,在相关政策和监管上要给新兴市场主体留下充分的发展空间,并对“试错”采取包容审慎的态度。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等新质生产力的动能,不断深化“极简审批”,打响“在泉城·全办成”的政务服务品牌,优化营商环境质量,以更好服务于新产业,促进新质生产力与营商环境的良性互动。〔作者系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