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4-11-04 10:55:59
张立朝
在泱泱齐鲁大地,提到书法大家,无法忽视张立朝先生的名字,他和蔼可亲的样子在许多人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作为山东著名的书法家,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格魅力感染并影响着一代人,成为一个时期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今年正值张立朝先生诞辰110周年,记者采访了他的儿子、著名书法家张国英,一起回顾并梳理了张立朝先生丰富多彩而又有趣的一生,以表达缅怀之情。
《楷书·毛泽东诗词》
博闻强记的“活字典”
张立朝先生是众所周知的“活字典”,这一点绝非夸大其词,而是名副其实。他不仅聪明,脑子还特别好使,见过的人哪怕只是一面之缘,时隔多年再见时,还能叫出这个人的名字,甚至能说出这个人的样貌特征来。
说到父亲这点,作为儿子的张国英感慨万千。他告诉记者:“父亲博闻强记,记忆力特别好,被身边人称为‘活字典’,谁有不识的字,只要问到他,他一定会说出个子丑卯寅来,还能把字的渊源都娓娓道来。”
20世纪70年代初,张国英在工厂上班。厂里的工会主席曾在日本人开办的工厂里工作过,他见过一字,就把这个字摹写出来(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界”字),让时年18岁的张国英去问父亲这个字的读音。回到家后,张国英把这个字拿给父亲看,只见其思索良久,最后说:“这不是中国字,应该是日本字”。当张国英回去告诉工会主席时,工会主席佩服至极。那是张国英第一次见证父亲超强的记忆力和“活字典”这个称呼的由来。
“还有一件事是在父亲生病期间,一位十几年前曾见过一面的人来探望他,他立马就叫出这个人的名字,并说出当年交往的细节来。”张国英说,“当时我很惊讶,内心对父亲充满了崇敬之情。”
有的人注定是为艺术而生的。张立朝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4岁时在父亲怀里就能熟读邻居家门上贴的春联。有一次,他见到一个没写完的“仁”字,说这个字漏掉一笔,周围的人听到后大为震惊,谁都想不到这么小的孩子竟识这么多字。5岁时,他就识得六七百字,且能默写下来,在乡间被称为“灵童”。
身边的良师益友
“传统功力深厚,师古创新,入颜出颜,成就卓著,是山东难得的书法大家”,这是舒同对他楷书作品的评价。张立朝与舒同因共同的艺术爱好而结缘,两人经常共同探讨书艺,交流心得。舒同对张立朝极为赏识,曾多次邀他相见,共同探讨书法艺术,并赠予他尚未公开发表的部分毛主席诗词手稿。
张立朝先生一生结识了众多书画名家,与关友声、黑伯龙、弭菊田、岳祥书、金棻等在济南书坛画苑并称“关黑弭岳金张”六大家。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艺论道,把酒言欢。有一次,黑伯龙和岳祥书来访,他当场让长子张汉英拜岳祥书为师。张立朝还与黄立荪、姜守迁、任晓麓、于希宁、蒋维崧、魏启后、张彦青、张鹤云等书画名家保持着深厚的友谊。
张立朝自幼天资聪颖,6岁入私塾开始学习书法,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基础。十多年间,他精心临摹诸家碑帖,尤以颜书用功最勤。这段经历不仅锤炼了他的书法技艺,也培养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
1932年,18岁的张立朝告别双亲,只身来到济南谋生。起初,他在一家酱园店当学徒,生活虽艰苦,但他对书法的热爱从未减退。工作之余,他秉灯临帖,笔耕不辍。因怕练字时的灯光被老板发现,就用报纸把灯罩起来,在微弱的灯光下临帖。不久,他开始以写牌匾为生,并开办了“真善美”牌匾店,书法技艺日益精进。其中,他为一家老字号题写的“聚丰德”三个大字,延用至今。
1945年,张立朝有幸成为近代著名教育家王讷先生的入门弟子,有机会进一步深造。在王讷先生的悉心指导下,他的书法技艺大进,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成为远近闻名的书法家。
德艺双馨的书法大家
采访当天,记者见到张立朝先生自刻的闲章“十日九挥毫”。他一生勤奋好学,对书法艺术有着不懈的追求,即使在晚年病重期间依然坚持练习书法,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艺。他一生淡泊名利,始终保持着纯真质朴的性格和正直艺术家的高尚情操。
张立朝先生的书法风格刚中带柔,方圆并用,厚重朴讷又不失灵动风流。他擅长楷、行、草、隶、篆各体,尤以楷书和行草成就最为显著。其楷书笔力雄健,结构严谨,古朴浑厚;行草则行笔流畅,神盈力足,给人以雄健凌空之感。他曾担任中国书法协会山东分会理事、济南市美协理事等职务。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书展,并屡获殊荣。其中,楷书作品《千字文》在1956年全国书法展览中荣获一等奖,为他的书法事业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张立朝一生致力于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他义务授徒,桃李满天下,不遗余力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书法人才,为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活力。他对学生的关怀无微不至,即使在自己生活困难的情况下,也倾其所有款待学生,甚至为贫困学生安排住宿。
学生王九堂至今回忆起张立朝仍热泪盈眶。他说,老师一生都是在成就别人,他从不为名为利。为了让王九堂报考浙江美术学院,张立朝通过恩师王讷和潘天寿的关系,为王九堂争取了报考的机会,并让他来济南住在自己家里,免费为他提供食宿。由于王九堂已婚,最终无缘进入浙江美术学院深造,但是这一段经历让他铭记一生。
张立朝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更是一位文化的传承者。他的书法作品遍布济南的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等地标性建筑和名胜古迹中,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严厉又温和的“双面”父亲
在家人眼里,张立朝先生特别严厉,但在朋友和学生的眼里,他不仅温和,还特别谦逊。儿子张国英笑着告诉记者,“父亲对我们和对外人不是一个面孔,我们甚至都害怕他。”
也许正是这个“双面”,让一个真性情书法家的形象立体起来。作为父亲和家人,他是严格甚至苛刻的,而对于学生和朋友,他是包容、大度、和蔼可亲的。
在病逝前,张立朝先生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践行了“生命不息,创作不止”的精神。张国英告诉记者,“父亲去医院前还给我写了一幅作品‘雄心揽月,壮志凌云’,这是父亲一生对我的期许。没想到这幅作品竟成为他留给我的最后墨宝,也成为我永远的怀念。”
斯人已逝,亘古永怀。张立朝先生于1982年病逝,他的书法艺术和精神遗产永远留在了人间,他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传递延续,并不断影响着后人。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再次回望张立朝先生的艺术之路,感受他对书法艺术的执着和坚守,感受他令人敬佩的一生。 (本报记者 王家莉)
《行书·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