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4-11-06 08:02:01
□周长风
济南千佛山兴国禅寺正门两侧有一副石刻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千佛山兴国禅寺正门(周长风 摄)
这是一副纯粹的佛教联语,并没有着笔于千佛山的历史与景色,但它直抵人心的教化作用、雅俗共赏的文学意趣,还是令游人香客过目不忘,久久回味。其字楷体,深得唐代欧阳询神韵,端庄而俊朗,与文字内容相得益彰,与千佛山、与兴国禅寺的历史和声誉,亦很是相称。这副对联撰书俱佳,又嵌置于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千佛山最著名景点的最醒目位置,因此受众极多。特别是在当代,不论济南人还是外地人,皆把它作为济南的重要历史文化胜迹来讲述,为济南带来了无限荣光。由此也让我们再次感受到,精妙的对联,对一处名胜来说,往往是点睛之笔,令人耳目开豁,印象深刻。
那么,这副对联是何人何时所作?这还真不是三言五语能说清楚的问题。
书者或是杨崇庆而非杨兆庆
此联的撰者和书者应是两人,先说书者。近40年来,各类文章大都说书者是清代人杨兆庆。据笔者所知,此说最早见于1985年12月济南市园林管理处编志办公室编写、内部印行的《济南市园林志资料汇编》第二册《三大名胜(名胜古迹)》,其中写道:此联“字是济南清末秀才杨兆庆书写”。当时千佛山公园归属市园林管理处,又是编志人员之言,其后20多年也未见别的不同意见,所以此说可谓唯一而权威的说法,被各种方志和辞典采用,至今仍时常见于各类书报刊和新媒体。但是《三大名胜(名胜古迹)》及后来持此说者均没有交代出处,不免令人感到来路不明,无可对证。
2012年,济南文史学者郇起鸿在山东省政协主办的《春秋》(双月刊)第六期发表《千佛山兴国禅寺寺门楹联为何人所书》一文,指出由杨兆庆书写“此说不完全准确”。
又经过10年,2022年,郇起鸿在山东省文史馆主办的内部刊物《齐鲁文史》(季刊)第一期发表《千佛山兴国禅寺西门楹联是清季举人杨崇庆手笔》一文,则肯定地讲由杨兆庆书写“此说不确”。文中写道:“兴国禅寺西门楹联是‘杨硕祖上杨峻丞写的’。这是上世纪70年代初,我听书法家彭平如先生(1905—1980)讲的。彭(平如)家与杨(硕)家是姻亲,杨硕先生的五姑是彭平如先生妻侄的夫人。当年彭家、杨家的寓所都在济南南门外,彭家在佛山街,杨家在蒋家胡同,佛山街与蒋家胡同相通。”
文中还写道:“就‘济南清末秀才杨兆庆书写(丹)’兴国禅寺西门楹联一事,我曾请教杨硕先生的夫人李先生。李先生讲,杨家后辈知道所记有误,他们认为:‘杨家祖上所书兴国禅寺楹联,能为千佛山,能为济南添彩增色就好。’”
杨硕(1926—2018),济南籍著名画家,曾任曲阜师范大学教授,晚年居住于济南。郇起鸿请教杨硕夫人一事,在他2012年的文章里即提到,不知为何未能直接询问杨硕先生,或是没有机缘吧。再者,郇起鸿在2012年的文章说杨峻丞是杨硕的曾祖父。2022年的文章则只转述彭平如笼统之言是“杨家祖上”。今人无论是谁,若证明杨峻丞确是“杨家祖上”,又证明对联确是杨峻丞写的,则须取得和出示可靠的依据,这并非易事。我曾读过郇起鸿先生许多文章,多有获益,所记述的彭平如之言,较之“杨兆庆书写”可信度更高。“杨兆庆”在济南历史上难觅痕迹,而“杨峻丞”确有其人。
杨崇庆,字峻丞,清代历城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山东乡试第五十九名举人。据《昌邑县续志》(光绪三十三年刊本)卷五记载,杨崇庆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至三十三年(1907年)任山东省昌邑县训导。训导,县教育主官教谕的副手,从八品,对于举人来说,这是一个低得不能再低的职位。杨崇庆中举十余年后才是个训导,可知其仕途蹭蹬。关于杨崇庆,目前所查到的文献资料也仅仅这些。
历城区政协文史委1997年12月编印的历城文史资料第九辑《历城名人(一)》,载有王春贵辑“杨际云”条,写道:“杨际云(1849—1927),名重庆,济南历城人,清光绪年间举人,书法家。通经史,工书法,精行楷,尤擅大字。以卖字为生,时济南牌匾多为其所书。”清光绪年间济南并无叫“杨际云”或“杨重庆”的举人,故而近20年来,有人著文时有意无意地将王春贵所辑的“杨重庆”与“杨崇庆”相混。究竟如何,尚待识者查考。
还有人著文说:“清宣统元年(1909年)始建的光绪帝陵,称‘崇陵’。为讳‘崇’之忌,取‘崇’相近之字‘兆’,于是杨崇庆才有‘兆庆’之名。”清代并无避讳皇帝陵号之律令,崇陵竣工时已是民国四年(1915年),说“兆”与“崇”字义相近也很牵强。“杨兆庆”似是“杨崇庆”的误记误传。
这副对联的具体书写时间更是无从得知。目前查到最早全文记载这副对联的文献,是梁容若所写的《历下杂记》第四节“兴国禅寺的门前”,1931年发表在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编辑出版的《民众周刊》第3期。梁容若当时在该馆任职,后为著名作家。梁容若在文中称所见为“石刻旧联语”,推测应是杨崇庆中举之后,有了名声和地位,至清代覆亡、民国初兴的20年间所写。清末民初彭平如还是孩童,因此关于杨崇庆书联之事,他也应是听年长者的讲述。
此联至晚创作于清乾隆年间
那么,这副对联的撰者是谁呢?未见有人明确提出。有的文章讲“此联乃清末秀才杨兆庆的手笔”或“为清末济南秀才杨兆庆所写”,“手笔”“所写”虽然也可理解有“写作”“撰写”的含义,实则皆源自《三大名胜(名胜古迹)》,只能是“书写”的另一种说法。
1923年印行的马来西亚《鹤山极乐寺志》书影
清光绪年间上海珍艺书局印行的《续小五义》书影
这副对联的撰者尚不可知,但是它出现的时间在杨崇庆或杨兆庆之前则是确凿无疑的。清代有前后人物情节连续的三部长篇公案侠义小说《七侠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统称《忠烈侠义传》。《忠烈侠义传》是根据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演唱艺人石玉昆的原稿改编的。《续小五义》今有光绪十七年(1891年)的刻本传世,其第八十一回“清净庵天彪逢双女 养性堂梁氏见干儿”写道:天彪“就看见那个庙,是一个清水砖门楼,两扇红门,贴着黄纸对”。“黄纸对”所书联语是:
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中人。
此书清代各种版本的文字略有差异,但其中这副对联的文字是一致的。与千佛山联对比,仅有一字不同,“迷”此联作“中”。
清代还有一部长篇公案侠义小说《永庆升平后传》,亦名《续永庆升平》,题贪梦道人撰,撰者本名杨挹殿,福建人。成书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至十九年(1893年)之间,今有光绪二十年(1894年)的刻本和石印本传世。其第二十九回“赛诸葛误走绝恩岭 顾焕章巧得太阿剑”写道:“二人又走了有五六里之遥,见眼前有一座古庙,群墙壮丽,山门整齐。再往里看,是钟鼓二楼,东西两边各有角门。山门上有一块横匾,上面三个泥金大字,是‘清妙观’。山门两旁有一副对联。”所写联语是:
暮鼓晨钟惊醒尘世名利客,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与千佛山联对比,亦有一字不同,“世间”此联作“尘世”。《续小五义》和《永庆升平后传》在当时流传甚广,若说杨崇庆皆读过,据之书联,是极有可能的。《永庆升平后传》个别版本将“号”误作“说”。
辽宁省营口市现有一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永兴寺钟亭,位于所辖盖州市九垄地街道头台子村,石制,正方形,四柱歇山顶式,西向,正面亭柱外侧刻楹联:
暮鼓晨钟惊醒尘寰名利客,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阑额横书“钟发鲸音”,右侧题刻小字“乾隆三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告竣”。清乾隆三十六年是1771年。与千佛山联对比,有两字不同,“世间”此联作“尘寰”。
有没有比营口市永兴寺钟亭还早的呢?有,竟也在济南。2013年,济南市政府公布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第61项为“长清钟楼群建筑”,共包括11座钟楼,其中一座在长清区平安街道靳庄。这座钟亭(这种寺庙里的单层钟亭往往建在高大台基之上,亦称钟楼),石制,正方形,四柱悬山顶式,西向,正面亭柱外侧刻楹联:
晨钟暮鼓惊醒红尘名利客,
佛号经声唤回苦海梦中人。
额枋横书“声闻四达”,左侧题刻小字“乾隆十八年岁次癸酉季夏立”。清乾隆十八年是1753年。与千佛山联对比,有三字不同,“世间”此联作“红尘”,“迷”此联作“中”,“暮鼓晨钟”此联作“晨钟暮鼓”,“经声佛号”此联作“佛号经声”。
此联上述五个版本,以千佛山所书联语为最佳。“梦迷”指“幻梦”(虚幻的梦境;幻想;不切实际的想法)和“迷茫”这两种境况,与上联的“名利”对仗工稳。“世间”虽然与“苦海”的对仗不如“尘寰”“红尘”,但是较之“尘寰”“红尘”更通俗易懂,较之“塵(尘的繁体字)寰”也更易识读。“世间”与“苦海”的对仗,从字面意义看,似也不如“尘世”,但是作联还须讲究字词平仄的谐和,用在此联的这个位置,“世间”合乎规则,而“尘世”则不合规则。同理,写作“暮鼓晨钟”“经声佛号”,则合乎联语平仄规则,读之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而写作“晨钟暮鼓”“佛号经声”,则导致平仄失替,节奏紊乱。杨崇庆书联时,或非直接照抄某一现成文本,而是有所斟酌。
古时的人们并不把对联当作著述的一种,不编入自己的文字作品集,地方志也不收录,为寺庙、景点等题写对联、匾额时往往也不落款,所以流传下来的许多作品,后人弄不清楚撰书者及撰书时间。
由于年代久远,又无记载,千佛山联的作者恐怕永远不可知晓,它最初的文本也无法断定,但是从作品整体来看,应是一位懂格律、擅辞赋的文人创作或对已有联语的改写。长清靳庄钟亭的版本不合格律,应是文化不甚高的乡儒或僧人误记误书,也有可能据之抄录的版本就如此。由此也可推断,此联虽然目前所知以靳庄钟亭版本为最早,但是在这之前应该就已经流传于世了。
济南还有类似石刻对联存世
槐荫区吴家堡街道申家庄旧村址西北,今存一座石制、正方形、四柱歇山顶式钟亭,西向,正面亭柱外侧刻楹联:
响镇梵宫惊醒名利客,
音传精舍唤醒梦迷人。
额枋横书“声大远闻”。钟亭建造的具体时间尚无处考证,根据建筑风格和保存现状应属清代,亦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槐荫区志(1989—2006)》(方志出版社2017年出版)记载:“此处原有申家庄土地庙,坐东面西,后土地庙倾圮,现仅存钟楼一处。”但是对联中的“梵宫”应指佛寺,“精舍”亦多指佛寺、道观以及学舍、书斋、清净雅洁的屋室,且此联与流行于佛寺的通用联语基本一致。土地庙旧时村村皆有,多为小型简陋的建筑,无人值守,应不会特意建造资费不低,不属于土地庙常规配置,亦不日常使用的石制钟亭。而钟楼则是佛寺的标配,一般位于寺内东南,与位于西南的鼓楼相对。根据联语内容与钟亭朝向,这土地庙的前身大概是佛寺。
长清区张夏街道焦台村街中有一座钟亭,亦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长清钟楼群建筑”之一座,石制,正方形,四柱悬山顶式,西向,正面亭柱外侧刻楹联:
闻声而惊醒名利之心则去,
知音而释迷真诚之念常存。
额枋横书“音永百代”,前题“乾隆叁拾叁年岁次戊子仲夏立”,乾隆三十三年即1768年。此处原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所建观音堂。
邱家庄钟亭(周长风 摄)
历城区仲宫街道邱家庄东,原有一处三官庙(亦称三元宫),明天启五年(1625年)曾扩建,现存一座大殿和一座钟亭,钟亭矗立在今约两米高的石砌台基上,西向,方形,四柱石制,梁架木制,卷棚顶,覆以黑瓦。台基南侧嵌有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建亭碑记,正面石柱外侧刻有对联:
晨叩惊醒名利客,
夜鸣振启聩聋人。
碑记书者名为赵灿,对联应不烦二人,考之笔迹,亦为其所书。
槐荫区张庄路街道大饮马庄旧址东首原有一座关帝庙,至2002年旧村改造时,仅存庙东南角的一座钟亭,石制,正方形,四柱歇山式,亭顶缺失。2005年加盖亭顶,如攒尖式。钟亭西向,正面亭柱外侧刻楹联:
石栋亭亭布昭神功世世,
金钟喤喤唤回苦海人人。
其上,前额枋外侧横书“无所不闻”;后额枋内侧,自右至左刻有“修建钟楼碑记大清嘉庆二十三年孟夏下浣谷旦”“领袖刘光先(共18人,后略)”“芹圃卢纕书丹铁笔井盛安”“合庄公建”字样。嘉庆二十三年即1818年。大饮马庄2009年拆迁,这座钟亭于第二年移至其时开始兴建的腊山河公园内。“书丹”者姓卢,名纕,字芹圃,应也是书写楹联和横批之人,至于联语是由他撰拟,还是抄录,因无证据不能断定。目前未见与此联大致相同而更早的文本,为卢纕撰拟甚有可能。关于卢纕的生平经历尚未查到任何资料。他与邱家庄钟亭碑记书写者赵灿,大概都是当庄或附近的村野文人,能被乡人委此重任,应是公认的一方才士。
大饮马庄钟亭(周长风 摄)
申家庄、焦台村、邱家庄、大饮马庄这四座钟亭的对联,与千佛山联文字均有程度不同的相近之处,也皆早于千佛山联,对比着看,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体悟千佛山联的历史、意蕴与价值。
由这四座,再加上前面讲到的靳庄钟亭,可以想见旧时济南类似的对联还会有许多,只是经过岁月的剥蚀,尤其是人为的毁坏,绝大部分已经消失了,木制的更是无一幸存。
竞翻花样而广布四海
千佛山联传播既久,既无关于作者的记载,又无归属地的问题,几百年来各地寺庙皆可无所顾忌地用之,或凭记忆抄录,或据己意改动,因此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版本,像大饮马庄钟亭联这类文字和意义差异很大的不算,文字和意义基本相同的,笔者所见也有几十种吧。
现将海内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抄录如下,供大家鉴赏,只是这些版本的作者和具体创作时间,除极个别的之外,皆难以考证。
暮鼓晨钟惊醒名利客,
青灯黄卷感悟作恶人。
——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三王庙
宝塔金铃惊醒世界名利客,
莲台玉佛唤回苦海梦迷人。
——浙江省温州市嶂屿山观音阁
早鸣钟惊醒世间名利客,
晚击鼓唤回苦海梦中人。
——安徽省枞阳县浮山会圣寺
观凭慧眼鉴警名利客,
音似梵钟唤醒梦迷人。
——福建省石狮市西港村西安禅寺
注:该寺正殿主尊为南海观世音菩萨,此联为名称分嵌于上下联开头的嵌名联。
晨钟暮鼓警示世上名利客,
佛号梵音唤醒苦海迷路人。
——上海市松江区石湖荡镇延寿寺暮鼓晨钟惊醒尘寰名利客,谈经说法唤回世上梦迷人。——辽宁省沈阳市天齐庙暮鼓三通惊醒灵山方外客,晨钟一响唤回苦海梦中人。
——马来西亚槟城州东北县亚依淡镇极乐寺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朝吟夕诵唤回尘寰梦迷人。——湖北省沙洋县三元观暮鼓晨钟惊起红尘机里客,经文贝叶唤回苦海梦中人。
——浙江省杭州市栖霞岭香山寺
注:机,心机,计谋。
最后一联,据金若水编著的《西湖楹联辑存》(钱塘诗社2003年印行)、俞泽民编著的《西湖楹联与景典》(杭州出版社2015出版),是应宝时联,可理解为是应宝时改写旧联并书之。应宝时(1821—1890),字敏斋,浙江永康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举人,曾任松江知府,苏松太道员,江苏按察使,署布政使,晚年寓居杭州。按中举时间,应宝时比杨崇庆早整整50年,官职更是天壤之别,然而今天来看,应宝时联在全国的名气却与千佛山联难以相比,除却天时地利等客观因素,“红尘机里客”“经文贝叶”不如“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通俗形象,也是重要原因。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然而一沾“阳春白雪”,又难免“曲高和寡”。
最后我想说一句,名利之心,人皆有之,如果适当,亦是追求进步、幸福的动力。有些人进庙烧香,叩神拜佛,只因心存邪欲,谋遂妄念,那就是该醒一醒的“名利客”“梦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