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山不崩兮话不休——重视文化教育的明代莱芜知县陈甘雨

舜网-济南日报

2024-11-24 07:34:47

  明代济南大文学家李攀龙曾有一首赞美莱芜知县陈甘雨的诗,题为《莱芜令陈母加恩》。诗的最后一句借用“釜中生鱼”的历史典故,把陈甘雨比作范丹。范丹为东汉名士,是中国历史上的廉吏典范,曾被任命为莱芜令。陈甘雨不但是一名廉洁勤政的父母官,更是一位高度重视文化教育的知县。

  莅莱之初,下车伊始,陈甘雨即“望羊祜之巅,吊史云之祠,陟安期之山,访孟止之亭,求季嗣之墓”(明嘉靖《莱芜县志·叙莱芜县志》)。三年中,他谨遵圣贤遗训,身体力行,教化士民,重视人才培养。在泰山及城南仙人山等地,他留下多处大字摩崖石刻,书法俊逸。他还第一次将莱芜的景观筛选出“八景”,并赋诗吟诵,诗文清雅。他在“政务丛集之余”,为莱芜留下了“一佳志”。他把自己的足迹深深地印在了莱芜这片土地上,时至今日,依然被人们所称道。

山不崩兮话不休——重视文化教育的明代莱芜知县陈甘雨

  李开先《莱芜县志序》。

  建立“季孟行祠”,以“教风化俗”

  莱芜虽地处偏僻,但人文底蕴深厚。“莱芜,古嬴也。鲁近孔子之居,嬴则孟子尝止于此。其流风余韵,至今犹可想见。”(明嘉靖《莱芜县志》。以下引文,除注明出处的,均出自嘉靖《莱芜县志》)春秋战国时期的三大圣人季札、孔子、孟子均在这里留下足迹。

  季札(前576—前485),春秋时期吴国贵族,政治家、外交家、文艺评论家。季札淡泊名利,有远见卓识,历任各诸侯国,遍交当世贤士大夫。季札带长子出使齐国,返回途中,在“嬴博之间”(今莱芜区口镇街道垂杨村)长子去世,遂依周礼葬于此地。孔子闻之,前来观看季札葬子之礼,因葬礼十分符合周礼,受到孔子的大加赞扬。此事载于《礼记》。据口镇街道港里村名碑载,该村因孔子观季札葬子之礼后在此讲礼而得名,原名讲礼村,后演义成港里村。港,音讲。

  《孟子·公孙丑下》记载:在齐国稷下学宫讲学的孟子,得知母亲去世,便赶回鲁国奔丧。孟子厚葬母亲后返回齐国。在走到嬴地时,他的学生充虞赶上了他。天色已晚,他们便在嬴地住下。充虞就孟子厚葬母亲的事请教孟子,孟子从孝的角度向他作出了解释。

  季札葬子、孔子观礼以及孟子止嬴论葬,均见于典籍,三位圣人的言行对莱芜风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是,“弘治、正德间,风渐偷谲,刚愎刁讼者往往有之”。于是,知县陈甘雨决定将县城东南八里的一座庙观改为贤祠“季孟行祠”,供奉季札和孟子,并立石碑两块,一为“使齐伤感碑”,一为“止嬴论谈碑”,分述季札葬子和孟子葬母之事,以崇礼教。季孟行祠建成,每年春秋两祭,此举对莱芜民风起到了积极的教化作用,以致出现了“民颇服化,刁风渐息;重崇信礼,而俗称长厚云”。

  建立“四豸史坊”,使“科第显扬”

  在陈甘雨莅莱的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明朝已经建立176年。其间,莱芜只有明永乐二年(1404年)高朗一人考中进士,而于明成化十年(1474年)考中的距陈甘雨最近的一位莱芜举人李聪,也已经有70年了。这种情况,不能不令陈甘雨感到莫大的遗憾。于是,他从明初以来莱芜因读书而取得功名者中,选出4人,为其建立坊表。因这4人都曾担任过监察御史,便名之为“四豸史坊”。豸史,在历史上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獬豸,作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能辨是非,遇恶人则以角触之,象征执法公正。因此,豸史引申为掌管刑法、执法、监察的官员。进士高朗原有“进士坊”,因年久朽坏,陈甘雨又在县前为其单立一匾,以表张扬。另外三人是:明永乐六年(1408年)举人李访、永乐十五年(1417年)岁贡董瑾、宣德四年(1429年)岁贡王冕。

  读书人寒窗苦读,取得功名,自然能光宗耀祖,流芳百世,但是,陈甘雨建立“四豸史坊”的目的不仅于此,更重要的是为莱芜的读书人树立榜样,“今将新修及遗址尚在者纪之,以发前哲之休光云”,以使莱芜“科第显扬”。

  也许是受到这种启发和影响,一年后的秋天,莱芜便有一个叫王守身的人考中了举人。消息传来,陈甘雨十分高兴,呼之为“鸣凤”,又于县前为其立坊一座,题为“鸣凤坊”,期望县学的莘莘学子都能学有所成。那年王守身赴省乡试前,陈甘雨已经开始组织编纂《莱芜县志》,志中单列“莱芜八景”,消息传来,他便把“矿山呈瑞”列为“八景”中的第一景并作诗一首:“拳石当空宝藏开,祥光缭绕结楼台。天机未肯寻常动,独有宾兴送兆来。”诗前有序:“(矿山)在县北二里,平坦不毛。时当大比,春夏间山气四冲,旋结有城市楼台之状。是岁应举者有捷。”这个“应举者”,就是王守身。同年,莱芜还出了个岁贡谷天禄。

  陈甘雨之后,至明崇祯末年(1644年)的100年间,莱芜共出现了10名进士、24位举人、57名岁贡(据清康熙《续修莱芜县志·人物志·科贡》)。这种“科第联翩”的局面,不能不说滥觞于陈甘雨。

  摩崖和诗作,秀丽山川中的艺术瑰宝

  “莱芜,峰峦崔嵬,河涧萦纡,山水之胜,方舆之一景概也。或仙风道气,于焉逍遥;或献瑞发祥,有所征验。”陈甘雨留下的数十处摩崖石刻和关于莱芜八景的诗文,为莱芜这片秀丽山川增加了无穷的艺术魅力,堪称莱芜大地上的艺术瑰宝。

  在莱芜的仙人山、凤凰山以及万福山上,陈甘雨留下多处榜书摩崖石刻,如仙人山的“第一山”“只此是山”“宫山一览”,凤凰山的“东鲁名洞”“高深绝处”,万福山的“过此者圣”“圣水岩”“群玉窝”等。其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陈甘雨还在泰山上留有“中流砥柱”的石刻。该石刻位于泰山红门景区罗汉崖南侧溪涧中,石体高约2.5米,宽约2.3米,长约4.2米,重120吨左右,“中流砥柱”四个大字气势磅礴,一侧书写着“莆田少渠陈甘雨书”,另一侧书有“明嘉靖丁未中秋日”字样。

  陈甘雨第一次将莱芜的景观筛选出“八景”,并各赋诗一首,诗文清雅。这“八景”及八景诗,除前面提到的“矿山呈瑞”外,分别是:

  汶水流西 又称汶水西流。汶水即大汶河,莱芜区段又称牟汶河。“汶水流西,在城南门外。发源于原山之阳,西南入济,因达于海。水皆东流,唯此流西,故纪其异。”诗曰:“银潢一脉自龙湫,涤荡长涵千古愁。只为朝宗寻禹穴,涓涓沿涧向西流。”

  宫山夕照 宫山,原名新甫山,因诸峰环抱,状似盛开的莲花,又名莲花山。相传汉武帝曾来此求仙,在山上修建行宫,故又名宫山。“(宫山)在县治南四十里,盘踞新、莱之界。汉武帝求仙驻跸于此。日夕,山影返照,堪入图画。”诗曰:“玉堂宝殿隔尘寰,万岁曾呼紫翠间。凤辇不来宫亦废,惟余斜日照高山。”

  凤岩仙踪 又称仙人遗迹。“凤岩仙踪,在县南二十里。状似凤凰,安期生尝修炼于此。”诗曰:“碧梧红日影斓斑,凤彩岩花绕石关。何代仙翁骑凤去,至今遗迹在人间。”

  深潭龙见“在县西北六十里。潭水源深。上有龙王祠,遇旱祈雨辄应,人多祀之。”相传天旱至此求雨,潭中龙即显灵,立时下雨。晴朗的秋天,在照壁山底,白天可仰见天空中的星星,故又称“龙潭星见(现)”。诗曰:“水容漠漠镜光寒,灵物蜿蜒碧处蟠。一自绕潭雷雨后,野人香火向清坛。”

  两洞云连 又称二洞云连。“一伏龙洞,在矿山中,深窍不可测;一蝙蝠洞,在仙人山阴,宏厂悬绝。两洞相去二十里。时或出云叆叇,南北相连。”诗曰:“南北岐头两洞天,祥云缥缈远相连。人间最有苍生渴,好作甘霖济八埏。”

  棋山柯烂“在县东五十里。建元间,有樵子采薪,见二人弈,其一授之药一丸,樵子咽之,遂在旁久观其弈,至斧柯朽烂。及归,无复时人。石盘、石子于今尚在。”棋山,初称“碁岩”,位于今钢城区里辛街道。诗曰:“流水行云世代殊,石棋山上有樵夫。至今传说樵柯烂,不识当年柯烂无。”

  龙峡雷鸣 又称“苍峡雷鸣”。“在县南十里。两山相夹,涧水冲响如雷。旁有石洞,可容数人。”诗曰:“两山对峙势崔嵬,一水中分石壁开。谁遣老龙行雨去,悬崖丹峡尚鸣雷。”

  嘉靖《莱芜县志》,一座永远的丰碑

  陈甘雨对莱芜最大的功绩,是他编纂的《莱芜县志》。

  陈甘雨之前,在宋代,有一个叫钟离修的也为莱芜编过县志,“莱志始于宋尉钟离修”(清康熙《新修莱芜县志·凡例》)。但经过元朝末年的连年战火,原莱芜大地上的黎民百姓百无存一,而文献典籍更是荡然无存。陈甘雨来到莱芜,作为主政一县的最高领导,上任之初,首先就要对全县历史有个大致了解,而这最重要的就是要浏览一下这个县的县志。可是,对于地方的人文故事,他“延父老不能谈,质文志而未昉。喟曰‘阙哉!’”召集诸老询问,诸老不知道;查阅典籍志书,典籍志书找不到。他那时就有了编写一部《莱芜县志》的想法。在陈甘雨离任的那年,即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正月十五日,志书终于完成,给他莅莱三年画上了一个无憾的句号。

  嘉靖《莱芜县志》共八卷,各卷沿用大序、小序的传统,大序为前言,小序为细目之序,各序叙述了其篇目内容设置的原因及意义,简明扼要。志书内容全面,资料翔实,文字洗练。书成,他拿给章丘的著名文学家、戏曲作家李开先看,并向其索序。李开先阅后,甚为惊异,说:“陈君青年博学,有规措之才、警敏之智,临政略无难色,而绰有能声。”称其“于政务丛集之余,能摭故实,采新闻,而为莱芜一佳志”,其内容“无一字之虚言,为千载之实录”,“今据其书,虽后千百载而此身如在当时”。

  增设铺舍,率众杀敌

  当然,除了文化教育上的这些功绩,作为知县的陈甘雨还增设铺舍,“我朝稽古定制,要冲之处,咸设马驿……莱亦僻邑也,难设马驿,其文檄飞报,使宾往来,惟赖铺兵以迎递之耳。”莱芜地处偏僻,没有“马驿”,只能设“铺舍”。莱芜原有10铺,而东北险要之地却未设立,或虽设而弃。陈甘雨到任的第二年,经考察,在县东北七十里的瓮口山,新设一铺,名瓮口铺。第二年,又在东北六十里重新建起和庄铺。由此,可以见出陈甘雨的眼光敏锐。在这两个地方设铺,无异于设置了一个安全哨所,开辟了一条信息通道。

  县治大厅琴堂之后,原有后堂,然而荒废已久,遗迹无存。到任之后,陈甘雨觉得“治无后堂,堂吏退无所”,多于行政不便,待将学校等建好以后,便着手兴修堂廓。建成之后,他联系自己为政一年多的经历,说:“予固乐兹堂之新,而又深感吾政之不尽兹堂也。”取“失调之瑟改弦,不善之治更化”之意,名其堂曰“改弦堂”,并亲作《建改弦堂记》一篇,刻石立碑,以示纪念。

  作为文人出身的一位知县,陈甘雨还曾带乡勇作战,并杀入敌穴,擒捉叛首,除灭贼寇,从侧面展现了一位忠肝义胆的知县形象。

  在莱芜期间,陈甘雨最小的儿子陈兆科不幸夭亡,他便将儿子葬在城南的仙人山上,并立“仙丘化鹤表”,撰写《述僧问解》《仙人堂仿瘗鹤故事瘗子兆科记》,寄托哀思。莱芜贡生杨善为此悲吟道:“封鹤此中真逸少,漫怜不是古焦丘。数行碑刻乾坤在,三尺佳城草木秋。衲子已成传故事,莱人无计借吾侯。吾侯思子民思父,山(一作“仙”,指仙人山)不崩兮话不休。”

  仙人山,位于莱芜城以南20余里,海拔509米,是莱芜的一座文化名山,因秦人安期生在此修炼成仙而得名。陈甘雨钟爱仙人山,而他的名字,也必定会像仙人山一样,永远矗立在莱芜大地上。

  离开莱芜以后,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至三十五年,陈甘雨曾任湖广行省德安府(治所在今湖北省孝感市所属的安陆市)知府。当时,明天顺元年(1457年)丁丑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南京礼部尚书的黎淳(1423-1492,谥文僖)的孙子黎民表,“辑其家遗稿,得若干篇”,编成《黎文僖公集》,共17卷12万余字。编成,可一直不能刊刻发行。辗转多年后,才由时任德安知府的陈甘雨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秋天主持刻成得以传世。《黎文僖公集》的刊行,不能不说是陈甘雨在文化上的又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