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蟠龙梆子剧团:以戏传廉 让清风正气更加充盈

舜网-济南日报

2025-02-25 08:22:43

蟠龙梆子剧团:以戏传廉 让清风正气更加充盈

  蟠龙梆子大舞台热闹非凡、廉洁文化影视创作基地弘扬正气、廉洁文艺作品润物无声……蟠龙梆子是济南市钢城区特有的戏曲形式,有300多年历史,2016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蟠龙梆子剧团充分发挥自身传统文化资源优势,一手抓剧团廉洁文化建设,一手抓廉洁文化精品剧目创作,让崇廉尚洁的清风正气更加充盈。

  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支援前线韩元刚,抗美援朝韩凤林,能打仗的上前线,留在后方的就支前!虽说剧团散了摊子,但是蟠龙梆子的老艺人说:‘弃剧救国大于天!’……”这朗朗上口的快书作品《百年向党同心筑梦》,讲述的便是蟠龙梆子剧团的百年发展历程。

  传承人韩元珍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48年在解放开封的战斗中,英勇牺牲。

  传承人韩祥民先后参加过津浦路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不幸牺牲。

  在革命年代,老一辈蟠龙梆子剧团艺人韩元珍、韩祥民、韩凤林等为了革命事业,义无反顾地投身战场,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歌。

  历经战乱和时代的变迁,剧团几经沉浮,最终在2002年由第六代传承人张佃山重组改革,并更名为蟠龙梆子剧团。重组后的剧团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不仅成功保护了这一古老剧种,还通过改革创新,创作了大量紧扣时代脉搏的优秀作品。

  新时代、新征程,蟠龙梆子剧团抓党建、促发展,倾力打造“红心向党 同心筑梦”党建品牌,以党建引领铸就团队灵魂,改变了剧团曾经一穷二白、人心涣散的局面,开发集影视、演艺、庆典为一体的乡村文化产业,实现了乡村剧团的转型嬗变。

  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蟠龙梆子剧团不断创新和发展。剧团不仅在传统戏曲表演上精益求精,还积极探索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演绎形式。同时,剧团还注重培养新一代戏曲人才,通过开设公益课堂、举办戏曲大赛等方式,广泛传播蟠龙梆子戏曲文化。这种在创新中传承与发展的做法,让蟠龙梆子剧团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更加璀璨的光芒。

  清廉建设走深走实

  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

  “我们深知,作为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在舞台上演绎悲欢离合,更要在台下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自身的言行影响社会风气。”蟠龙梆子剧团团长韩克说,剧团自成立以来,便将廉洁自律作为每位演员、工作人员的基本准则,制定了不允许任何人在任何地方拿群众东西、破坏群众任何财产,不允许任何人在不通过组织同意的情况下承接任何活动等廉洁自律“五不允许”。

  在不断深入各地的演出中,蟠龙梆子剧团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更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在北泉村拍摄期间,当剧团了解到村里果农正面临着苹果滞销的困难,这些果实如果腐烂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时,剧团上下迅速行动起来,践行了他们“团队在哪,阵地在哪,服务到哪”的坚定信念。

  面对果农们的无助与焦虑,蟠龙梆子剧团没有选择旁观,而是积极投身到帮助果农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中去。剧团团员们纷纷化身成为“带货官”,积极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在利用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平台发布苹果销售信息的同时,还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动员更多的爱心人士和机构参与到帮助销售苹果的行动中来,先后帮助村民销售滞销水果40余万斤,有效缓解了果农们的燃眉之急,挽回了大量的经济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段时间里,剧团团员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自律和敬业精神,没有一个人私自品尝或接受果农的苹果。他们的行为不仅赢得了果农们的深深感激,也进一步增进了剧团与当地群众之间的深厚友情。

  不仅如此,在北泉村拍摄的一年多时间里,蟠龙梆子剧团还筹资5万元帮助村里解决吃水问题;筹资2万元铺设石板路140米。看到剧团来了,村民们会主动给演职人员提上一壶开水,送来自家种的蔬菜。剧团坚守原则,拒绝民众赠礼,村民们为表达感激之情,为剧团送上锦旗。韩克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蟠龙梆子的廉洁自律‘五不允许’,是跟身边老百姓和谐相处的法宝,只有遵守纪律,老百姓才觉得我们靠谱,才会更加支持我们的拍摄工作。”

  蟠龙梆子剧团不断创新教育方式,从邀请纪检监察干部来团讲座,到组织全体成员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再到举办“廉洁从艺 以德立身”主题研讨会,让廉洁理念渗透到剧团的每一个角落,有效增强了大家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维护艺术纯洁性的决心。

蟠龙梆子剧团:以戏传廉 让清风正气更加充盈

剧团全景

  服务群众传递正能量

  “这是钢城区自己的‘剧团’,大家都爱看!”说起蟠龙梆子剧团,钢城区的老百姓可谓熟悉至极。

  一边守住根本,一边笃定“以群众为创作主体,服务百姓文化生活”的发展信条,多年来,蟠龙梆子剧团始终扎根基层,扑下身子深入农村、社区、学校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年演出百余场。

  三伏天顶烈日冒酷暑,数九天战风霜斗严寒,吃饭作息不规律,风餐露宿是常态,剧团年年坚持、岁岁如此。有时候也会碰到一些说不出的酸楚,委屈和不愉快都藏在心里,只把精彩的演出留给观众。

  在基层演出,要考虑的事情多。在偏远一点的农村演出,像舞台音响设备等搭建和调试就需要好几个小时。

  韩克回忆说,几年前,去辛庄街道的一个村子演出,设备刚调试好,便下起了雨,不一会儿,许多观众就散去了。

  有人问了一句:“就这么点观众了,还演不演了?”

  “演!就算只有1个观众,我们也演。不但要演,还要演好!”韩克毫不犹豫地说。

  那天,韩克清楚地记得,虽然台下观众不多,但掌声不断,大家用很大的力气鼓掌,表达对演员的感谢。

  “你为百姓送演出,百姓心里就有你。”韩克说,“基层演出多一分,百姓赞你多十分。百姓的口碑就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

蟠龙梆子剧团:以戏传廉 让清风正气更加充盈

  廉洁作品润物无声

  “山东李逵黑莽汉,坐堂断案寿张县,惩恶扬善伸正义,万民赞誉李青天。”日前,廉洁戏曲电影《李逵断案》在钢城区辛庄街道上映,吸引了众多干部群众前来观看。

  “蟠龙梆子唱得非常好,看得很过瘾。能在家门口看到精彩的剧目,既给生活添了乐趣,也让村子更加热闹。”村民王京芳开心地说。

  该影片由钢城区纪委监委联合蟠龙梆子剧团摄制,讲述了梁山好汉李逵路遇不平,为伸张正义,自任寿张县令,断明冤假错案、惩恶扬善,为救济灾民开仓放粮的故事。

  流传百年的蟠龙梆子,至今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大量的拥趸,通过蟠龙梆子现代戏曲、现代小戏等方式开展廉洁教育,能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近年来,蟠龙梆子剧团始终坚持将廉洁文化融入艺术创作之中,探索创新“廉洁+戏曲+电影”融合发展模式,打造了《吴来朝》《崖上人》《李逵断案》等廉洁戏曲电影,这些作品通过生动的情节、深刻的主题,让观众在欣赏戏曲艺术的同时,深刻感受到廉洁自律的重要性,有效传递了廉洁正能量。

  到目前为止,剧团陆续拍摄了34部“龙标”电影,在农村数字院线的放映量接近100万场,有的作品走出国门,获得国际大奖。地方小戏种走出了一条戏曲数字化、作品平民化、传播国际化的文化“两创”之路。

  剧团缘何发展得越来越好?韩克说:“我们坚持守正,守护传统戏曲文化的根和魂;我们不断创新,让老百姓感受经典与时代共振;我们始终以百折不挠的恒心和毅力,努力让创作有意义,产生更大的共鸣。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作更多廉洁文艺作品,把高质量、正能量的演出、活动带到百姓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