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3-09 09:17:52
改革开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国家赋予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战略使命下,作为山东省会城市,济南以“勇当排头兵、建设强省会”的担当,锚定全面深化改革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双轮驱动,持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过去一年,济南积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全面推进80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地;济南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029列,稳居全省第一;国际友好(合作)城市增至92个;全年签约落地项目671个、总投资3950亿元,彰显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的强劲动能。
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
破难题、激活力,济南将持续以“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姿态,在制度创新中破题攻坚,在扩大开放中链接全球,用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能
破要素梗阻 优营商生态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从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到营商环境的迭代升级,济南始终坚持用改革破解发展难题。
改革破解发展难题,首要在于以制度创新突破牵引全局改革。以民营经济为例,去年,按照“加强链接、填补真空”要求,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聚焦项目一线,进行机构重构、职责重塑、机制重建,实现了“精简后台、优化中台、强化前台”的改革目标,直接参与民营企业招商引资和民间投资工作。为更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济南重点围绕融资、用人、技术、市场拓展等企业反映的共性问题开展一系列工作,通过优化政策措施、加大要素供给、强化服务保障等多项举措协同发力,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赋能助力。例如,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通过创新贴息贴保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打通融资渠道等措施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民营企业,助力其降本增效。
务实的政策,彰显出济南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也引导企业凝聚起奋发有为的信心。2024年,全市民营市场主体达152.3万户,占全市市场主体的98.6%。
在济南市历城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大厅,来自西班牙的外籍教师Moriana完成跨境办税业务后,写下真挚感言:“我要感谢全体员工,他们友善且乐于助人!”这一细节正是济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济南税务系统创新打造“简事快办、新户帮办、繁事专办、难事特办”四办专区,根据纳税人业务办理诉求进行精准分流,实现专窗专办、即到即办。
济南市依托“泉惠企”平台,实现惠企政策事项发布、申报审核、资金兑付一体化运行,企业诉求按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到99.9%。比亚迪、弗迪电池等龙头企业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集聚,爱旭太阳能电池、超越装备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正推动济南加速蝶变成为各行业领域创新创业高地。
如何答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考题?
济南提出,围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将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完善主责主业管理,按照市场化原则稳步推进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济南将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因地制宜确定主导产业,努力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和引领区。深入推进市、区县两级零基预算改革,稳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市以下财政关系。扎实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
在民营经济方面,济南将突出抓好民间投资,建立全市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和民营企业投资机会清单,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争取更多优质项目纳入国家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探索“央企产业基金+地方产业基金”模式的更多创新应用,促进更多优质项目落地济南。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无论时代背景如何改变,唯有坚持以科学方法推动改革创新,方能积厚成势、致远破局,走出一条蹄疾步稳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扩大开放构建发展新格局
筑国际通道 强枢纽能级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报告从外贸、外资、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等多方面作出安排。
近年来,济南不断加快“走出去”的脚步,在2024新加坡山东周期间,签约5个重点项目,举办了“鹊华观澜会”新加坡专场活动、2024济南—中银新加坡重点企业恳谈会。去年,借助“对话山东—日本·山东产业合作交流会”“第三届韩国—山东省交流合作会议”等省级平台,签约3个项目,拓展资源20余个。
济南外贸企业总量达25708家。2024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324.3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5.44亿美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众多外贸企业的稳固基础成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今年,强省会建设战略体系再次优化升级,其中在定位方面明确“在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上打头阵”,释放出济南坚定扩大开放的决心。
稳外贸、稳外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济南将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创新贸易、投资、人员、要素跨境自由有序流动体制机制,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建强用好“侨梦苑”、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中德(济南)中小企业合作区等开放平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拓展与中亚、东欧等地区国家的经贸合作,提升中欧班列辐射能力。深化与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往来,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
从招大引强到内外联动,从制度创新到基建托底,济南正用开放破译发展密码。
系统推进释放改革红利
长远视野擘画强省会蓝图
改革与开放绝非孤立命题,济南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为方法论,统筹短期稳增长与长期调结构。
2024年,全市累计实施技改项目1399个,其中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395个;全年举办产销衔接活动85场,覆盖企业近4000家。省级以上产业集群总数达到37个,空天信息、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布局加速。
济南稳妥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2025年,计划推动工业园区循环化和节能降碳改造,新认定绿色工厂30家以上,大力建设“无废城市”,新增市级“无废工厂”10家,打造“无废社区”“无废学校”等50个以上,开展近零碳城市、园区、社区示范创建。同步完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推动融资平台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底线。
从全市投资促进服务“双百行动”精准对接项目需求,到构筑“天下泉城、人来无忧”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破解引才留才难题;从城市风貌品质管控提升行动让老城焕发新颜,到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提振消费丰富百姓生活……济南正通过一系列改革组合拳,把政策文件里的“白纸黑字”变成街头巷尾的温暖实景。
改革风劲,开放潮涌。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召唤愈发清晰:冲破体制坚冰要敢当开路先锋,激活创新引擎要做强发展磁场,对标世界坐标要勇立开放潮头。当弄潮儿向涛头立,必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航道,续写改革开放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