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逐“绿”而行向未来——读报告·看发展之生态文明篇

舜网-济南日报

2025-03-11 06:59:56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如今,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们对一座城市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

逐“绿”而行向未来——读报告·看发展之生态文明篇

  从能源到生态,从产业转型到全球合作……在逐“绿”而行中,如何处理好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济南有着自己的答案。

  生态修复

  守护绿水青山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济南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始终坚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致力于实现高质量的绿色发展,为泉城百姓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2024年,全市扎实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十大行动,全力抓好第三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省下达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全面完成,PM10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PM2.5浓度降至36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同比增加30天,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

  生态兴则文明兴。今年,济南将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有效防控生态环境安全风险,确保“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济南。不仅以“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为主线,深挖减排项目,实施重点行业深度治理,推进产业集群治污水平提升整治。此外,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重点河流“一断面一策”精准治理,清单化、责任化推动水质改善。

  与此同时,还将持续深化“林长制”,完成人工造林1.7万亩、中幼林抚育10万亩,加快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严格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实施钢城棋山、平阴鸡鸣山等水土流失保持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公里。

  生态文明建设既关乎城市发展,更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看得见绿水青山,听得到泉水叮咚,是这座千年古城的名片,更是这座城市给广大市民群众的生态宜居“答卷”。

  产业升级

  转型发展激活绿色动能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济南始终稳扎稳打。在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同时,济南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努力以数字化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先看一组数据:过去一年,济南完成工业投资项目超2000个。新增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个、先进制造业集群2个、数字产业集群3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个,11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例,斯凯孚济南生产基地以智能和清洁为发展方向,采用地热温控集中供给系统,搭建智慧能碳管理系统,通过提高工厂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持续推进零碳制造;山东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了集科研、生产、仓储、销售、品牌推广和孵化等于一体的全产业绿色生态示范基地。

  再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2024年比亚迪济南基地以突破36万辆的成绩,超额完成了全年整车产量超30万辆的承诺。今年计划比亚迪项目二期6月底前竣工投产,全年下线新能源乘用车50万辆以上。

  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今年将推动工业园区循环化和节能降碳改造,新认定绿色工厂30家以上。此外,大力建设“无废城市”,建成长清马山污泥焚烧处置中心一期工程,加快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步伐,新增市级“无废工厂”10家,打造“无废社区”“无废学校”等50个以上。

  一组组鲜活的数据,一个个具象的目标,是济南以“绿”为笔的生动写照。绿色动能加速集聚,济南全面绿色转型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

  绿色共享

  不断扩大合作“朋友圈”

  绿色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主要节点,济南正加快打造对外开放的门户。

  2024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大会暨中欧(济南)绿色低碳经济合作大会,为绿色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国际合作机遇,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开放水平;中新绿色科技研究院揭牌,进一步加强了与新加坡的合作,也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力量。

  以济南起步区为例,作为绿色发展的“未来之城”,济南起步区将持续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谋划和布局未来产业,打造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

  今年3月,由国家电投集团国氢科技自主研发制造的全球首台南极氢燃料电池发电设备在中国第5个南极站——秦岭科考站成功发出第一度电。在这一创举的背后,济南起步区元素随处可见,从产线投产到氢燃料电池重卡交付,再到推进氢能产业园建设,皆是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的济南实践。

  新时代的济南,将发挥自身优势“引进来”,积极作为“走出去”,夯实绿色基底,“碳”寻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开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逐“绿”而行,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今,绿色低碳已经成为新时代新济南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面向未来,济南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让绿色成为泉城的亮丽底色,美丽济南目标正一步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