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空天信息产业“圈”里济南名气大起来

大众日报

2025-03-17 07:18:30

空天信息产业“圈”里济南名气大起来

  在济南的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在线监控齐鲁卫星一号、四号在轨运行状态。

  低空经济试飞接连破冰;太空中有了更多“济南足迹”;就在近日,济钢获批卫星制造资质……在这场空天信息领域的角逐中,济南从“0”到“1”再迈向“N”的密码在哪儿?

  获批卫星制造资质

  济南能造卫星了

  近日,济钢获批卫星制造资质的消息在业内引起轰动,该项目填补了济南乃至山东省在该领域的空白。

  卫星制造是空天信息产业链的关键一环。”济钢防务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济南卫星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盛桂军介绍,卫星产业链主要包括卫星研制、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卫星运营等环节。卫星制造、总装是产业链前端,技术壁垒高、附加值高,是济南在空天信息产业领域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除此之外,进入2025年,济南在空天信息领域已传出多个好消息。1月13日,济南一次性发射了10颗卫星——山东未来导航科技有限公司“微厘空间低轨卫星系统”首批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比历年发射卫星数量的总和还要多。

  济南是国内第一个完成商业航天“通信、导航、遥感”三大领域布局的城市,还在星箭部组件智造、低空经济、信息应用等核心环节精准发力。2024年,太空中有了更多“济南足迹”。当年9月,济钢集团携手中国卫星科技集团,成功将AIRSAT星座01/02星(济钢1号/2号)送入预定轨道。这不仅是济南在空天领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更是在商业航天领域全面布局的重要一步。

  低空经济领域,济南也在破冰。今年1月17日,济南商河机场正式开航;1月25日,一架装载着外卖箱的无人机在千佛山景区缓缓落地,仅用了3分钟,这份外卖就从经十路一家餐饮店铺送达千佛山景区指定地点。

  “这两年,济南在空天信息产业‘圈’的名声越来越响了。”一位在济南从事低轨卫星研发的人士评价。去年首届空天信息技术大会,不仅吸引了来自全国近百家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及行业部门的1200余名空天信息领域专家学者齐聚济南,还发布了两项重要成果。“足以说明空天信息界对济南的重视和厚望。”该人士说。

  产学研协同发力

  发展后劲十足

  “经过几年的发展,济南已经具备较为完整的空天信息产业链,在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方面爆发出非常大的潜力。”济南智星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刘丽坤表示。

  济南和空天信息产业的“故事”始于2019年。

  “当年,曾被列入全国前十钢铁企业、年产钢在鼎盛时期达1200万吨的济钢关停主业,亟须引入新动能。”盛桂军说,空天信息产业给了转型一条“出路”。

  “在其他城市已经有了长足产业基础的情况下,济南从零起步,想抢占这个‘万亿蓝海’,产业单靠外地引进,肯定不能持续推进。”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吴学军表示,走“产、学、研”协同的战略,才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后续的强劲动能。

  从空天信息产业布局伊始,济南就决定筹划空天信息大学,目前根据有关人员透露,空天信息大学计划在今年正式招收本科生,未来将聚焦空天信息领域全链条人才培养。

  智星空间是陕西的一家空天信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该公司总部由陕西迁址到了济南高新区。“非常看好济南的科研氛围和人才优势,这里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商业航天的科研人才,为科研成果转化节约了成本。政府给予的重视和政策支持也给了我们不少信心。”刘丽坤表示。

  落址济南天桥区的中科卫星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济南土地、人力成本较低,适合卫星制造、数据中心等重资产环节布局。

  从平台入手,济南先后引进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等8家科研机构,获批国家高性能电磁窗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等87个创新平台。济南也成功获批空天信息山东省实验室。

  剑指星链、火箭制造

  济南“问天之路”越走越广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在技术、商业化和市场潜力等方面均已具备走向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未来有望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空天信息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答案是补齐产业链。例如,和济南同样走产学研协同发展路子的合肥,下一步将发展目标瞄准了科创平台打造和应用场景落地。

  据介绍,合肥将实施空天信息创新领航、低空+应用、卫星+应用、深空+资源利用四大工程,到2027年空天信息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推动建设5个以上空天信息产业园。

  济南则将继续发挥制造业优势,目标指向了“造火箭”。根据《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谋划,济南将培育火箭领域产业链、壮大航空制造产业链。到2027年,形成年产40套火箭发动机能力;形成年产24发固体火箭、10发液体火箭配套能力。

  同时,济南将建强卫星领域产业链、卫星领域本地配套率达50%以上。打造星箭智造、航空器制造、空天应用等特色产业集群,以济南高新区、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为核心,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

  在低空领域,济南则明确到2027年,将建成300处各类起降设施;开通100条以上低空航线,商业飞行取得突破性进展等。

  仰望天空,济南的“问天之路”越走越广,机遇无限,这机遇远在深空、高空,也在近空、低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