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一辈子做好人,一辈子跟党走——记72岁的“雷锋式”好人王俊和

舜网-济南日报

2025-03-18 07:41:36

一辈子做好人,一辈子跟党走——记72岁的“雷锋式”好人王俊和

  只上了三年学的王俊和,在一笔一画写入党申请书。

  在位于济南高新区的山东蓝盾招标代理有限公司,有一位普通的老员工——王俊和,72岁的他自年轻时就以雷锋为榜样,勤勉敬业、乐于助人;退休后依然坚持发挥余热、热心为大家服务,成为身边人的好榜样。

  “对牛羊的爱护,就是爱集体、爱劳动、爱社员”

  王俊和出生在济南市历下区草山岭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家里穷,王俊和不得已早早辍学,拿起鞭子给生产队放牛放羊。但即便是放牛放羊,王俊和也十分上心。

  1965年的一个夏天,王俊和刚把牛羊赶到山上,忽然天空响起几声闷雷,不一会儿就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受了惊的牛羊在电闪雷鸣中四处狂窜,发出凄厉叫声。王俊和拼命地追赶已跑远的牛羊,小腿被山上的怪石划出了道道血口,他也全然不顾。一个多小时后,王俊和终于一只不少地将牛羊收拢到一片安全的开阔地带。可回家后,他却因长时间被雨水浇淋,连续发了三天高烧。

  王俊和放牧5年多,牛羊膘肥体壮,无一丢失,极少病亡。渐渐地,他也有了自己的“放牧经”——夏季草植茂盛,他就每天割上几筐,晒干后作冬季饲料。几年下来,他为生产队节省了500多元饲料费用,被社员们称赞不已。对于这段记忆,王俊和说:“那时我觉得对牛羊的爱护,就是爱集体、爱劳动、爱社员,所以我一定要把队里安排的活干好。”

  “我沾了改革开放的光”

  1981年,王俊和在经十路以北的路边盖了5间平房,弄了6张餐桌,开起了饭店。由于经营管理有方,王俊和在第二年就赚到了2万多元。彼时,万元户在当地寥寥无几,王俊和成了大伙眼中的富豪。但自己富了的王俊和,从来没有忘记乡亲们。

  “我沾了改革开放的光。”王俊和说,有钱就得承担责任、服务大众、贡献社会。

  村里的彭士富,比王俊和大3岁,姊妹8个,家里日子过得艰难。王俊和就把自己开饭店的路子介绍给他,还帮他开起小吃部。后来,店面扩大,彭士富也成了村里的万元户。再后来,彭士富在城里买了房,全家搬到市里。

  卢勇、李茂林、李茂昌、彭连太,过去都是村里的贫困户。王俊和帮他们在自己饭店旁边一一开起饭店。从选材、进料、炒菜,到经营和管理,王俊和都手把手地教,甚至把祖传的鲁菜“秘方”也毫无保留地传给大家。渐渐地,草山岭村饭店火起来了,成为经十路一带餐饮聚集区。

  到1983年,仅300多户的草山岭村,在王俊和夫妇的带动下,开起30多家饭店,村民步入了发家致富快车道。1984年,东郊区、姚家镇为表彰王俊和夫妇在率民致富中的突出贡献,特授予王俊和“劳动模范”“致富带头人”称号。王俊和的妻子傅淑娥,也被评为区、镇“三八红旗手”。

  “雷锋做的这些,我也能做!”

  1963年,雷锋——一位普通解放军战士的名字响彻全国。当时,已经辍学放牧的王俊和也深受雷锋事迹的教育。他想:雷锋也是个穷出身的山里娃,但他一心向着党和国家、向着人民,时时处处做好人、做好事,成为受人尊敬的人,“雷锋做的这些,我也能做!”

  像雷锋那样刚正不阿,爱憎分明。王俊和当看坡员10年,对抓获的小偷从不手软。但当得知有位妇女偷掰队里5个玉米棒子,是为给病中的公公熬粥,王俊和心酸得掉下眼泪,赶忙从自家拿了干粮送给那位妇女。

  像雷锋那样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王俊和摆摊卖过猪头肉。那时,王俊和挣不了几个钱,但对村里缺钱少粮的老年人、“五保”户、军烈属,他从来都是给予最大的优惠。“五保”户王修政无儿无女,连续几个冬天,都是王俊和给他买棉衣;邻居王恩儿女都在外地,70多岁生活不便,家里接电线、修门窗、盘炉子等活基本由王俊和承包了。

  像雷锋那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2002年,开发区金桥派出所从辖区每个村选调1名辅警,要求政治可靠、思想过硬、体格健壮、责任心强。大伙一致推举了王俊和。“既然乡亲们信赖我,我更要像雷锋那样,党叫我干啥就干啥。”王俊和在49岁那年义无反顾地扛起了辖区治安巡逻的责任。

  一个深夜,在开发区清洗厂执勤的王俊和看到路边有个人影晃动。他敏感地走近查看,发现是一位身着保安服的年轻人,约莫20来岁。看他神色可疑,王俊和便开始盘问。正当盘问之际,王俊和一眼就瞅到了不远处有3台发动机,一想不对,于是迅速控制住这名保安。后来通过连夜审讯,查实这名保安监守自盗,此前已偷走了20多台发动机(价值几十万元)。王俊和破获了一起盗窃国家财产的大案。

  在辅警岗位上,王俊和一干就是6年。从49岁到55岁,常年和犯罪分子打交道,整天接触刀枪凶器,他的身上留下了多处伤痕。

  有次在贤文钢铁市场里巡逻,为追赶一小偷,王俊和的脸被砸破了,脚也扭伤了,但他没有停止追击,终在路人的帮助下抓到这个小偷。而他却因受伤住院一个多月。

  有一年元宵节,一群村民在街道上观赏烟花。为阻止一位村民去查看没有及时炸响的烟花,王俊和一把推开村民,自己却被突然炸响的烟花炸伤了脸部和头部。

  2008年,因为超龄,王俊和不得不离开工作了6年的辅警岗位。为感谢他为一方平安作出的贡献,金桥派出所为他举行了欢送仪式。

  “像个陀螺一样在岗位上转个不停”

  2020年,时年67岁的王俊和在朋友的介绍下,被山东蓝盾招标代理有限公司聘为“保管员”。这个年纪还要出来工作,只是因为他闲不住。像他说的:“小车不倒只管推,只要还能动,我就要为社会发挥一点余热。”

  来到公司之后,王俊和把保管员的活儿干了,把不是保管员的活也干了。“老王比年轻员工更自觉,每天上班来得最早,而且一来就找事干。打扫卫生、整理资料、收拾库房、擦拭车辆;下班提醒大家关门窗、关灯和关水龙头……他像个陀螺一样在岗位上转个不停。”公司董事长邵文静对王俊和赞不绝口:“老王说事拉理头头是道,像夫妻闹矛盾了、同事之间产生误会了、年轻人失恋了,只要老王出面做做思想工作,很快就会春风化雨。”

  就在今年春节前,王俊和做出了一个令身边人惊讶的事——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王俊和说,因为自己读书不多、文化不够,虽然一直有入党的心愿,但几十年来从没敢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30岁之前,自己偷偷写过,但每次写不了几行,很短,还有错字、别字,甚至还有字不会写,怕人笑话,就搁下了。”在人生的晚年,王俊和终于鼓起这份勇气:“我都这个年纪了,没有别的想法,一辈子就想最后能成为党的人。但是如果组织不能接受我的申请,我也不会有任何气馁,会把这个心愿化作继续奋斗奉献的动力。”

  矢志不渝做好人、跟党走,一颗执着向党的红心、一份学雷锋做雷锋的向善热情,绘就了一个平凡又非凡的来自普通人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