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一个建议”如何折射“良性共治”:“烟盒建议入法条”激起大众共鸣背后

舜网-济南日报

2025-03-19 07:38:08

“一个建议”如何折射“良性共治”:“烟盒建议入法条”激起大众共鸣背后

  近日,光明网报道,82岁湖南省湘乡市老人陈俊清在烟盒纸上写下120字的立法建议,被地方立法机关采纳,最终写入了地方性法规,引发热议。在济南,这些“接地气儿”的发声得到了怎样的回应?记者在走访中找到了答案。

“一个建议”如何折射“良性共治”:“烟盒建议入法条”激起大众共鸣背后

  乡村振兴

  高三学生眼中的“乡村革新”

  “我们县没有太多工厂,大多是一望无际的田地。随着2024年县里有了高铁,我们的经济状况逐渐有了好转。希望企业家多考察我们县,给我们更多机会,改善县貌村貌。”这是来自济南市商河县白桥镇新小李村的高三学生梁文馨的心声。

  梁文馨在中国政府网留言,就《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为家乡发展建言,提出合村并镇、建设生态公园和标志性建筑、发展农作物产业链等想法。梁文馨认为,商河县作为济南市的农业大县,通过整合资源,集中发展,才能有效提升乡村的整体面貌和经济水平。

  记者了解到,收到留言后,相关部门快速行动,商河县白桥镇政府对梁文馨的建议非常关注,将建设生态公园和标志性建筑的建议纳入多部门联动的讨论范围。

  梁文馨的建议不仅体现了年轻一代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他们对乡村振兴的深刻思考。

“一个建议”如何折射“良性共治”:“烟盒建议入法条”激起大众共鸣背后

“一个建议”如何折射“良性共治”:“烟盒建议入法条”激起大众共鸣背后

  交通出行

  “晚7到早7”的“百姓有理百姓说”

  老旧小区停车难、机动车违停多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焦点,有关交通出行领域的建议备受职能部门的关注。

  3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历下区棋盘街,热线市民张先生说,“这条街的‘晚7点到早7点’的人性化管理,最能体现‘百姓有理百姓说’。”

  记者了解到,此前,不少市民反映“历下区棋盘街马道口街周边小区建得早,没有规划停车位,车停路边担心违停罚款”“能否合理规划停车时间”。

  对此,相关部门反馈,棋盘小区这类开放式老旧小区停车难是普遍问题,受历史规划局限,棋盘小区内涉及多条市政道路,新增停车位的难度较大。考虑到多方因素,部门无法直接满足市民在路边规划车位的诉求,但考虑到居民真实的出行需求,部门积极与社区、交警部门协商,根据群众差异化的出行需求展开人性化监管——晚7点到早7点,佛山街、棋盘街两侧停车不贴罚单。同时,为居民争取停车福利,与周边的银座商城地下停车场和东舍坊东居停车场达成合作,满足居民日常停车需求。

“一个建议”如何折射“良性共治”:“烟盒建议入法条”激起大众共鸣背后

“一个建议”如何折射“良性共治”:“烟盒建议入法条”激起大众共鸣背后

  文化旅游

  晨练大咖话说千佛山“新颜”

  “丰富千佛山景区的游客体验,增强文化传播效果。”经常到千佛山晨练的张女士说,她通过一条建议的落地执行,感受到济南文旅服务的日新月异。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对景区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尤其是在信息获取和文化体验方面。

  千佛山景区作为济南的标志性景区,吸引游客、提升游客体验、增强文化传播效果,成为景区管理的重要课题。面对市民对文旅服务的建议,工作人员耐心解释:“为提升游客体验,景区打造电子语音讲解系统,覆盖37个景点。同时,游客服务中心为大家免费提供宣传彩页。”

  记者了解到,千佛山景区在提升游客体验方面做了不少努力。除电子语音讲解系统,景区还定期举办了文化讲座、传统节日活动等,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一个建议”如何折射“良性共治”:“烟盒建议入法条”激起大众共鸣背后
“一个建议”如何折射“良性共治”:“烟盒建议入法条”激起大众共鸣背后

  民生服务

  基层“智囊团”的“高分”解答

  榆山街道辖区居民建议将小区物业、居民自治有机结合,尝试解决民生问题的好方法。

  对此类建议,榆山街道创新推出的“三色提升工程”给出“高分”解答。榆山街道锦东社区通过“三色提升工程”开展了红色物业、蓝盾工程、绿色通道等项目,汇集“三色”力量,破解群众的多个难题。

  比如,针对鲁中康桥小区消防通道经常被占用的问题,由“三色”力量汇集,发挥关键作用。香格里物业疏堵结合、主动让利,与房地产开发公司多次对接,确定“租售并举”方案,开展购买车位赠送物业费的促销活动,保障管理、巡查到位。如此一来,小区停车位的利用率提高了,停车秩序明显改善。

“一个建议”如何折射“良性共治”:“烟盒建议入法条”激起大众共鸣背后

  记者手记

  “烟盒”虽小 “智慧”很大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年代,有更多类似于“烟盒建议”的发声。

  曾几何时,建章立制在大众眼中是专业、严肃甚至“遥远”的事。但82岁老人陈俊清的“120字烟盒建议”被地方立法机关采纳并写入地方性法规的新闻,打破了这一固有认知。一张皱巴巴的烟盒纸,是“人人皆可参与”的生动见证,也勾勒出百姓参与国家治理的质朴心愿。

  从青年学生建言献策到各方合力破解社会治理难题,从文化旅游到民生服务,民主的力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断彰显。就像高三学生梁文馨心系家乡发展,为商河县乡村振兴出谋划策,体现出年轻一代对家乡建设的热情与担当;市民们积极反映停车难、景区服务、小区物业服务等问题,相关部门认真对待、积极解决,展现出良性共治的良好局面。

  人大代表联络站、“立法直通车”、线上平台、基层联系点……在济南,“民生之问”顺利抵达治理者耳中的渠道越来越多,就像一条条纽带,把民众和社会治理紧密相连,让民主共治成为生活日常。充分汲取民众心声的“小烟盒大智慧”,能够更好地守护百姓权益,助力更多实际问题被看见、被解决。“烟盒建议”的成功,是对每一位关注社会发展者的激励。

“一个建议”如何折射“良性共治”:“烟盒建议入法条”激起大众共鸣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