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3-20 08:50:39
走进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车辆往来如梭,在厂区内排起了钢铁长龙,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将一袋袋钢球装车,准备发往全球各大矿山。
“年后开工以来,我们的订单非常充足,已经排到了4月底。”伊莱特第五支部书记韩增强的话语中满是自豪,“在这热火朝天的生产中,我们的党员坚守岗位,奋勇争先,表现尤为出色。”
这充满活力与干劲的场景,发生在伊莱特的“红色车间”——耐磨介质事业部。在这里,每一个身影都忙碌而坚定,每一道工序都高效而有序。这背后好像有一股无形却强大的力量,源源不断地为生产注入动力。
再穷不能穷思想
看到这一幕,不禁让人好奇,这股力量究竟源自何处?
“这实际上就是我们伊莱特的‘正能量’。一个工厂,一个团队,如果没有正能量,再好的战略布局、风口机遇都无济于事。”伊莱特党委书记、董事长牛余刚笑着解答,“以前有句老话叫人穷地不长,这里的穷,指的就是穷思想,怨天尤人,害怕吃苦。所以,我在工厂里一直强调再穷都不能穷思想。”
那么怎样建设正能量,让思想富足起来呢?
伊莱特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抓党建。作为一家具有“红色基因”的企业,自诞生之日起,伊莱特就把党建工作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始终贯彻“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
现在伊莱特党委有7个党支部,有130余名优秀员工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中80%活跃在技术、管理、生产、市场等重要岗位,20%进入管理层,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经过多年的耕耘,“党建引领”的理念已经融入伊莱特生产经营、人才培养、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各方面,成为企业不断前进的核心力量。伊莱特也先后获得“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济南市出彩型好团队”等多项荣誉。
合资企业抓党建
伊莱特是一家中国、西班牙合资企业,在不少人眼中,合资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外方股东能理解和支持吗?
在2006年,伊莱特刚开始合资时,西班牙合作伙伴派来了一名常驻代表——麦克·叶利根。他到任不久,便找到牛余刚,疑惑地问:“为什么工厂有些会议不叫我参加?”经过询问得知,他指的是党员会。牛余刚给麦克出了个主意,让他去先看看车间哪些工人效率最高,哪些人只要加班就都在。
不久后麦克找到牛余刚说:“我发现了,你们那些不叫我的会,参加的人都是车间里工作最棒、加班最多的,这是怎么回事?”这时候,牛余刚才给麦克耐心解释了什么是党员会,什么是共产党员。告诉他在中国,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加入中国共产党。
初来乍到的麦克开始慢慢理解了,原来党建工作与工厂管理并不冲突,党建也是围绕企业发展进行的。到后来,麦克甚至帮忙做起了与西班牙投资方的沟通工作。
最开始,西班牙股东对企业为何要成立党组织也不理解,既有疑惑,也有好奇。直到2011年,伊莱特投资3.5亿元建设三分厂的时候,广大党员的“红色魅力”才彻底征服了他们。
原来项目启动之初,西方团队基于项目规模判断,认为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完成建设。但事实上,中国团队仅仅用了1年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建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伊莱特党组织提出的“党旗插在工地上,支部建在项目上”。
党员们在各种急难险重工作中身先士卒,一马当先,这种拼搏忘我的精神彻底感染了西班牙股东。就这样,他们都知道伊莱特有一支很精干的党员队伍,渐渐地对伊莱特的党建工作越来越支持,对党组织和党员也越来越敬佩。
“伊”颗红心永向党
走进伊莱特“伊心向党锻造未来”党建融合展厅,那满眼的红色令人眼前一亮。鲜艳的党旗、庄严的党徽、丰富精彩的展板、干净整洁的场地……这座投资1000余万元、占地1600平方米的展厅,不仅是员工学习党建知识、增强党性修养的重要阵地,还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党建和非公企业党建的示范基地。
在这里,每天都要接待好几批前来参观学习的团队,还能经常见到伊莱特的党员举行主题党日、集体宣誓、党员学习和谈心谈话等活动。每逢伊莱特重大项目、重要决策等关键活动节点,伊莱特党委还会召集广大党员共同聚集在此商讨议事。
“‘伊心向党’谐音‘一心向党’,‘伊’指的是伊莱特,代表了我们全体伊莱特人对党坚定不移的忠诚与热爱。而‘锻造未来’既直观体现出伊莱特的锻造行业属性,又作为标语承载了企业对未来发展的坚定决心。”牛余刚介绍说,“前段时间,我们的‘伊心向党 锻造未来’党建品牌,还获得了济南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二类优秀工作品牌。”
这么多年,企业一路走来,党建这座红色灯塔,始终指引着伊莱特不断向前,不惧风雨。站在新的起点上,伊莱特将继续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进一步开拓非公党建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生力军的作用,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不断迈上新台阶,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济南报业全媒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