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济南微信公号
2025-03-22 07:30:14
01
全球首次!
从北京到南非,实现跨越12900公里的全球化量子保密通信。
成功完成这一重要任务的是“济南一号”微纳量子卫星。
这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济南一号”微纳量子卫星与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在单次卫星通过期间实现多达100万比特的安全密钥共享,并在中非之间12900多公里的距离上建立量子密钥,完成对图像数据“一次一密”加密和传输。
“济南一号”由合肥国家实验室牵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等单位合作研制,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负责组织地面应用系统研制。2022年7月27日发射入轨。
这是国际首颗量子微纳卫星,也是济南卫星的高光时刻。
02
济南不仅有以城市命名的卫星,将来还有自己的卫星制造基地,实现真正的卫星济南造。
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核准批复济钢集团卫星制造项目。
本次核准的卫星总装基地项目由济钢集团旗下济南卫星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
基地位于济南市高新区算谷产业园,总占地75亩,规划三年后产能可达年产500公斤级卫星100颗。
其中一期主要用于卫星制造产线建设,二期主要用于卫星产业链上下游配套。
一期预计2025年5月左右建成,占地42.3亩,投资4.5亿元,包含1栋8480平方米研发车间和1栋16848平方米卫星AIT厂房。
基地完全建成后,拥有力学试验、EMC试验、热试验、磁测试等全系列环境试验能力,可为整星和部组件提供实验环境;拥有独立检测能力,可自主对单机和分系统进行检测与验收、卫星控制、卫星测量、卫星数据采集及处理等工作。
到时,基地可提供整星AIT服务、整星制造服务、在轨交付服务以及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卫星应用等服务,也可提供商业卫星定制服务。
这一项目填补了济南市乃至山东省空白。
03
济钢集团现在是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链主”企业。
就在几年前,济钢还在为关停钢铁产业而“苦恼”。
济钢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第一批地方骨干钢铁企业。
依靠钢铁生意,曾多年稳居中国企业500强。
关停钢铁产线后,济钢开启了二次创业的转型之路。
“没有主业,就把副业做成主业;不炼钢,就‘修炼’延伸产业。”济钢集团董事长苗刚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
如今,济钢集团构建起以空天信息、高端装备及新材料制造、产业服务为支撑的产业体系。
2022年以来,济钢已经连续3年“重回”中国企业500强。
在空天领域,济钢正在构建航空航天关键器部件制造、卫星制造、卫星数据应用等产业集群。
去年10月,济钢与中科卫星合作研制的“济钢一号”“济钢二号”两颗卫星成功发射,成为济钢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目前,围绕传回的遥感数据,正在形成方案加快推广应用。
04
济钢在空天信息领域的崛起,也记录着济南空天信息产业的发展路径。
2019年之前,济南的空天信息产业几乎为零。
当年4月,山东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署了《山东省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推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合作协议》。
以此为契机,济南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紧密合作,共同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空天信息产业链。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组建仅5个月后,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在济南注册成立,济南成为了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的学术高地、科创中心、产业基地。
2021年,济南提出筹建空天信息大学。
根据规划,空天信息大学先期筹建电子信息、电子与集成电路、遥感科学与技术、导航与物联网、光子学与光学工程、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等6个学院。未来将聚焦空天信息领域全链条人才培养。
根据建设进度,一批次工程力争今年9月全面竣工验收,二批次工程12月基本完工,2025年,空天信息大学将全面建设完成。
目前,济南已经引进了8家空天信息领域的科研机构,建设了空天信息山东实验室等154个创新平台,拥有83家空天信息产业重点企业。
瞄准空天发力,济南布局项目、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期待济南的空天信息产业早日“一飞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