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4-02 09:04:12
资料图
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备受社会关注。连日来,济南市政协围绕“加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及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组织政协委员、教育专家、相关单位负责人、家长及学生代表等走访全市多所学校、体育健身场所和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做法,提出意见建议,助力推动我市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珍惜一切运动的时间,已成为全校学生的共识。”在历城二中(唐冶校区),学校相关负责人向调研组介绍。
日前,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到,将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商量”调研组还发现,不少学校正在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槐荫区培新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耿镇介绍,学校自2017年建校以来,坚持特色强校,致力于“文武双全”的武术课程体系建设,分年级开展武术教学、成立武术队,实现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提升。
近年来,在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攀升的背景下,济南市不少学校以及心理健康机构逐渐探索出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化预防”胜于“碎片化课程”是调研组的共识。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于天贵提到,“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规范治疗。”
山东心理学会会员、山东护理职业学院特聘教授王粤馨建议,可以开发标准化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开设一些艺术疗愈社团,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园的生活场景,引入一些音乐疗愈戏剧疗愈等新型载体。
增强体育锻炼和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是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更是提高儿童青少年、促进全生命周期身心健康的重要内涵。
“应当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链条医教协同模式。”济南市政协常委、市医保局局长阮师漫建议,加快配齐配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不断提升其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判断能力和心理辅导的专业化水平。
“建议家校社协同打造一个支持性的生态系统。”济南市政协委员、济南第一中学高级教师丁长缨认为,家校社协同不是简单的责任分摊,而是资源的整合、角色的互补。
济南市政协委员,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院长陈功香建议,织牢织密社区的社会服务网络,打造一站式的心理防护平台。同时,由政府主导在各区县建设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打造集测评、咨询、治疗、康复于一体的服务综合体,提升服务的可及性与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