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梨花风起正清明 青松翠柏映丹心 济南市开展红色教育、文明祭扫活动

舜网-济南日报

2025-04-04 11:00:27

梨花风起正清明 青松翠柏映丹心 济南市开展红色教育、文明祭扫活动

  杨柳依依道春意,又是一年清明时。连日来,我市以“红色教育铸魂、传统文化润心、文明祭扫护绿”为主线开展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祭奠英烈、慎终追远中弘扬传统文化,增进爱国情感,着力以清明节活动为契机,掀起爱国爱乡、文明祭祀、移风易俗的新风尚。

  赓续英烈精神 厚植家国情怀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春日的济南革命烈士陵园,苍松翠柏挺立,气氛庄严肃穆。烈士纪念碑巍然,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庄严肃立。“三鞠躬时脱帽致意,双手敬献鲜花,这些细节让仪式的庄重感油然而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仿佛完成了与历史的对话。”前来祭扫的市民络绎不绝,墓园里却只听得松柏沙沙。

  清明节期间,“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3月29日至4月5日,济南革命烈士陵园通过预约讲解、全景画馆开放、宣誓仪式组织等一站式服务,为祭扫团队提供规范化、仪式化的缅怀空间。英雄广场、烈士墓区、革命烈士纪念塔3处祭扫点位均配备花篮、音响设备,并安排专人引导仪式流程,为这场红色教育增添了庄重的仪式感。

  入党誓词见证初心不改,王尽美、邓恩铭雕像前鲜花簇簇,红色主题宣讲接连不断,美铭广场寄语展板上写满了市民对革命先烈的深深敬意……4月1日至4日,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举办“缅怀革命英烈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吸引了不少市直部门、企业单位和学校前来。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一件件穿越时空的文物、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往事,都在诉说着和平的珍贵,大家纷纷表示:“我们不会忘记英雄,祖国也不会忘记英雄。”

  对英烈的祭扫纪念活动,是缅怀英烈、崇尚英烈、捍卫英烈、学习英烈的重要方式,更是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实际举措。

  自2021年起,我市创新开展“为无名烈士寻亲”行动,利用DNA鉴定技术为126名无名烈士找到亲人。今年清明前夕,寻亲小组第12次出征,赴烟台海阳、栖霞等地探访,通过比对685份DNA样本,让“无名烈士”重归“有名英雄”。这一全国首创的举措不仅慰藉了烈士家属的思念,更让红色基因在血脉相连中赓续传承。

  据悉,全市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还通过网上祭扫、云祭扫、代为祭扫、慰问烈士亲属等方式,扎实做好清明期间烈士祭扫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崇英烈的浓厚氛围。

  播撒“红色种子”培育时代新人

  清明节,是慎终追远、缅怀先辈、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也是赓续红色血脉、弘扬时代新风的文明载体。

  济南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一座英雄城市,也是红色资源的荟萃之地。  我市充分运用红色资源这一“活教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让青少年在红色实践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清明节前夕,济南旅游学校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城市漫步·跟我阅读红色济南”活动。在美铭广场了解革命先驱的英勇事迹、在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观看珍贵的历史文物与详实的史料、在“五三”纪念广场聆听“五三惨案”的悲痛过往、在解放阁感悟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漫步城市间,“红色种子”已然在心中拔节生长。

  清明节期间,莱芜区陈毅中学组织师生到莱芜战役纪念馆开展“烈士陵园祭扫”活动。同时,将全区各红色教育基地纳入爱国主义缅怀活动场所,各班级自由开展“打卡红色地标”活动。“触摸弹孔墙、聆听战地广播剧,这样的红色教育比课本更震撼人心。”学生们纷纷为这样生动的红色实践课堂点赞。

  甸柳第一小学组织师生开展了“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主题活动,同学们通过学习英雄事迹、寻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作清明书画作品等形式向英雄致敬,在他们笔下,英雄的故事不再是干枯的文字,而是变成了鲜活的榜样。

  在历下区建筑新村街道绿景嘉园社区,孩子们听老党员讲述“过去的故事”。老党员的声音苍老,但目光如炬;孩子们面孔稚气未脱,但内心坚定。在这场薪火相传的对话中,一批批时代新人逐渐成长起来。

  据悉,面向未成年人,我市启动了“弘扬英烈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线上,依托“文明济南”“济南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号开展“云祭扫”“红色家书诵读”活动;线下,各学校组织“重走长征路”研学实践,莱芜战役纪念馆、大峰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场馆更是推出了针对青少年的沉浸式党史课。

  绿色低碳先行 文明祭扫成风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不只是一个节气,更是文明的符号。近年来,我市在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绿色低碳祭扫方面施行了一些新举措,在文明祭扫方面掀起一股时代新风。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章丘区“文明实践大篷车”早早开进了社区,推广“鲜花换纸钱”服务,南陵园公墓免费发放鲜花倡导文明祭扫。官庄街道台头村志愿服务队在“歇歇脚”文明驿站开展了以“绿色清明 文明祭扫”为主题的宣讲活动。正在驿站休息的张女士表示,买一束花、种一棵树,甚至从网上进行祭扫也一样能表达对先人的思念。

  市殡仪馆、市第二殡仪馆、玉函山公墓、蟠龙山公墓组织开展了“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时光信箱”“家庭追思”等活动,殡葬新风让清明节更加“清洁明净”。

  如今,科技赋能的祭扫场景也成了一种新风尚。“云追思·济南祭扫平台”为群众提供网上祭扫服务,并积极倡议广大城乡居民朋友通过网络祭祀等方式遥寄哀思、缅怀先人。

  当青松翠柏间响起红色家书的诵读声,当梨花风起时吹来文明祭扫的新意,传承与扬弃,必定让清明节成为“传承红色血脉、培树文明新风”的精神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