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融媒·见证丨成立全资企业,助推社区发展和服务能力“双提升”——“强社超市”开业啦!

舜网-济南日报

2025-04-08 07:20:31


  融媒·见证丨成立全资企业,助推社区发展和服务能力“双提升”——“强社超市”开业啦!

融媒·见证丨成立全资企业,助推社区发展和服务能力“双提升”——“强社超市”开业啦!

社区工作人员在超市帮忙补货。

融媒·见证丨成立全资企业,助推社区发展和服务能力“双提升”——“强社超市”开业啦!

社区成立公司实现“自我造血”。

  ●拍摄时间:4月7日

  ●拍摄地点:崮云湖街道长清湖第一社区

  ●拍摄内容:社区培育社会企业并实体运营社区开超市运营情况“超乎预期”

  “快看,这里有把‘玩具枪’!”“那我再送你一个‘手雷’!”

  紧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强社超市里,从不缺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记者采访时,正有几个孩子在货架上挑选玩具。超市面积不大,几个货架摆得满满当当,墙角、高处也被利用起来,整齐码放着各类货品,它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卖部。记者看到,超市里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的是零食、文具和玩具,卫生纸、洗衣液等生活用品也是一应俱全。

  在强社超市营业前,这条路上没有类似的商店,因此超市格外受欢迎,“很多家长、居民知道这家超市是我们社区开的,还会特地来照顾生意呢!”

  社区怎么会开起超市?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孙霞告诉记者,今年1月,社区居委会注册了济南强社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平时收银、理货都有专门人员来做,我们也想着以后规模扩大了,可以为生活困难的居民提供一部分‘家门口’就业岗位,帮他们多增加一些收入。”孙霞说,“培育社区社会企业这个思路,还是我们在集体学习外地先进社区工作经验时‘碰撞’出来的,没想到竟然真的做成了。如今,超市也作为我们社区志愿者积分兑换点,有效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热情。有了这次‘小小的成功’,我们对接下来的工作也有了更多的思路和更大的信心”。

  记者看到,济南强社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非常广,小超市就是公司运营的第一个项目。

  收益修了路

  既卖货也惠及居民群众

  “手工面条就剩这几包了,得补点儿货了,别让居民买不到。”

  长清湖第一社区党支部书记张俞是“90后”,曾是一名军人,在同事们眼中他干劲十足,总也闲不下来。采访当天,他正巧在超市询问运营情况。说起培育社区社会企业的原因,张俞直言,要想为居民做好服务,的确需要更多资金,最好的方式就是实现社区“自我发展”,“我一直在想,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党组织的统筹整合能力,当下最可用的资源就是社区服务用房,如果能培育引入社会企业,最大限度盘活用好边边角角的闲置空间,就能为居民多谋一些福利。”

  此前,社区已经通过改造党群服务中心低效利用空间,设立了一处创意工坊,吸纳“社区合伙人”入驻,把低价理发、修裤脚、汉服体验、中医坐诊等服务都送到了居民家门口,不仅方便了居民,也提高了党群服务中心的利用率和吸引力,赢得了各方点赞。不过,要想实打实地提升社区服务品质,少不了真金白银的投入,长清湖第一社区坚持“用场地换资源、用空间换服务”,在积极培育引进社区社会企业的过程中找到了“自我发展”的新路子。

  目前,超市开业一个多月,便为社区贡献了3000余元的公益资金,这笔钱马上就用到了为居民办实事上。“超市门前这段路一直没有移交给市政,人行道上的花砖缺失了一部分,容易扬尘、积水,又是孩子们的必经之路,修好了能消除隐患。”张俞说,这笔钱就用在了修路上,他手机里还存着修路当天拍摄的照片,看着干净整洁的路面,他和社区工作人员都很有成就感。

  为什么第一个实体运营项目选择了超市?张俞说,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目前超市的用房,此前一直是闲置的,虽然面积小,但位置相对便利,紧邻路边、小学、社区,有稳定的客流。”张俞说,超市门前的空地面积很大,可以开办“睦邻市集”、组织公益活动、举行消夏晚会,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所在。此外,它还可以拓展成一处服务场所,“我们在这里设置了免费的饮水机,环卫工、新就业群体可以歇脚,超市还提供免费复印身份证服务,孩子们打印试卷也只收每张2毛钱的成本价。”

  记者采访时,一位消费者进店购物,询问车漆掉落能不能用双面胶临时固定住。超市工作人员便叫着就近的社区工作者,直接跟着这位消费者到路边查看车辆情况。小小超市,也成了社区服务群众的延伸。

  社区还有新计划

  更多实体项目落地中

  采访过程中,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创意工坊内理发的王云带着一块广告牌来到超市门前,“8元理发”的标语格外醒目,社区工作人员帮她一起固定好广告牌,很快就吸引了路人的注意。张俞说,从目前强社超市发挥的各项功能和运营情况来看,都大大超出了自己的预期,“‘强社’的寓意就是‘强壮社区’,这个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我们都更有干劲儿了!”

  实现目标的路上,长清湖第一社区还有新计划。

  张俞带记者来到社区办公用房后的一块闲置土地,这里即将建起一处社区食堂。“我们已经做好了规划,用定制板房的形式,利用‘金角银边’建一个社区食堂,60岁以上老人优惠,还可以提供社区配餐服务!”张俞计划,社区食堂与手工水饺项目同步开展,除招聘专业的厨师、服务员外,还可以吸纳居民中的宝妈、阿姨、奶奶就业,“后续也可以开直播、注册商标,拥有我们社区自己的品牌!”

  他的设想并非不切实际。目前,社区周边有大量的培训机构、写字楼、托育机构等,上班族、孩子们的配餐市场预计将为社区食堂的运营带来稳定收益。

  “我们社区争取早日落地更多惠民项目,不断提升社区发展和治理能力,为居民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张俞对此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