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4-10 10:43:43
2024年,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借助“中国天眼”发现了一颗新的毫秒脉冲星。脉冲星是大质量恒星死亡后形成的。脉冲星的研究,能帮助拓展现代物理学理论研究,是世界科技强国竞逐的自然科学高地。这是山东利用自有科研资源发现的首颗毫秒脉冲星。
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主任助理、济南超级计算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郭猛说,“中国天眼FAST,每年要产生20PB的数据。如果用一台个人电脑去分析数据,那需要的时间遥遥无期。如果是用一台超级计算机,那也需要很多时间。但是我们利用超算互联网把很多算力的能力聚合在一起去处理这个数据,就会大大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比如说,我们和国家天文台、齐鲁师范学院的天文学家合作,帮助他们分析处理了几十万张脉冲星候选的图片。然后从这些照片里发现并认定了一颗脉冲星,这也是齐鲁师范学院成立天文系以来发现的第一颗脉冲星。”
从海量的数据中筛选分析出脉冲星的痕迹,依赖的是高速计算系统。而济南超算被誉为黄河流域“最强大脑”,作为团队骨干的郭猛,一直带领团队致力于用大数据、高算力,为千行百业提供强大的支撑。
郭猛说:“超级计算机是咱们各种计算机系统里面速度最快、性能最强的一类计算机系统。如果用速度来衡量的话,它可能是我们日常使用的笔记本电脑的数万倍。”
通过济南超算团队不懈的科研探索,济南和青岛两个超算中心实现了远距离互联,算力有了更大提升。此外,这股超级算力在新能源汽车制造、空气质量监测等高科技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果你想知道明天是不是蓝天,可以看看AQI空气质量指数,这些精确的指数是利用超级计算机计算空气动力学模型得出的结果。”郭猛说。
说话慢条斯理的郭猛,对于超级计算有着自己的执着。他常说,科研不是百米赛跑,而是一场马拉松,既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也会收获成功的喜悦,科研人员要用平和的心态去应对这样的长期过程。
“超级计算机作为大国重器,我们希望能用超级计算帮助我们的企业进行更多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助力国家实体经济数字化、智慧化转型。”郭猛说。(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邹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