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融媒·画像丨初心如灯——单大夫的义诊马拉松

舜网-济南日报

2025-04-11 08:29:58

融媒·画像丨初心如灯——单大夫的义诊马拉松

  “总是去帮助,常常去安慰,有时去治愈。”著名医生特鲁多的这句名言,同时也是济南社区医生单连峰的从医理念。从大学期间立下的一个目标到如今,单连峰已经连续开展了11年的义诊活动。怀着医者仁心,他在社区群众心目中赢得了很高的威望。

  4月7日清晨,阳光洒在长清湖第一社区居委会的门前,居民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等待着每周一固定的“中医义诊”。

  诊桌前,单连峰正专注地为一位老人把脉,他眉头微蹙,随后又舒展开来,轻声叮嘱着注意事项。这样的义诊,他已经坚持了11年。从2014年夏天第一次跟随师哥师姐走进泰安的乡村,到如今独自带队在社区开展义诊,单连峰的足迹已经遍布山东多地。治愈的患者有多少,他自己也数不过来。

融媒·画像丨初心如灯——单大夫的义诊马拉松

单连峰为社区居民义诊。

  十年之约

  在单连峰的讲述中,我们跟随他的记忆回到了2014年的夏天。

  当时的单连峰还是一名大三学生,那是他第一次跟随师哥师姐前往泰安参加义诊。那时的他,对中医的临床实践充满好奇,但也带着青涩与不安:“当时看到师哥师姐用‘一针疗法’迅速缓解了患者的疼痛,那种震撼至今难忘。原来书本上的知识真能立竿见影!作为医者的价值感在那一刻生动体现。”

  正是这次经历,让单连峰立下了一个小目标:坚持义诊十年。此后,他的足迹从大学周边向外逐渐扩展……

  义诊要想获得百姓的认可,靠的是扎实的医术。单连峰说,他记得最初在临沂义诊时,村民们对这群年轻的中医学生充满怀疑,第一天义诊点前几乎无人问津。直到一位眼疾患者尝试了他们的穴位按摩,症状当场迅速缓解,另一位颈肩疼痛的村民,也经中医手法治疗后变得轻松,村民才开始信任这群年轻的中医学生。

  “这就是我们的义诊小技巧——快速起效法,让大家看到效果,大家才能相信我们。”口碑一传十、十传百,第二天义诊点便被附近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比任何宣传都有效。”单连峰笑着说。

融媒·画像丨初心如灯——单大夫的义诊马拉松

帮老年人缓解腿疼。

  一年又一年,从跟随团队到独立带队,从校园学子到社区医生,单连峰的医术越来越娴熟,脚步也越走越坚定。直到2019年,单连峰来到长清湖社区,在这里定期开展义诊,每周一上午雷打不动地为居民提供免费诊疗服务。

  医者仁心

  在单连峰看来,中医的优势远不止于治疗疾病。“西医擅长‘治已病’,而中医更注重‘治未病’和康复。”他举例说,许多亚健康人群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西医检查或许无异常,但中医能通过调理体质防患于未然。“比如抑郁症患者,西医靠药物控制,而中医会引导他们找到情绪根源,调整生活方式,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一位长期失眠的社区居民,经西医诊断为神经衰弱,但用药后效果不佳。通过中医辨证,单连峰发现患者是因肝气郁结所致,经针灸和情志疏导,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的同时,也必须让患者理解病因,配合治疗,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为了周边群众的健康,单连峰创新义诊形式,他尝试开设中医养生课程,教居民如何通过推拿、食疗等方法预防疾病。“老年人容易被市面上夸大宣传的养生产品所误导,我想用中医知识帮助他们。”单连峰坦言,在社区开设中医课程并无成熟模式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针对常见病,如何将治疗与科普相结合?如何更系统地开展课程讲解?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单连峰的“中医小课堂”办得有声有色。闲暇时,附近关注养生的居民,尤其是老年人,都爱来听他讲课。

融媒·画像丨初心如灯——单大夫的义诊马拉松

中医学生在单连峰指导下实践。

  传承使命

  当初青涩的大学生,如今已经成为周边居民交口称赞的资深医生。单连峰在坐诊时,身后常常有一张张稚嫩的面孔,他们与十年前的单连峰一样,即将走出校园,怀揣着医者的责任和梦想。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初心,如明灯一般引领着他们。

  单连峰带团队,倡导“书院式教育”——由高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结合临床案例培养辩证思维。“课本知识是死的,但实践是活的。比如‘一针疗法’,不亲手操作永远体会不到其精妙之处。”

  曾经有一位疑难杂症患者,辗转多家医院未愈,最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单连峰。单连峰与团队的学生们一起查阅古籍、反复讨论,最终用经方取得奇效。“我遇到过许多棘手的病例,这些患者大多是经过西医治疗无效后,才来寻求中医的帮助的,对我们有着很高的期待,所以我们一定要找到办法。”而经过一个个病例,也更让他坚信中医在治疗疑难杂症上的潜力和优势。

  在团队协作下,年轻中医学生们在大量实践中缩短了成长周期。“我的心愿是让他们少走弯路,早日独当一面,基层需要更多有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大夫。”谈及未来,单连峰的眼中闪着光,“我想做两件事,一是让更多百姓信任中医,二是培养一批扎根基层、离群众更近的中医人。”

  十年义诊的目标已然完成,但单连峰却早已将义诊作为终身事业。对他来说,患者的夸赞,学生的成长,居民健康观念的转变,都是他坚持的动力。

  “接下来,我和我的学生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说起下一个“十年”,单连峰的话语格外笃定。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王飞 实习生 谢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