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4-16 08:17:09
提起法官,众所周知的是,案件进入诉讼程序,法官通过梳理案件事实依法作出公正裁判。但如果想让矛盾纠纷在诉讼之前就得到有效解决,该怎么办?
槐荫区人民法院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格局,创建“一街办一诉讼服务工作站”并创新建立“法行槐荫”法官志愿者队伍。各类型审判业务法官化身法律服务志愿者,在业余时间,按照群众不同需求,深入设在全区16个街道的诉讼服务工作站,开展普法宣传、联合解纷、指导调解等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该院依托诉讼服务工作站,通过“法行槐荫”志愿者、“车载法庭”、党建共建系列活动三大载体,开展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工作,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为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槐荫、法治槐荫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和坚实的法治保障。
开展党建共建活动 凝聚社会治理合力
3月14日,槐荫区法院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在服务大局中的“银发先锋”作用,联合相关部门和社区,举行“同心铸魂 畅想满槐”老干部党员沙龙活动。活动以“支部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促”为主线,30余名老干部党员共聚一堂,共商基层治理新路径,为加强基层社区治理贡献了“银发先锋”力量。
这是槐荫区法院依托“一街办一诉讼服务工作站”,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凝聚治理合力的一次有益尝试。
近年来,该院成立“党建惠企・亲清家园”诉讼服务工作站,构建“党建共同体”,以商圈和楼宇为重点打造诉讼服务中心,依托线上平台开展纠纷办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服务医疗产业,以“党建+医”品牌与辖区医院共建联建,多部门联动创新调解模式,构建多元共治的医疗纠纷治理新模式。
联合多部门开展“走进乡村,服务零距离”共联共建活动,向村居捐赠医疗设备,开展专家义诊,为村民提供法律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法行槐荫”法官志愿服务 广泛播撒法治种子
日前,某物流仓库火灾事故引发集体索赔。槐荫区法院法官志愿者在诉前与有关部门一起开展联合化解,促成多数租户和解,帮助受损企业减少损失恢复生产,消除风险隐患,促进社会和谐。
2023年6月,槐荫区法院正式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法行槐荫”志愿者服务基地、成立“法行槐荫”志愿者服务队,旨在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普法宣传、联合多元解纷主体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方式,将矛盾纠纷“止于未发、解于萌芽、终于始发”。
自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以来,槐荫区法院法官志愿者们凭借专业的法律素养和丰富的审判经验,为基层调解人员提供专业指导。同时将司法服务触角向前延伸,主动深入社区、深入群众,重点对物业服务、邻里矛盾等群众身边的纠纷开展化解工作,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极大提升了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车载法庭”到身边 司法服务零距离
“物业服务不满意,我该如何维护权益?”“老人赡养起争议,兄弟姐妹如何化解分歧?”“朋友欠钱至今不还,想要起诉需要哪些程序?”日前,在吴家堡街道诉讼服务工作站的组织下,槐荫区法院兴福法庭组织6名干警前往康城新苑社区,开展“车载法庭进社区,司法服务暖民心”法治宣传活动,得到了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槐荫区法院干警将“车载法庭”开进社区、乡村,开到街头小巷、田间地头、群众家中,拉家常、普法律、讲防范,联合多部门、机构开展“沿着黄河去普法”、法律服务下乡等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法律知识“干货”送到群众身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真实案例向群众讲解法律规定,解答群众疑问,帮助化解纠纷,尽显法治“烟火气”。
通过“车载法庭”这一有益载体,积极引导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观念。日前,槐荫区法院“车载法庭”入选槐荫区区直部门单位第一批共建活力社区常态化志愿服务“志愿满槐”十件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