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从精耕专业到细绘创新!济南法院以专业化审判助力省会高质量发展

舜网-济南日报

2025-05-09 09:10:18

  “济南法院的司法服务不断提升创新,让我印象很深刻……”

  “法院创新建立的‘公益清算’制度,畅通了市场主体退出渠道……”

  “金融纠纷的多元解纷工作做得很扎实,大大减轻了诉累……”

  近日,在济南中院举办的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暨法庭开放日活动中,与会嘉宾对济南法院以专业化审判服务省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当天,来访嘉宾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了中央商务区法庭诉讼服务区、法治宣传区和多元解纷区,并深入了解了济南法院在金融审判、知产审判、环境资源审判、破产审判等专业化审判领域的工作成效。座谈会上,历下区法院和济南中院民二庭、济南知识产权法庭、民四庭、济南破产法庭负责同志围绕金融、知产保护、环资、破产等领域工作情况作交流发言。与会嘉宾结合工作实际,就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司法需求对济南法院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为济南法院专业化审判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对济南法院持续提高专业化审判水平起到了有益效果。

  近年来,济南法院立足“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深耕专业化审判,细绘创新发展,审结一大批金融、知产、破产、环资案件,逐渐形成特色鲜明、业务精细、机制创新的专业化审判矩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司法保障。

从精耕专业到细绘创新!济南法院以专业化审判助力省会高质量发展

  专业化解纷模式筑牢金融安全“防护堤”

  4月18日中午,在济南中央商务区法庭内,一场紧张而有序的庭审刚刚结束。这是一起涉及多家企业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案件标的额高达上亿元,牵涉到众多金融债权人的利益。

  济南法院金融审判团队接手此案后,迅速启动府院联动机制,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为其量身定制了债务重组方案,既保障了银行的合法权益,又为企业争取到了宝贵的生存发展空间。最终,案件得以圆满解决,不仅平息了当下的纠纷,更为金融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这是中央商务区法庭正式敲响的“第一槌”,也是济南法院以专业化审判护航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从精耕专业到细绘创新!济南法院以专业化审判助力省会高质量发展

  历下区是金融机构和总部型企业的聚集地,中央商务区法庭是按照一类法庭标准建设的济南首家金融纠纷专业化审判法庭。法庭预计每年审理各类金融、商事案件几千件,指导调解组织非诉处理信贷纠纷上万件。

  致力于金融审判业务的深耕细作,中央商务区法庭的建立将着力提升中央商务区企业的纠纷防范水平,营造良好金融和营商环境,护航中央商务区和金融产业健康发展。

  在济南一家颇具规模的金融机构里,工作人员曾一度为堆积如山的信用卡纠纷案件愁眉不展。这些案件数量庞大、类型相似,传统的审理方式不仅耗费大量司法资源,还让金融机构的资金回笼陷入僵局。

  济南法院敏锐地察觉到这一问题,积极探索创新解纷模式。历下区法院率先在全省推出“诉前调解+赋强公证”金融解纷模式。法院与公证处紧密合作,当信用卡纠纷发生时,先由专业调解团队介入,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随后,公证处对和解协议赋予强制执行效力,一旦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无需经过烦琐的诉讼程序,可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一模式有效疏通了诉前和解的难点堵点,实现矛盾化解端口前移,极大地提高了纠纷处理效率,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维权成本,成诉率也大幅降低。

  济南法院在金融审判领域的创新举措不止于此。面对日益增长的金融案件,法院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理念,积极优化审判流程。提供网上立案、互联网庭审等减少经济成本的诉讼服务。实行“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案件繁简分流模式,通过组建商事速裁团队、实行“要素式审判”等方式提高审判效率。为统一裁判标准,针对具有聚集性趋势和同质风险隐患的金融案件,法院搭建运用类案指导机制、请示答复机制,印发《金融审判白皮书》《保险审判白皮书》等,用典型案例引导金融交易规范治理。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而金融审判则是维护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保障。济南法院发挥审判延伸职能,设立并完善府院联席会议金融领域工作小组,与金融监管部门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及监管事项与关联案件的双向通报机制,完善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参与组织联席会议,形成诉讼分析报告,充分释放司法大数据效能,全方位守护金融安全。

  专业化审判团队点燃创新发展“新引擎”

  走进济南某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中心,科研人员们正在紧张地进行着一项关键技术的研发。对于他们来说,知识产权不仅是企业的核心资产,更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然而,不久前,该企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一款与自家核心产品高度相似的侵权产品,企业负责人心急如焚。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该企业向济南知识产权法庭提起诉讼。

  济南知识产权法庭迅速受理了这起案件。在审理过程中,法官深入调查取证,准确判断侵权事实,依法严惩侵权方。同时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让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济南知识产权法庭自成立以来,便致力于打造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积极探索和完善新型审判运行机制,不断加强专业助审智慧审判,聘任25名技术专家担任技术调查官,并建立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保护专家库,提升技术事实认定水平。探索实施知识产权审判“智能3D证据”管理模式,对实物证据3D建模。该管理模式入选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同时,积极构建跨区域协作网络,与山东中西部十市中级人民法院签订框架协议,实现知识产权保护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共享,为区域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入强劲法治动力。

从精耕专业到细绘创新!济南法院以专业化审判助力省会高质量发展

  济南法院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指引作用。五年来,妥善审理了涉“腾讯”“华润”“重汽”等一批中外知名品牌案件,39起案件入选省级以上知识产权典型案例,“路由器方法发明专利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这些典型案例成为激励企业创新的“灯塔”,引导企业尊重知识产权,积极投入创新研发。

  在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的同时,济南法院积极延伸司法职能,制定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和创新驱动发展二十条意见,组织系列活动,与行政执法部门、科研单位及起步区企业座谈交流,为企业提供精准司法服务;针对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专门意见,助力打造北方种业之都。通过一系列举措,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让知识产权成为企业发展的“硬底气”。

  专业化审判机制优化市场资源“调配器”

  “真没想到,我们企业还能起死回生,重新焕发生机。”某重整企业负责人感慨万千。这家曾经在行业内颇具规模的企业,因盲目扩张、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陷入严重债务危机,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数百名员工的就业问题也岌岌可危。

  济南破产法庭受理该案后,经过深入调研和评估,认为该企业仍具有一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潜力,具备重整挽救的可能性。于是,法庭积极引导企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通过府院联动机制,与政府部门协同发力,妥善解决了职工安置、税收优惠、资产处置等系列难题,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涅槃重生。曾经闲置的厂房重新焕发生机,机器轰鸣,职工们也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企业的债权债务得到妥善处理,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从精耕专业到细绘创新!济南法院以专业化审判助力省会高质量发展

  济南破产法庭不断创新完善破产审判工作机制,探索出“预重整+庭外重组”模式、“执破融合”机制、“公益清算”制度、“区块链+破产审判”应用等创新举措,有效提高了破产案件办理效率和质量。同时,法院会同相关部门搭建起破产案件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破产案件审理流程的公开透明、规范高效,助力众多陷入困境的企业实现涅槃重生,同时也加速了“僵尸企业”的有序退出,释放出大量沉淀资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腾出了空间。

  破产审判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治手段。2020年济南破产法庭挂牌成立后,济南法院不断加大破产案件审理力度,充分发挥“积极拯救”和“及时出清”功能。5年来,共审结破产、强制清算、公益清算案件2496件,妥善化解不良债权136.27亿元,盘活资产60.27亿元,释放土地资源5705.69亩,安置职工5701名,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贡献了重要力量。

  三审合一守护绿水青山“金名片”

  济南南部山区,山峦起伏,绿树成荫,是城市的“绿肺”。然而,曾经有一段时间,这里出现了非法采矿的乱象。某犯罪团伙为谋取私利,在未取得合法采矿许可的情况下,大肆开采山体资源,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对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济南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迅速介入,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审判职能,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的同时,责令其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同时,积极推动生态修复和损害赔偿制度的落实,与相关部门协作,设立司法修复基地,探索适用补植复绿、劳务代偿等多种方式,让受损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全市司法修复基地已栽植苗木2390余株。如今,曾经满目疮痍的山体重新披上绿装,生态环境逐渐恢复生机。

从精耕专业到细绘创新!济南法院以专业化审判助力省会高质量发展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站在生态保护前沿,济南法院环境资源审判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和“双碳”目标,围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近年来共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1320件,多篇案例、文书及调研分析在全国法院、全省法院获奖。持续加强实务研究,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评选发布典型案例,倾力打造“泉生态•法守护”环资工作品牌。

  在提升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水平上,济南法院持续发力,不断健全专业审判组织体系,在黄河沿岸、南部山区等生态重点区域设立专门法庭和法官工作室,推行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审判模式,实现对环境资源案件的集中管辖和专业化审理。同时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9个部门建立重大案件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与市检察院、市财政局等10个部门共同研究推进生态修复,在全省较早设立环境公益诉讼专项基金账户,为破解实践难题提供有益借鉴。与公安、检察机关开展同堂培训,依法支持检察公益诉讼,形成问题共治、举措共商的环境资源保护新格局,让绿水青山成为济南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