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5-09 09:15:13
“我从小就有两个梦想,当兵和当警察,都实现了”。2010年从部队转业的王鹏,2011年参加公安工作,在市公安局监管支队任二大队一中队一级警长,先后获市公安局嘉奖4次、三等功2次。2024年,市公安局组织警力下沉,49岁的王鹏积极报名,主动请缨,来到了市中公安分局年接警量最大的十六里河派出所。
49岁的王鹏,身上仍有一股强烈的“少年气”。“走到基层服务群众,满足了我儿时对‘警察’的想象,让我的‘警察之旅’更加圆满了。”王鹏选择的十六里河派出所,常常被作为分局磨炼新警的“第一站”,十六里河派出所所长金德峰介绍,“我们所辖区情况复杂、警情量大,王鹏自到所以来,始终保持着不亚于年轻民警的劲头。”王鹏的到来,为十六里河派出所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也赢得了同事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走访辖区摊主。
“所有人都是我的老师”
在“问与学”中淬炼本领担当
在部队里,他干过宣传、当过参谋;在公安监管工作中,他押送嫌疑人、做法制讲师,担任讲解员……王鹏的精彩履历,几页纸写不完,但在踏上这一新岗位的瞬间,他决定抱着一切归零的“空杯心态”,迎接新的挑战。他说:“在这里,所有人都是我的老师。”
虽然同为处理矛盾纠纷,但王鹏以前接触的是“经过了初步处理的矛盾”,有成熟的案情介绍,而现在需要从聊天开始,一点点跟群众打交道,获得一手信息,了解事情全貌,“许多业务流程并不熟悉,要学的有很多。”
无论资历深浅、年龄大小,在王鹏眼中,每位同事都是各具闪光点的“老师”。“年轻辅警马振华说话灵活接地气,我会借鉴他的一些说话方式;周宁、张稀睿是老辅警,程序上的问题,问他们最清楚。”王鹏说,比他儿子大两岁、刚从警校毕业的马宝琳,成为他的“理论学习小老师”;在处理一些棘手情况时,则会咨询刘新民等经验丰富的老民警。他积极运用着身边现成的“学习资源”,让自己快速地适应工作,更加游刃有余地掌控工作。
“别嫌我烦啊”是王鹏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常借着去法制大队作案件汇报的机会,问法制员问题,对着法制员桌上的书架悄悄按下相机快门,去书店购买“同款”。“法律知识是掌握了,但是在实践中的应用还需要再精进。”他抱着一本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注释书仔细研读,让书本知识更好地应用于现实工作中。
十六里河派出所日均接警量50余起,在值班日,王鹏一天就要出15个警,在这样的高压状态下,他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快速进步。到所第二个月,王鹏就迎来了他的第一面锦旗。
“一开始两个人还动手,我从早上9点调解到晚上1点,最后二人握手言和,对调解结果很满意,非要送个锦旗。”王鹏用他认真的工作态度,获得了群众认可。一面锦旗,映照出他不眠不休的坚持调解;百起警情,淬炼出“老兵新警”对初心的最暖注解。
“坚持是最好的品质”
在“日与夜”中镌刻平安答卷
在监所工作时,许多化解不了的矛盾,都是由王鹏“托底”。“难办”的案情办多了,如今面对再棘手的案情,王鹏都有充足的信心“拿下”。从监所矛盾“终结者”到街头调解“主心骨”,他将“坚持”化作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密码。
虽然是接处警方面的“新警”,但王鹏过往的经历也赋予其独特的优势。多年积攒的经验和技巧,鲜明地体现在他的出警过程中。
辖区一培训机构倒闭,6名家长来到机构老板的前妻家堵门,王鹏接警后来到现场,将6人劝回派出所“坐下来谈”。
经了解,6人早已在别的派出所报案,明知此种经济纠纷需要走诉讼程序,但还是按捺不住愤怒情绪,计划来老板家里闹事。“可是这是他前妻的家,人家也说了跟前夫已经没有任何联系了,你们这样闹是不是只会形成自己的违法行为?”王鹏一句话让6人面面相觑说不出话。
刚平息了6人的怒火,派出所随即陆续涌入了五六十人。原来,该6人出发前,在一个近400人的维权群里发布了消息,许多家长闻风而动,纷纷来到派出所要“解决问题”。
局面变得难以控制,面对乌泱泱的人群,王鹏努力保持头脑清醒,“先从这6个人下手。”他给6人单独陈述当前这一聚集行为的隐患,以及如此下去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且明确告知对方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解决。
由于当兵期间王鹏自学了法律专业,并且在监所时担任法制讲师,加之日常学习,现在的王鹏,对应的法律条文可以脱口而出。6人听完,主动派出一名代表,去给外面等待的各位家长讲清楚。
“我也有孩子,我十分理解你们的心情。”王鹏冷静从容地劝说着情绪激动的五六十人,同事们赞叹王鹏“当天一个人舌战群雄”。
从下午6点到第二天凌晨3点,经过连续9个小时的劝说工作,大家渐渐平静散去,王鹏的嗓子也已沙哑。“王警官,你这太辛苦了,先喝口水歇歇吧。”更有群众心生愧疚,主动帮助王鹏劝说大家,事情终于得以平息。
“坚持”是王鹏的人生信条,也是他应对各种难事的“秘密武器”。“其实我小时候最怕的就是长跑,那时候特别不能坚持。”王鹏说,后来意识到,坚持是最好的品质,“我现在经常告诉儿子,什么事情就怕一个‘坚持’,只要你坚持标准不放弃,就一定会成功。”
“成就感会抵消疲惫感”
在“勇与谋”中写就执着热爱
有过部队经历的王鹏,在打击工作中,又体现出军人无惧无畏的韧性和敏锐的洞察力。同事讲述:“王鹏哥不仅聪明,而且勇猛,来了这段时间,已经两次‘空手夺白刃’了。”
“也会后怕,但是当下真没想到自己的安全,就想着别把嫌疑人弄伤。”王鹏被认为是“有勇又有谋”的一名老将,在多次出警任务中展现出勇气与智慧。
在一起“假酒换真酒地下室盗窃案”中,几名嫌疑人反侦查能力强,并且犯有前科,拒不配合,一口咬死自己就是“贴小广告的”。在初步的交谈中,王鹏发现,“这3名嫌疑人中,那个主犯其实心理防线差一点,所以我一直没审他,故意把他放到一边。”
审讯从中午12点持续到第二天凌晨3点,在其他两名嫌疑人身上获得了一定线索后,王鹏短暂休息,早晨8点,他带上第三名嫌疑人,前往其家中。
在嫌疑人家中短暂搜索后,王鹏很快找到了地下室的钥匙,上面赫然写着“26号”。此时的嫌疑人依旧咬死称“不知道这是什么钥匙”。王鹏来到地下室,看着眼前的26号门,脑中声音告诉他“这一切都太顺利了,绝不会这么简单”,他拿起这个标着“26号”的钥匙,直接去开了旁边的27号门,“咔嗒”一声,门开了。
地下室中,多箱假酒映入眼帘,仔细查看快递盒,收件人与嫌疑人的名字一致,铁证如山,嫌疑人有些动摇,承认了自己买假酒的行为。这时,王鹏给了嫌疑人最后一击,“我看到你妻子还怀着孕,正是需要关怀的时候,你这样对得起她和孩子吗?
现在交代还能获取宽大处理。”嫌疑人的最后防线被彻底击破,交代了所有作案细节。
连续作战、昼夜颠倒、常态化加班对于49岁的王鹏来说,确实是一项挑战,但是王鹏说:“成就感会抵消疲惫感。”
“他们说我傻,我不认为我傻,这就是我的热爱。”两次空手夺刃的瞬间,映照出军人烙印在骨子里的无畏;地下室钥匙扭转的“咔嗒”声,奏响智勇双全的凯歌。从军营沙场到出警现场,他生动诠释了“热爱可抵岁月长”,以49岁的肩膀扛起了“傻得执着”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