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融媒·画像丨三段创业路,一生助残情——送“光”的人

舜网-济南日报

2025-05-19 08:42:43

融媒·画像丨三段创业路,一生助残情——送“光”的人

  人物速写:

  在长清区万德街道残联,有一位特别的专职干事。他的人生起点是谷底,但却凭借乐观豁达、坚韧不拔的品格,活出了富有色彩的人生。我们来到万德街道残联时,他正在工位上为残疾人家属讲解低保申请的相关政策。工作的间隙,我们聆听了属于他的励志故事。

  “好好干,比啥都强。”

  这句话,是不善言辞的张建立对自己过往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送给其他残障人士的金玉良言。

  初见张建立,53岁的他,佝偻的背部仿佛在诉说着他的不幸,可当我们试图倾听这段故事时,乐观豁达的他却不愿提及。“往前看,只要你不放弃自己,生活就不会放弃你。”张建立总是这样回答。

融媒·画像丨三段创业路,一生助残情——送“光”的人
融媒·画像丨三段创业路,一生助残情——送“光”的人

  人生起点的不幸

  我们还是从家人、朋友的讲述中,了解到他的过往。

  3岁那年,一次意外事故,造成了张建立肢体残疾。7岁时,由于身体脊柱严重弯曲压迫神经,他曾经一度瘫痪,直至手术抽掉了右侧的两根肋骨后,他才得以重新站立。儿时的不幸、肢体的残疾,反而造就了他永不服输的倔强性格,从小就有着超越同龄人的坚毅和豁达。

融媒·画像丨三段创业路,一生助残情——送“光”的人

  “高中辍学后,没有技术,只能赶集摆摊养活自己。”据家人回忆,那时为了在集市上抢到一个好摊位,张建立常常凌晨两点多就起床,这一站就是一天。“特别是春节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起早贪黑的他手上布满了冻疮。”

  一箱货,别人能轻松扛起来搬到摊位上,但张建立只能拆开箱子、一件件取。“那时候,多亏了邻居和朋友帮忙。”张建立提到身边的好心人,眼中泛起了光。

  直到20世纪90年代,各种家用电器开始在农村大规模普及,意识到掌握手艺重要性的张建立学习修理技术,开起了一间电器维修小门头。

融媒·画像丨三段创业路,一生助残情——送“光”的人

  “也是那时候,算是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没过几年,张建立就买下了附近一栋二层商业门头房,日子眼看着就这么好了起来。

融媒·画像丨三段创业路,一生助残情——送“光”的人

  自我命运的扭转

  好景不长,没过多少年,家电维修行业开始没落,但张建立并不迷茫,而是沉着冷静地寻找新商机。

融媒·画像丨三段创业路,一生助残情——送“光”的人

  “以前摆摊的时候我就发现,农村里每年结婚的人还是很多的。当时大城市里刚刚兴起婚庆这个概念,所以我就琢磨着,自己是不是也能干这个。”没有相关从业经验的张建立,当时往济南跑了好几趟,为的就是考察市场。“看见写有庆典二字的门头就往里进,听这些老板介绍婚庆庆典的大致流程,自己心里悄悄记下来。”足足跑了将近20家的张建立,想法也更坚定。

融媒·画像丨三段创业路,一生助残情——送“光”的人

  2004年,他贷款投入了十余万元,购置了音响、灯光等设备,组织了司仪、装卸等人员,开办了万德第一家庆典公司。“我还记得我接的第一场婚礼是在张夏,当时真是高度紧张,生怕出一点岔子,好在很顺利。”捋顺了流程的张建立,也在一场场婚庆活动中越来越专业,事业也越做越大,在当地小有名气。

融媒·画像丨三段创业路,一生助残情——送“光”的人

  也许正是因为经历过苦难,张建立每每遇到残疾人,总会流露出温情。他的婚庆队伍前后雇用过十余名残疾员工。听障员工负责设备装卸,肢体残疾的员工调控音响……在他看来,残疾人通过“扬长避短”,同样也能发挥社会价值。遇到残疾人家庭举办婚礼,张建立还会在费用上给予减免优惠:“我知道,这个家庭,一定很不易。”

融媒·画像丨三段创业路,一生助残情——送“光”的人

  终身事业的选择

  2011年,事业红火的张建立,选择把家里的生意全盘交给妻子打理。这是因为,他有了一个新身份,那就是成为万德街道残联的一名专职干事。打那起,张建立打交道的群体不再是结婚的新人,而是与他有着相似遭遇的残障人士。

融媒·画像丨三段创业路,一生助残情——送“光”的人

  “在我们看来,张建立不仅能够站在残疾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他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正向激励的榜样力量。”长清区残联综合科科长郭瑞睿说。

融媒·画像丨三段创业路,一生助残情——送“光”的人

  如今,张建立和另外两名专职干事组成了“外跑三人组”,他们深入山区、走访入户,为残疾群体宣传政策打开心结,解决问题,送去点点微光。整个辖区2172名残疾人,身体情况、家庭住址,张建立早已全部烂熟于心。仅2020年一年,他就为600余名残疾人申请、上门配送了900余件辅助器具。

融媒·画像丨三段创业路,一生助残情——送“光”的人

  了解到一位残疾人种植的桃子滞销,张建立回到残联在工作群里和大家一起想办法,联系企业采购、解决了难题;他在走访中摸排到一位女性视障者,在他的帮助下如今已经走出大山,开了一家盲人推拿馆,生活过得有声有色;7岁的孤独症儿童,在张建立的奔波联系下,顺利进入学校学习……究竟有多少残疾人在他的激励下走出阴霾、继而改变人生?已经数不清了。

融媒·画像丨三段创业路,一生助残情——送“光”的人

  如果不是身边的同事介绍,我们恐怕难以获取到这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张建立从不愿意谈及这些,他只是一味地埋头于工作中,奔走在山区里。

  “面对那些跟您有着相似经历的人,您是怎么用自己的经历去鼓励他们的?”

  “好好干,比啥都强。”面对记者的问题,不善言辞的他半晌才说出了这一句话,虽然短却极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