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5-21 07:41:23
黎青 作
随着人们对视力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台灯市场正从单纯满足照明需求的“功能性单品”,逐步转变为承载健康护眼、智能交互等多元诉求的“品质生活标配”。然而,市场繁荣的背后,技术概念包装下的宣传乱象、标准模糊下的选择焦虑,也让这一方寸之光的选购成为“技术攻坚战”。(5月19日新华网)
走进市场,琳琅满目的“护眼台灯”宣传语令人眼花缭乱。“全光谱”“零频闪”“医用护眼”等专业术语充斥其中,价格更是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消费者不仅要研究频闪、蓝光、色温等专业参数,还得关注光线均匀度等具体数值。即便如此,普通消费者依然难以分辨哪些参数才是真正重要的。这种参数迷雾下的选择困局,反映出市场宣传的混乱和消费者知识的匮乏。
部分企业为抢占市场,滥用“护眼”“无蓝光”等术语进行产品宣传,却拿不出权威认证,实际产品功能与宣传大相径庭。这种虚假宣传不仅误导了消费者,还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台灯行业进入门槛较低,部分企业借助贴牌模式快速涌入,加剧了产品同质化竞争,导致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一些劣质台灯存在LED芯片劣质致蓝光超标、驱动电源不良引发频闪、光学结构缺陷导致眩光超标与照度失衡等问题,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视力健康。
护眼灯并非“智商税”,但也不是“灵丹妙药”。光环境与视觉健康密切相关,明亮的光线可抑制近视发展,但过高亮度的台灯会导致眩光问题、损伤眼睛。护眼灯的核心是通过控制光源的光参数,营造舒适的照明环境,延缓视疲劳,其价值在于“减负”而非“治病”。青少年近视率攀升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保护眼睛需要构建“环境+习惯+医疗”的系统防护网,养成良好的护眼习惯比选择一款好的台灯更为重要。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台灯,消费者究竟该如何选择?相关专业人士指出,消费者在选购时,应优先关注照度、光谱、色温、显色指数、频闪等参数,其次可关注照度均匀度、蓝光含量、红光含量等。不同人群购买台灯要参照不同的指数,在使用台灯时,还要注意摆放位置、与环境光搭配、高度调节和使用时长等问题。
台灯市场的升级之路,既反映了消费升级的浪潮,也暴露出概念炒作、产品同质化等隐忧,亟须构建多方协同的良性产业生态。企业应加强自律,提高产品质量,摒弃虚假宣传;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消费者也应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理性消费。只有这样,这盏“桌上的太阳”才能照亮人们的健康生活之路,为消费者带来优质的照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