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城“新”乡“兴”向未来|走进莱芜区:红绿交融的乡村振兴之路

济南报业全媒体

2025-06-14 18:27:52

城“新”乡“兴”向未来|走进莱芜区:红绿交融的乡村振兴之路

  全市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于6月14日至17日举行。14日下午,市委书记刘强,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金峰,市委副书记杨峰一行,到莱芜区调研项目推进情况。

城“新”乡“兴”向未来|走进莱芜区:红绿交融的乡村振兴之路

  近年来,莱芜区以“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为抓手,立足“三农”发展基础优势,以片区化思维绘制“东西南北中”五幅振兴图,分级分类、连片推进,由表及里、全域提升,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位于莱芜区南部的“齐鲁情映山红”片区,涉及高庄街道、牛泉镇10个行政村,拥有山东省工委旧址、709文化产业园、八路军四支队旧址等红色资源。

  近年来,片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和自然资源底蕴,积极探索红绿融合乡村发展新路子,打造集初心溯源实践、红色教育培训、研学体验和乡村旅游度假休闲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域景区化乡村、红色旅游新名片。

  在莱芜区,考察人员走进“齐鲁情 映山红”片区,先后调研了塔子村、黑峪村、庞家庄村。

城“新”乡“兴”向未来|走进莱芜区:红绿交融的乡村振兴之路

  塔子村:赓续红色文化,增收致富的路越走越宽

  推着自行车卖冰棍的商贩、陈列的解放牌卡车、卖窝头煎饼的职工食堂……在塔子村文化产业园,这些富有年代感的物件和场景一下子将人拉回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生活。

  塔子村位于高庄街道,村域面积3600亩,耕地面积500亩,全村390户、1050人,党员54人。

  依托山东人民印刷厂(代号709厂)旧址、八路军四支队驻莱办事处暨山东省委驻地旧址等红色资源,塔子村打造了“红色塔子村”党建文化品牌,把红色文化资源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和优良传统融入群众生产生活中,实现红色资源的有效传承和群众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

  按照“园区带村、文旅兴农”发展理念,建设塔子村文化产业园。与嬴城产发集团整合资金8200万元,对709厂旧址修旧如旧、场景复原,打造高端红色教育基地;同步流转709厂周边土地700亩,与山乡集团共同策划建设塔子农场,打造油葵花海、创意农场等20余种文旅业态。预计实现村集体增收70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增长至3.6万元。

  此外,塔子村还聘请了山乡集团组建专业团队运营管理,园区综合收入预计达到2000万元。同时聘请著名电影美术指导田晓希进行场景设计,打造“沉浸式”游览场景。将塔子村文化产业园与省工委旧址、莱芜战役纪念馆三个重要历史文化地标有机串联起来,打造莱芜红色文化深度游线路。

  2024年,塔子村村集体收入46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1万元,2025年村集体收入预计达到116万元。

城“新”乡“兴”向未来|走进莱芜区:红绿交融的乡村振兴之路


城“新”乡“兴”向未来|走进莱芜区:红绿交融的乡村振兴之路

  黑峪村:从地图上搜不到的穷山村变身网红打卡地

  正值周末,黑峪村的露营地游客爆满。

  位于高庄街道的黑峪村,村域面积3000亩,耕地面积800亩,全村244户、737人,党员30人。

  通过回引半亩花田创始人亓云吉返乡,建设品牌馆,栽植玫瑰、牡丹120余亩,打造原料溯源基地和产品研发基地。同时,在莱芜鲁中生物谷建成化妆品原材料加工基地,在济南高新区建立研发中心,构建了集“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通过与半亩花田结对,整合资金500余万元,硬化生产路8000米,铺设水管7000米,发展特色黄梨种植600余亩,种植户年增收60余万元。盘活村内土地200余亩,建成星空帐篷28顶、星空民宿7间,年接待游客超6万人次,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90余个,带动村民增收150余万元。

  此外,还整合资金1600万元,利用村内4处闲置宅基地、12条街区,建设“花点时间”“山野集市”等特色项目,打造“峪见花巷”,与半亩花田共同开发露天电影、电商直播等20余种业态,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2024年村集体收入4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9万元,2025年村集体收入预计达到96万元。

城“新”乡“兴”向未来|走进莱芜区:红绿交融的乡村振兴之路


城“新”乡“兴”向未来|走进莱芜区:红绿交融的乡村振兴之路

  庞家庄村:小红果撬动致富新门路

  庞家庄村位于牛泉镇,全域面积3939亩,耕地面积698亩,全村320户、926人,党员45人。获得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省级和美乡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该村实行“村企联建”,联合万邦公司及周边5个村党支部成立“星火”党总支,带领35个合作社成立山楂行业协会,成为重要的加工集散地,冻干山楂占全国高端市场的1/3以上。“我们与北京同仁堂、山燥超市、王守义十三香等长期合作,是全图查要的山楂、花椒加工集散地,实现了,‘买全国、卖全球’。”庞家庄村负责人说。

  整合盘活乡村“三块地”:盘活村民宅基地,打造青创街,实现收益共享;盘活村建设用地,支持万邦、宽海等企业建设6万余平方米生产车间,山楂产业年产值达1.2亿元,花椒年出口创汇500万美元;盘活村民承包地,流转土地上千亩,推行“土地流转+务工+分红”模式,每亩带动群众增收近万元。

  截至目前,该村已吸引100余名青年创客,新建山里红农场、山楂之恋青创街,拓展研学旅游、山村市集、山楂盆景、柿意酒坊、花椒油坊、乡村啤酒节等20余种新业态,以“村集体+龙头企业+创客+农户”发展模式,开发数字乡村系统,利润实现即时到账,带动营业户户均增收10万元以上。

  2024年村集体收入11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5万元,2025年村集体收入预计达到160万元。

城“新”乡“兴”向未来|走进莱芜区:红绿交融的乡村振兴之路

  参加现场推进会的还有:市级领导同志;市政府秘书长;各区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南部山区主要负责同志,济南高新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有关负责同志;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和企业主要负责同志。(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王端鹏 张静 摄影:张一 张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