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6-17 08:54:37
近日,蟠龙梆子剧团正在抖音掀起“微短戏风暴”!《俺爹不差钱》《正月剃头》《兄妹分家》等微短戏单剧播放量纷纷冲破千万大关,在流量的竞技场中,微短戏如破土新苗,顶开短视频丛林的密叶,稳稳扎下属于传统戏曲的根系。
自今年2月投身抖音微短戏创作以来,剧团创新推出“短剧+戏曲”的微短戏模式成果斐然。短短4个月时间,8部作品总观看量突破6500万。让这个曾蜷缩在戏台角落的小众剧种,在流量江湖中高调“出圈”。
蟠龙梆子剧团的做法堪称典范。内容上,紧扣“讲身边故事,聊百姓人生”的创作理念,以讲述百姓生活中的家长里短为切入口,深度聚焦亲情伦理、乡村治理、社会公德等现实议题,巧妙地将蟠龙梆子这一传统戏曲形式与短小精悍的短剧相融合,以充满乡土气、市井气、烟火气的创作,生动演绎一幕幕贴近生活、直抵人心的百姓小故事。
形式上,剧团秉持戏曲为体、影视为用的创作理念。演员在表演时保留蟠龙梆子唱腔的高亢激昂、身段程式的古典韵味,同时借鉴影视剧的镜头语言,运用特写镜头捕捉人物细微表情,辅以蒙太奇手法加快叙事节奏,实现传统戏曲的写意与现代影视写实的完美结合。
正如剧团负责人韩克所言:“我们不是要消解戏曲,而是让年轻人用更轻松的方式靠近戏曲。”
运营上,注重建立观众互动机制。在抖音平台,剧团始终秉持着每条评论必回应、每个建议必倾听的态度,根据观众反馈及时调整剧情走向。《彩礼惹的祸》上线后,有观众留言“希望多些喜剧元素”,团队迅速在后续剧集中增加误会梗、反差萌等喜剧技巧,相关片段播放量环比增长30%。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营思维,打破了戏曲节目单向输出的传统模式,让观众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为微短戏的表达创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群众智慧。
微短戏的价值,早已超越千万级流量数字的表象,更在于为传统小型剧团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市场化生存路径。
在商业变现层面,除了平台流量分成、广告植入等常规渠道,通过“政企定制合作”模式实现精准创收。与地方政府合作打造的《彩礼惹的祸》,巧妙地将基层治理政策融入剧情,达到既完成宣传任务又获得资金支持的双重效果;与企业共同创作的《发财梦》,通过自然的品牌场景植入,达成文化传播与商业价值的“双赢”,为剧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人才培养上,剧团聚焦年轻化战略,让拍摄现场处处跃动着青春身影。剧团还通过开办儿童戏曲培训班、招募影视爱好者参与创作,打造出老艺人传帮带与年轻人闯市场的人才梯队。
文化传承方面,微短戏更是展现出强大的破圈能力。数据显示,微短戏受众群体以青年人为主,18岁—35岁用户占比超70%。剧团趁热打铁,深度融合微短戏与线下演出资源,将线上观看量破千万的剧目同步推出剧场版进行线下巡演,形成“线上流量导入、线下价值转化”的全链条运营模式。这种双线并行的发展策略,让蟠龙梆子从小众非遗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统一。
蟠龙梆子剧团的20年转型之路,从早期刻录光盘的探索到如今成为微短戏领域的流量担当,为传统文艺团体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深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