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泉城护考!一场关于守护的全民爱心接力

舜网-济南日报

2025-06-17 09:08:48

  六月是“收获”的季节,学子们走进考场,全力以赴摘取属于自己的硕果。为了这场“大考”,全城都做好了准备,送考车辆系上了绿丝带,以前热火朝天的工地按下了静音键,考场外的“保障点”严阵以待,穿梭在人群中的红马甲将“清凉”送到家长手中……这一刻,人人都是

  志愿者,用无私的奉献和温暖的关怀,为莘莘学子铺就一条通往梦想的“安心路”。

泉城护考!一场关于守护的全民爱心接力

爱心送考,护航莘莘学子赶考路。

  从“爱心送考”到“招手即停”的守护

  今年高考期间,一辆贴有“爱心助考”标识的出租车稳稳停靠在山东省实验中学考点外,车门打开,一位台籍考生快步走向考场……3年前,正是这辆车载着她奔赴中考考场;3年后,驾驶员王道广接过爱心接力棒,将她平安送达高考考场。接过“爱心送考 助梦远航”的锦旗,这场跨越三年的温情守护,成为济南二十五载公益爱心送考长卷中的一帧动人画面。

  6月5日清晨,“爱心助考车”整装待发,在这支队伍中,“党员先锋车队”“雷锋车队”“老兵车队”等40余支品牌车队并肩“战斗”,超过600辆出租车组成了泉城最壮观的“爱心方阵”。与此同时,济南公交恒通公司派出的160辆“一对一”助考车也准时上路,后视镜上跃动的绿丝带,饱含着这座城市对学子们的殷殷期盼。

  在这场“守护”行动中,企业的深度参与构建起了“公益+品牌”的新生态,通过“护航公益联盟”,为城市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注入新能量。

  自2000年济南出租行业首次发起爱心送考以来,这场公益长跑已持续25年,累计为5万余名考生提供免费接送服务。“党员先锋车队”队长张波的方向盘已握了18个春秋,每年此时他都提前勘察路线、准备助考物资,“考生家长选择爱心送考车,是对整个行业的信任。”他的车见证了无数少年奔赴考场的身影,也承载着泉城公益精神代代传承。

  记者了解到,如今,中高考的公益助考服务已形成立体化网络。考生可以通过96576热线、媒体平台预约,享受上门接送专属服务。今年恒通公司特别强化对偏远地区、残障及困难家庭考生的定向帮扶,预约系统开通首日即收到上百份特殊需求申请。更值得一提的是巡游“招手即停”特色服务,考试结束时,志愿者驾驶员在统一调度下,在考点周边巡游,绿丝带迎风飘扬,随时准备护送考生返程。

  从车辆礼让到全城静音护考

  公益的温度不仅在于主动服务,更在于克己守约的自觉。

  当高考结束的铃声尚未远去,中考的护航行动已悄然启动。6月13日中考首日,济南热力集团兴隆隔压站工地一片寂静。项目现场提前调整工序,在考点周边500米范围内全面“静音”,裸土被防尘网严密覆盖,洒水车反复湿润路面,这些细微之举,为考生筑起一道“隔音墙”。

  同样的静默守护在街头巷尾延续。今年中高考期间,全市公安交警围绕13个高考考区的38个考点、14个中考考区的112个考点,全力为考生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请将电视音量调低,避免夜间装修。”社区物业发出降噪倡议,网格员和管家参与“实时巡查”,在小区公告栏张贴温馨提示,为考生营造舒适环境;出租车司机们默契地关闭车载广播,用微笑代替问候。

  为保障考生拥有安静的学习、休息和考试环境,泉城义警志愿服务队也积极开展“静音”行动。治安民警和志愿者深入沿街店铺、居民小区等重点场所,向商家分发《静音行动为高考护航》倡议书。他们积极倡导居民、商户主动开启“静音模式”,暂停广播宣传、广场舞等可能干扰考生的活动,共同为中高考营造良好氛围。

泉城护考!一场关于守护的全民爱心接力

志愿者护航高考。

  大考背后上演爱的“接力赛”

  除了流动的“送考”服务,在全市各大考点,静态“驻点”保障也必不可少,志愿者们设立了爱心服务站,为烈日下等候的家长递上饮用水,用温暖的话语缓解其焦虑情绪。

  高考前夕,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志愿者招募令在线上发布,短短一天内,200个助考驿站服务岗就全部报满。经过专业培训,他们将成为护航中高考的“铁军”。

  2025年6月7日清晨,长清一中考点外支起了一顶顶帐篷,身着“能源橙”的济南能投集团志愿者们早早将藿香正气水、应急文具和矿泉水等物资摆放整齐,为考生与家长撑起一片清凉港湾。在济南,中高考护航行动已不仅是志愿服务,更是一场跨越四分之一个世纪的爱心接力。

  “你好,我忘带文具了……”考场外一名考生带着哭腔向志愿者求助,服务点上,志愿者两分钟内便送上备用文具,看着孩子走进考场,还不忘摇着扇子安抚家长的情绪。这样的应急支援,成为考场外令人最安心的“保险栓”。中高考期间,12355青少年服务台在7个考点设置了“心理驿站”。印有“共青团12355就在你身边”的清凉扇在家长手中传递,志愿者不仅为他们发放防暑物资,更以专业沟通缓解陪考家长的焦虑。

  6月7日至10日高考期间,泉城义工志愿者分赴济南市区各高考考点,开展“静音候考”公益行动,为候考家长、保洁人员、城管队员等送上矿泉水、清凉油、风油精及小扇子等防暑物资。来自山东医高专、山东交通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的学生志愿者们积极参与物资分发和秩序维护。山东交通学院法学专业的大一学生张宇表示:“作为过来人,更能体会高考的不易。能通过志愿服务传递正能量,是我们对社会的回馈。”

  高考不仅是知识的比拼,更是心态的较量。为帮助考生缓解紧张情绪,共青团天桥区委联合区教体局为高三学子安排了心理咨询,通过科学有效的放松疗法,比如深呼吸疗法、手部操减压运动、动物操、音乐冥想等,帮助考生调整心态、增强信心,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一位考生将未拆封的矿泉水轻轻放在12355服务站的桌子上,向志愿者深鞠一躬,公益的温度在传递中永不冷却;泉城街头,“党员先锋车”的顶灯在夕阳中亮起,张波师傅翻开车内记事本,在新一页上写下:“2026年助考路线优化方案”;对讲机里传出“任务圆满完成”的指令,铁骑带着对考生的祝福消失在车流中……

  这座城市守护的不仅是奔赴考场的青春梦想,更是深入血脉的文明基因。当最后一辆爱心送考车卸下绿丝带,这场跨越高考与中考的爱心接力暂时画上句号,红马甲上的汗渍、绿丝带磨损的边角、静音工地延后的工期,都成了城市文明的最生动注脚。当来年六月的蝉鸣再次响起,泉城的“志愿红”“能源橙”“绿丝带”又将如期而至,续写这未完的公益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