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6-30 09:49:08
□鹿 军 章樱馨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推进济南红色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指明了方向。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济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既有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济南战役纪念馆、莱芜战役纪念馆、大峰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党性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有王尽美、邓恩铭等革命先驱在济南留下的光辉足迹,更有近年来日渐成熟的校本资源,主要包括山东交通学院《共产党宣言》主题展馆、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泉城之光——王尽美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展”陈列馆、济南市团校“济南青年运动史馆”、济南明湖中学“中共济南乡师党史陈列室”等。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济南市拥有山东大学等驻济高校50多所,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近70万人。大力推进济南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能够为高校思政课提供生动课堂、鲜活教材和精神滋养,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对于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挖掘济南红色文化资源,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
深入挖掘济南红色文化资源,首先,要系统梳理济南红色文化资源。按照时间脉络,梳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济南地区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其次,精准提炼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在梳理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炼济南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主要包括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将这些精神内涵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理解红色文化的价值观念,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最后,积极开发特色教学案例和教材。根据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发具有济南特色的教学案例和教材。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是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将济南红色文化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二是要开展情景教学和角色扮演。创设与济南红色文化相关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历史的氛围,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三是要引入互动式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课堂辩论、案例分析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拓展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情感认同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大力拓展实践教学环节。一是要有序组织参观红色文化遗址和纪念馆,让学生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在参观后撰写参观心得和体会,开展交流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情感认同。二是要定期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演讲比赛、红色文化征文比赛、红色文化文艺演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三是积极创建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基地,鼓励高校与济南的红色文化遗址和纪念馆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红色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
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红色文化素养。一是要定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培训,组织高校思政课教师参加红色文化教育培训,通过专题讲座、学术研讨、实地考察等方式,亲身体验红色文化的氛围,获取第一手教学资料,提高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和理论水平。二是要鼓励教师开展红色文化研究,鼓励支持相关部门设立红色文化研究课题,激励教师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深入挖掘济南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为思政课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学术支撑。三是要建立教师交流合作机制,创设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相互学习。可以通过举办教学研讨会、教学观摩课等活动,互相分享在济南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同时,鼓励各高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加强交流合作,以借鉴其他地区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成功经验,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加强校地合作,形成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合力
大力加强校地合作,一是要鼓励高校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合作,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配合,为高校提供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政策支持,协调相关部门为高校开展红色文化教学和实践活动提供便利条件。二是要加强与济南红色文化遗址和纪念馆等合作,共同开展红色文化的研究、开发和教学活动,实现校地双方共赢。三是要与社区和企业加强合作,将红色文化融入社区和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红色文化传承和教育的良好氛围。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活动,通过举办红色文化讲座、展览等,提高社区居民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与企业合作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如红色文化进企业、企业员工红色文化培训等,让红色文化在企业中得到传承和弘扬。
总之,大力推进济南红色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高校、地方政府、红色文化遗址和纪念馆等各方的共同努力。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拓展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地合作等途径,将济南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具有爱国情怀、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为济南打造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人才软环境,助力济南在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城市人才战略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共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鹿军系山东交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章樱馨系山东交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本文系2024年度山东交通学院《共产党宣言》主题课题“《共产党宣言》主题馆资源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ZG202406)研究成果;2023年度全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大思政课”视域下山东红色基因传承体系建构研究(L2023Q04190078)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