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高温酷暑 新时代文明实践解锁夏日新凉方

舜网-济南日报

2025-07-01 09:03:16

  一场大雨过后,泉涌、蝉鸣、风噪,济南迎来了如泼墨画般的盛夏,社区广场、公园、商超、企业园区里搭起了一顶顶凉棚,阴凉下,是公益市集的喧闹、是志愿者和市民爽朗的笑声,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清风徐徐吹来,一场场丰富的公益活动将肆意涌动的爱意传播。连日来,济南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为阵地,开展了一场场有热度、有温度、有深度的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高温酷暑 新时代文明实践解锁夏日新凉方

  银龄关怀

  从健康守护到数字反哺的温情实践

  6月23日,济南市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内,84岁的张奶奶同时伸出左右手臂——一边是护士测量血压的轻柔动作,一边是专家解读检查结果的温和话语。“专家讲的高血压管理知识很实用,还学会了怎么看药品说明书。”她笑着展示手中装得满满的“健康礼包”。

  这是济南市人民医院“银龄健康从心启航”义诊现场的一幕。作为建院8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老年护理与安宁护理专科小组的医护团队为150余名老年及慢病患者提供健康“一站式”服务,发放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预防手册。

  3天后,一场跨越“数字鸿沟”的行动在甸柳新村街道上演。

  “以前总觉得把炉子关上就行了,今天听了快板才知道,不关燃气阀门也有危险!”一位老大娘在“数智助老乐享银龄”活动现场恍然大悟。省妇联联合多家单位组织的这场巾帼志愿阳光行动,用创新形式为老年群体筑起安全防线。

  “看到老人学会用手机挂号后那种惊喜的眼神,我就觉得这份志愿服务工作特别有意义。”齐鲁医院志愿者一边帮老人调试手机界面,一边感慨道。

  济南市公安局“女警先锋”宣讲团聚焦网络安全,通过真实案例解析“保健品诈骗”“中奖诈骗”等套路;65岁以上的“反诈奶奶团”则将亲身经历编排成文艺节目,用大白话提醒老姐妹警惕诈骗陷阱。

  而在莱芜区张家洼街道,“暖心居阳光关爱志愿服务小组”的年轻人带着清洁工具走进独居老人家中。擦玻璃、清厨房,最后还不忘陪老人聊家常。“街道建立了‘一对一’帮扶机制,重要节日我们还组织志愿者与老人共做团圆餐。”志愿服务负责人介绍,包饺子、做月饼的温馨场景已成为社区常态。

  从身体到心灵,从现实世界到数字空间,济南为老服务正织就一张全方位守护网。

高温酷暑 新时代文明实践解锁夏日新凉方

  邻里共治

  胡同里的安全网与诚信课

  “红色领航·邻里聚力·非遗焕彩”——6月28日,莱芜区张家洼街道新闻发布会上的这3个关键词,勾勒出济南社区治理的创新图景。

  在张家洼街道各社区,“睦邻欢享汇”正成为打破邻里隔阂的催化剂。才艺展示、趣味运动会、美食分享会等活动中,居民通过登台展才艺、赛场齐协作、围桌品佳肴等方式,在欢乐氛围中拉近距离。

  “胡同宣讲”则以更接地气的方式筑牢社区安全防线。宣讲员围绕反诈防骗、安全常识等主题,采用还原案例、模拟法庭、有奖问答等多种形式,将法治观念与防范意识深植居民心中。

  6月29日清晨,莱芜蓝天救援队队员带着救援装备走进凤城街道西苑社区。“气道梗阻如何急救?”“火灾逃生要注意什么?”在两个小时的安全知识宣讲中,志愿者们通过专业演示将应急技能传授给社区居民。

  与此同时,在方下街道柳行沟村,一场关于诚信的胡同宣讲悄然进行。

  柳行沟村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深入小巷,向村民阐释诚实守信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活动增强了居民的诚信意识,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活动组织者孟秀美表示,这样的胡同宣讲将常态化开展。

  禁毒教育则展现出科技赋能的力量。6月26日是第38个国际禁毒日,山东省暨济南市全民预防教育展上,“智慧禁毒展区”让市民大开眼界。

  “通过互动答题,我系统了解了毒品的种类、危害以及中国的禁毒措施,还填补了对新型毒品的知识盲区。”济南大学学生李成昊体验后感慨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禁毒工作中的应用展示,让观众直观感受到现代禁毒的科技力量。

  专业赋能

  当青春创意邂逅社区需求

  6月25日,济南市华黎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内,一台三脚架支起的相机前,90岁的退伍老兵李爷爷挺直腰板。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的志愿者半蹲着轻声引导:“爷爷看镜头,想想当年带兵的样子!”随着快门轻响,一张神采奕奕的证件照就此定格。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微光成炬”志愿服务团队在走访中发现,部分高龄老兵与老党员仍用着数十年前的旧证件照。“将服务靶向对准这些‘最可爱的人’,以专业技能回应其朴素心愿。”团队指导老师卢姗道出活动初衷。

  镜头定格的不仅是荣光,更是青年学子回应时代期盼的郑重承诺。

  周末的张家洼街道邻里美食分享会上,75岁的赵阿姨端出刚出锅的水饺,隔壁年轻人送来冰镇绿豆汤。“以前同单元都不认识,现在像一家人。”她笑着说,这样和谐的场景正在济南各个社区蔓延。当饭香驱散了钢筋水泥的隔阂,当笑语融化了邻里初识的疏离,社区的温度便在共享的餐桌上悄然升腾。

  从甸柳新村街道老人学会手机挂号时的笑脸,到华黎社区老兵抚摸着崭新证件照的颤抖双手;从张家洼街道邻里共聚的美食香气,到柳行沟村胡同里传出的诚信故事,这些微小却明亮的温暖瞬间,凝聚成了济南“公益之城”的精神血脉。

  当专业医疗资源走出医院大门,当青春创意融入社区肌理,当老街坊们在活动中变成新朋友,济南的公益实践印证着那句朴素真理:微光成炬,温暖一座城的力量,正来自每个普通人的善意与行动。

高温酷暑 新时代文明实践解锁夏日新凉方

  破旧立新

  小戏小剧“吹”来文明新风

  6月24日晚,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管委会宣传文化部组织的“小戏小剧唱新风·邻里街坊话文明”移风易俗宣传活动走进太平街道阎桥村。活动以文艺表演为载体,紧扣移风易俗主线,活动巧妙将文明新风融入消夏晚会。

  晚会现场,移风易俗知识互动问答环节贯穿始终,居民们热情参与移风易俗知识抢答。村民们围坐在舞台前,一边享受着夏夜的清凉,一边感受着移风易俗带来的新气象。“如今村里兴起新事新办之风,越来越多的新人主动摈弃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俗,倡导文明新风,争做实践者和带头者。”一村民表示。此次活动不仅为村民带来了视听享受,更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移风易俗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为乡风文明建设增添了强劲动能。

  锣鼓铿锵,唱念悠扬。6月27日,在济阳区文化馆芳华剧场,一场别开生面的移风易俗变革正在悄然发生。由济阳区文化和旅游局精心打造的“法治引领新风尚 移风易俗筑文明”2025济阳全民文化艺术季暨“财缘宝杯”群众性小戏小剧擂台赛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中。这里没有大张旗鼓的理论说教,而是凭借小戏小剧这一独特的文化形式,书写着移风易俗的大文章,从一个个小故事中折射出令人深思的大道理。

  演出现场,幽默诙谐的语言,高亢激昂的表现力,恰到好处、节奏强烈的乐器伴奏,瞬间点燃现场气氛,引来众多群众阵阵掌声和欢笑声。

  “我们将进一步丰富移风易俗作品表现形式,鼓励和支持更多的文艺人才加入创作队伍中来,提升作品质量,扩大移风易俗文艺作品的影响力,让移风易俗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济阳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暑育青苗

  协同共育的品德课堂与成长“凉方”

  6月正值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月,济南市以安全教育、亲子互动为抓手,为孩子们撑起“保护伞”,让童真童趣在关爱中自由生长。

  6月24日,长清区双泉中心小学精心策划了一场充满趣味与挑战的一、二年级“乐考游园会”。在充满欢声笑语的氛围中,孩子们“趣”探语文乐园,以趣味闯关为载体,将语文知识巧妙融入“荷韵词趣”“朗读魔法屋”“故事创编空间站”等主题关卡,孩子们手持“通关文牒”,化身小小探险家,在拼音迷宫中寻找宝藏词语,用清脆童声演绎经典美文,发挥奇思妙想编织趣味故事。

  这样的“乐考游园会”,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科素养,还促进了个性成长与全面发展。

  书页轻翻,墨香氤氲。今年以来,平阴县安城镇以文明实践阵地为纽带,发挥好泉城书房安城分馆资源,构建“一刻钟阅读生活圈”及文明实践所(站)“1+33+N”未成年人活动阵地,依托大峰山八区兴隆镇党支部旧址、新安里社区科普体验馆、非遗扎染及农家书屋各类活动场所,打造集未成年人阅读打卡、文明实践、研学活动、科普体验、安全教育、公益托管于一体的全环境立德树人育人生活圈。

  在各类活动阵地中,安城镇创新教学模式,依托泉在济南、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童乐缤纷暑期”、我们的节日等系列主题活动,将非遗扎染研学体验、爱国主义教育、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融会贯通,在文明实践的广阔天地中,以多元模式开拓未成年人探索世界的新路径,从校园到家庭、从课堂到社会、从科普到文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阵地网络正在蓬勃构建,“日常学习+校外体验”“文化活动+科普探索”打造“不设墙”的实践阵地,不断满足未成年人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全面推动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在潜移默化中走深走实。

  文明实践暖人心 躬身践行树新风

  文明,对一座城市而言,既是最好的标签,也是最美的底色,亦是一座城市最暖的名片。在济南,新时代文明实践如春风化雨,浸润着泉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从社区广场的文化活动到街巷里弄的志愿者身影,从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到市民素养

  的点滴提升,文明实践正以润物无声的力量,重塑着城市的精神气质,凝聚起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近年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济南的文化盛宴供应层出不穷,构建起覆盖广泛的文明实践网络:社区书屋里老少共读传递书香,文化广场上非遗展演引来欢声笑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中政策宣讲、技能培训等活动按需开展。这不仅帮助群众认识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性,还让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文明实践活动带来的实惠。

  文明实践,志愿先行。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需要我们持续壮大志愿力量,提高志愿服务精细程度和专业水平,完善长效机制,增强动力、激发活力,吸引更多志愿者扎根基层、服务群众。要深入研究常态化联系群众的新办法,收集梳理对接群众的新需求,及时总结引导群众邻里互助、守望相助的新做法,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让人人成为文明实践的参与者、倡导者、推动者。

  文明实践更要在服务百姓上拓展深度和广度。阵地有了,如何做到文明实践活动接地气、聚人气是关键。这就需要我们在服务群众上多开辟渠道,紧扣群众需求,根据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主题,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寻找新的发力点,探索新的实践形式,让群众乐于参与,共享文明实践的成果。只有让群众认识到文明实践的重要性,他们才会主动投身到实践中来,只有把文明实践活动做深做细,才能真正为群众带去文明新风,凝聚群众见贤思齐、不断奋斗的精气神。

  文明实践不是一阵风,而是润物无声的持久战。在济南,文明实践正以阵地为基、以志愿为桥、以民生为本、以全民为翼,勾勒出城市文明的新图景。唯有持续深耕细作、久久为功,才能让文明之花在泉城常开常新,让更多人在文明浸润中感受城市的温度与力量。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陈曦 郭哲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