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7-02 08:30:48
市民在张夏街道的网红小院体验休闲生活。 (李冬阳 摄)田园采摘、乡村民宿、红色研学……近年来,随着乡村游热度不断提升,近郊游、休闲游已经成为济南旅游的新热点。不少市民游客在周末或节假日来到济南周边乡村,品尝乡野美食、欣赏田园风光、感受乡土人文、参与特色体验。
与此同时,一些有品质、有韵味的“宝藏”乡村不断涌现。济南市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开发特色农旅商品、创新文旅消费场景,推动农文旅融合成为拉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
五峰山街道
“樱”红满山解锁山水间的体验方程式
青山叠翠间,五峰山大樱桃的甜香在微风中流淌,山脚下的炒鸡店飘出浓郁的酱香,露营地里孩子们追逐着“长小樱”玩偶嬉戏奔跑……进入樱桃采摘季,长清区五峰山街道便成了人们向往的“诗与远方”。
以前来五峰山,就是摘完樱桃就走,现在不仅能参加山会、看演出,还能在水库边露营、去村里赶大集,每次来都有新玩法。在五峰山街道,“微度假”场景触手可及。小庵村的福院茶馆里,柴火灶上正咕嘟咕嘟地熬着养生汤,石桌上养生茶飘香,游客们围坐在一起,享受着休闲时光。蔡庄露营地的草坪上,帐篷和天幕点缀其中,游客们正在布置露营餐桌,在晚风里吃烤肉、数星星,沉浸式体验自在惬意的度假时光。最受欢迎的当属“订单式樱桃采摘套票”,游客们可以提前在抖音团购,由专属的“果园管家”带领体验采摘的乐趣。不少企业将其作为员工团建项目,带动了错峰采摘订单数的增长。
除了沉浸式的“微度假”体验,文创元素的注入也让场景更具记忆点。“长小樱”IP化身“形象大使”,带着印有五峰特色的冰箱贴、折扇、手提包等文创产品走进游客的视野。定制化的“印章打卡地图”串联起十余处特色场景。
在五峰山街道,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正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长清区大樱桃种植协会的成立,让3000余户果农拧成“一股绳”,从种植技术培训到品牌统一运营,五峰山大樱桃的品质与溢价能力显著提升;首届五峰山炒鸡厨王争霸赛后组建的餐饮联盟,则让“五峰炒鸡”实现从“农家菜”到“地域招牌”的蜕变,会员单位统一推出“炒鸡地图”“联动优惠”等特色服务,让舌尖上的五峰更有滋味。与此同时,“五峰山樱桃谷”泉韵乡居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已然成型,大五峰山文旅项目落地生根,清沣樱桃产业示范园项目正稳步推进。街道还设立大樱桃市场规范管理专班,从采摘体验到集中售卖全流程优化,让“果农卖果”更省心、“游客尝鲜”更放心。
得益于人才回引政策,返乡青年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返乡青年带着直播设备走进樱桃园,通过“云端采摘”“助农直播间”等形式,让五峰山大樱桃搭上电商快车,旺季线上日销突破5000单;依托长清区校地融合政策,庄南山村与山东艺术学院牵手,举办首届庄南山村艺术节,将村内闲置老屋改造成“乡村艺术工坊”,大学生创客带来的文创设计、非遗手作体验,让古朴山村变身“艺术村落”;邱庄村设立的“书记代办服务点”成为服务枢纽,不仅为游客提供采摘路线规划、餐饮预订等“一站式”导引,更通过搭建“订单+农户”的对接平台,帮助村民解决大樱桃销售难题。
政策不仅“输血”更“造血”,现在村民既是文旅发展的参与者,更是受益者。据初步统计,目前樱桃谷沿线14个村,超3000户村民嵌入文旅产业链,2025年樱桃季期间,户均年增收超1万元,“樱桃经济”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共富果实”。从“摘果子”到“品生活”,五峰山街道的蜕变,正是乡村振兴过程中“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生动注脚。
济阳街道葛店村
黄河岸边的诗意栖居
这里,千亩稻田翻涌金色的浪,稻蟹共生谱写生态的歌,池塘倒映着天光云影,网红打卡地更是吸引着无数追寻诗意的目光,共同绘就一幅令人心醉的乡村画卷。这里,就是济阳区济阳街道葛店村。
踏入葛店村,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广袤无垠的千亩稻田。稻浪在微风中层层翻涌,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散发着生命的蓬勃气息。当金秋来临,这片海洋便被染成金黄,沉甸甸的稻穗谦逊地低垂着,在阳光的轻抚下闪烁着丰收的光泽,让人不禁沉醉于这田园牧歌般的美好景致之中。
而在这片稻田之下,还藏着一个奇妙的“共生世界”。葛店村采用稻蟹共生的生态养殖模式,稻田为螃蟹提供了栖息之所,螃蟹则在田间辛勤劳作,疏松土壤、捕食害虫,两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到了收获季,既能收获颗粒饱满、香气四溢的黄河大米,又能捕捉到膏满黄肥、肉质鲜美的螃蟹,真正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村里还精心打造了众多网红打卡点,吸引游客前来拍照留念。池塘边,木质的栈道蜿蜒曲折,游客漫步其上,仿若置身于江南水乡,无论是日出时分的光影变幻,还是夕阳西下的余晖映照,都美得令人窒息。
这里还是研学旅行的热门之地。孩子们走进稻田,触摸泥土的温度,了解水稻生长的奥秘;在非遗工坊里,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体验文化传承的力量;在池塘边,观察水生生物,探索自然生态的奇妙。在这里,知识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触手可及的鲜活体验。
葛店村,用它的千亩稻田书写着丰收的故事,用稻蟹共生诠释着生态的智慧,用池塘的碧波荡漾诉说着宁静与美好,用网红打卡地展现着乡村的时尚与活力。这里,是心灵的栖息地,是诗意的栖居地,等待着每一个渴望回归自然、追寻美好的人前来邂逅。
明水街道西营村
稻香泉韵里的田园诗画
踏入章丘区明水街道西营村,仿佛穿越时光的隧道,沉醉于明水香稻绵延千年的悠悠古韵之中。漫步稻田间,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无际的稻田,微风吹过,绿浪翻涌,缕缕稻香孕育着一年的丰收。
观光步道蜿蜒其中,泉水潺潺流淌,水面倒映着垂柳与荷花,偶有几只白鹭低飞掠过,为这片田园添了些许灵动。稻田深处,蛙声此起彼伏,“听取蛙声一片”的诗意场景在这里重现。成群的稻田鸭摇摇摆摆地穿梭其间,时而低头啄食,时而扎进水中嬉戏,与稻田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
近年来,明水街道西营村搭乘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快车,利用“一山两河三园”的生态基底,打造了集稻田观光、特色美食、农耕体验、研学教育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的“稻荷飘香景观区”。闻稻香,赏荷美,听蛙声,田间飘出的缕缕稻花香,不仅再现着“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美好图景,更展现着西营村书写“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动人诗篇。
张夏街道
“杏”产品精深加工,打开农产品“发展锁”
产业兴,则乡村兴。凭借独特的气候、水土、光热资源优势,长清区张夏街道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培育林果产品精深加工体系,让特色林果产业羽翼愈丰,成功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互促双赢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张夏街道始终把产业振兴放在首位,积极探索“庭院+产业”发展新模式,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就地取材,围绕“杏”元素做文章、寻突破,让方寸之地实现华丽转身,“御杏”产业走上品牌战略发展的快车道,实现特色庭院经济各美其美、御杏产业发展多姿多彩。
如你所院在打造庭院休闲体验的同时,深度聚焦张夏御杏这一核心资源禀赋,以优质御杏为基底,匠心熬制清润回甘的杏皮茶,将庭院里的杏香融入日常饮品。精选饱满御杏鲜果,采用独家技术制作杏果干、果脯,锁住自然甜润与营养,打造健康美味的休闲零食。
一方小院在发展餐饮、休闲等业态的同时,紧紧围绕张夏“御杏”资源,开办特色“微加工”型庭院。小院以杏为原材料,制成御杏蛋糕、御杏奶茶、御杏果茶;组织美食研发团队积极研制杏花酥、御杏果酱、御杏糖、御杏蛋黄酥、御杏冰激凌等独具张夏特色的甜点。此外,还联合长清文旅,打造“御杏系列”伴手礼,在实现御杏精深加工、延长张夏农特产品产业链条的同时,让更多人了解张夏、爱上御杏。
张夏厚院紧扣“杏元素”这一核心文化符号,将应季鲜杏融入传统农家菜谱,以御杏和排骨相融合,推出招牌御杏排骨;同时,将杏与花卷相结合,内馅融入蒸熟的御杏果肉,出锅时面皮泛着淡淡杏香,杏肉裹着麦芽的香气,恰似把整个夏季卷进了面食里。
下一步,张夏街道将持续推动“御道”“御杏”“休闲庭院”等文旅产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延链、补链,以“小美专精”的文旅消费新产品、新场景,助推辖区农文旅融合发展向更高处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