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7-03 08:23:20
本报7月2日讯(记者 邢晓然 丁梅浩)今天上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泉城消费提升在行动”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我市积极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个,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3家、示范企业4家,省级电商示范项目65个。1-5月份,全市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9.8亿元、同比增长33.4%,高于全省22.8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91.3亿元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保障“米袋子”“菜篮子”等农产品生产稳定、品类丰富、供给充足,谋划实施粮食、蔬菜、畜禽等重点产业项目309个、年度投资138.6亿元,其中已纳统项目164个。今年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91.3亿元、同比增长4.3%;蔬菜和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122.05万吨、21.2万吨。
同时,聚力打造“1+15+N”农业品牌矩阵,提升品牌农产品市场影响力,“泉水人家”市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和产品分别达到140家、420款。组织开展“泉水人家”品牌季系列活动,30个品牌获评首届“济南好农品”,“好品山东”等省以上农业知名品牌发展到77个,培育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8个。
在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方面,发挥济南市农业产业协会组织优势,分行业、分领域组建草莓、农产品电商等7个行业分会和章丘大葱、鲜食玉米等11个产销联盟,在华联、富群等大型商超设立8个“泉水人家”展销专区,累计组织530余家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进社区、进公园等产销对接活动29场。推动23家优质企业入驻“山东好品”上海、横琴推广中心,持续拓展长三角、粤港澳等高端消费市场。
在畅通农产品上行渠道方面,运营好“齐鲁农超”济南品牌馆,推动134家企业、499款产品上线,入驻企业数量居全省前列。深化与国内头部电商合作,搭建“1+1+N”京东济南农特馆体系,开设市域、县域和第一书记助农等特产馆12个,策划开展“618”购物节促销活动,上线展销产品610余款。
此外,在丰富乡村消费场景上,抓好泉韵乡居和美乡村片区建设运营,新启动建设莱芜区“齐鲁情·映山红”、章丘区“明山绣水”等10个市级以上片区,推介片区乡村游精品线路20条,开展研学、采摘、美食节、文艺演出等特色活动46场。
全市农村电商从业者规模突破16万人
今年以来,我市多措并举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农村电商体系建设,释放农业发展“新动能”。成立市直播电商行业党委、直播电商行业党委妇联,推动成立新媒体电商产业联盟农产品分会,为电商行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为契机,以平阴县、商河县为主阵地,设立县级电商服务中心、镇电商服务站、村电商服务点,建成县镇村三级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莱芜姜蒜农产品、平阴玫瑰、平阴阿胶、商河滋补膳食大健康产业带等获评省级电商产业带。
抓好农村电商人才培育,构建乡村人才“强磁场”。深入对接我市重点电商园区企业开展跟踪服务,摸清电商人才需求,制定电商人才分级培育方案。在涉农区县组织农民工、创业大学生、残疾人等主体,举办济南市电子商务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近10场次,培训人数500人次以上,着力培养电商“新农人”。截至目前,全市农村电商从业者规模已突破16万人,为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拓宽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铺就农民增收“快车道”。充分发挥直播电商在提振消费,重塑乡村经济生态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开展主播带货、公益助农等多样化促农助销活动近10场。
整合资源打造十大特色果品采摘季
今年,济南精心策划了“泉果飘香”区域公用品牌,作为济南林果产业的统一品牌标识。5月16日,“泉果飘香”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同步启动了首届济南特色林果嘉年华系列活动。通过对11个区县的130个优质采摘园区进行整合,打造樱桃、甜杏、桃、葡萄、苹果等十大特色果品采摘季。
同时,创新推出鲜果品鉴会、自然教育研学、“采摘+露营”、果树认领等十大“采摘+”特色项目,整合吃、住、行、游、购、娱、研、学等多元业态,打造“采摘+文旅+消费”全链条场景。智慧林果服务系统接入“爱山东·泉城办”,市民游客可实时查询全市130个采摘园区信息,实现导航一键直达。通过“泉果飘香”系列活动的开展,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促进消费提振。
截至目前,济南已开展采摘旅游季主题活动,举办鲜果品鉴、自然教育、果园研学、快速检测体验、济南园·林市集新鲜果品专场等“采摘+”系列活动80余场次,累计接待市民游客5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