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凉皮嫂子”杨翠翠:一碗凉皮的济南温度

济南报业全媒体

2025-07-10 16:49:52


  在济南老城区喧而不闹的街巷里,杨翠翠的小店“吕爽凉皮嫂子”从不缺人气。队伍常排到门外,食客们等待的,是一份当天现做的凉皮,或是一个塞满川味冒菜的夹馍。这碗寻常滋味,藏着北方人对抗暑气的智慧,也盛着街巷里最踏实的烟火。

“凉皮嫂子”杨翠翠:一碗凉皮的济南温度

  “凉皮嫂子”的诞生

  “吕爽凉皮嫂子”店名的由来,带着夫妻俩的深情与巧思——丈夫姓吕,“爽”则寓意凉皮入口的清爽与良心的坚守。“很多人都以为我叫吕爽,”杨翠翠笑道,“嫂子就是大家叫着亲切一些嘛。”

  创业前,杨翠翠夫妇在邯郸做建筑工程,婆婆突患重疾,他们辗转至济南求医。为扛起生活重担,杨翠翠尝试摆摊卖凉皮。初时批发售卖凉皮,口感平平,倔强的她决心改变,远赴陕西等地考察学习,最终摸索出独家配方:只用面和水,绝不添加防腐剂,当天制作,当天售罄。新鲜,成了“凉皮嫂子”的金字招牌。

  “这凉皮为什么好吃?当天做,当天卖完为止,卖到下午三四点可能就没了,所以说它不能过夜,一过夜就有发酵的酸味。”杨翠翠的坚持近乎严苛。

  而店里的另一招牌“冒菜夹馍”,则是她味蕾记忆的结晶。母亲是四川人,从小嗜辣的她,将川味冒菜的灵魂塞进扎实的馍里,碰撞出独一无二的滋味。这纯粹的自创美味,很快俘获了济南人的胃。

“凉皮嫂子”杨翠翠:一碗凉皮的济南温度

  靠真材实料圈粉的网红

  杨翠翠未曾预料,这家深藏街巷的小店,会吸引各地食客专程打卡。在小红书等平台,“凉皮嫂子”与“冒菜夹馍”频繁现身“济南必吃宝藏小店”榜单,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品尝。

  “第三次了!前两次来排队没排上,这次终于吃到了!”店门口,从临沂赶来的任先生语气兴奋。“非常好吃,肯定要推给朋友!”他正是被济南本地朋友“按头推荐”而来。

  流量高峰时,凉皮日销可达300张,冒菜夹馍同样供不应求。即便生意火爆,杨翠翠对品质的执念丝毫未松。常有外地游客想打包凉皮和冒菜夹馍回家,她总是诚恳劝阻:“尤其这个冒菜,不要长时间放着,有很多外地朋友都要带回去,这都不建议带的。我们的凉皮没添加剂,隔夜的我都不建议顾客吃。”

  小红书上的评价印证了她的用心:“80%的人都认可这个口感。”冒菜夹馍虽因辣度劝退部分人,但其独特风味仍令众多嗜辣者着迷。这份真诚与实在,让“网红”标签褪去浮华,沉淀为实实在在的口碑。

“凉皮嫂子”杨翠翠:一碗凉皮的济南温度

  一份凉皮的温度

  在店门显眼处,贴着一张朴素的告示:“如果你有困难,本店的食物可以免费拿走,店里没有收款音响,也不要觉着尴尬,不用说谢谢,人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期待你发展好了,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这是杨翠翠自2022年4月开始的承诺。最忙碌时,一天送出过200多份凉皮。即便小店因修地铁搬迁,这份传递未曾停止。她特意关掉收款提示音,只为让身处困境的人能有尊严地取走食物。

  曾有两位建筑工人大哥,因工地停工又暂时无法返乡,成了店里的免费常客。离开济南前,杨翠翠的丈夫默默塞给他们200元做路费。几个月后,两人重返济南,特意回店报一声平安:“我们回来了!”一位古稀老人,因家中儿子儿媳皆为残疾人,生活困顿,常来取两三份凉皮,杨翠翠从未多问,只是默默递上。

  质疑声也曾汹涌而至,她曾一天收到十几条谩骂私信,斥其“作秀”。“真不容易,当初就想给需要的人献点爱心。”杨翠翠坦言曾自我怀疑,是家人的坚定支持让她挺了过来:“做好自己的事,不管别人怎么说。”如今,免费取餐的人少了,每月仅一两份需求,但她依然守着那份朴素的信念:“只要有能力,就会一直坚持。萤火虽小,希望可以照亮需要的人。”

“凉皮嫂子”杨翠翠:一碗凉皮的济南温度

  谈及未来,杨翠翠表示也曾有过开分店的计划,又被现实按下。“口味这东西,换个人做可能就不对。”凉皮调料靠的是经年累月的手感,难以精确量化。她招过人试工,老顾客一尝便觉“味道不对”。为了保证品质如一,扩张计划只能搁置。

  如今,小店主要由杨翠翠和母亲操持。每日清晨开始忙碌,晚上七点半准时打烊。这“早退”的时间,是她留给两个孩子的温柔。“宝妈创业挺辛苦的。孩子小的时候,确实觉得亏欠他们。”作为一位90后母亲,杨翠翠有两个孩子,大的12岁,小的10岁。生活的重担也磨砺了孩子的早熟与独立,“好多人都说我们家孩子可听话了。”杨翠翠欣慰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涩。

  食物传递的温度,远不止于舌尖,杨翠翠用一碗凉皮告诉人们:烟火人间,最珍贵的滋味,是真诚与善意酿造而成的。(文/图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宋钰 栗潇 葛君 王智勇 视频:王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