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7-12 10:01:46
盛夏的泉城,荷风送香,文明潮涌。7月11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议召开。这场承载着总结过往、表彰先进、部署未来使命的会议,映照出“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的文明新貌。
人,因文明而美;城,因文明而兴。济南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创建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这份殊荣,是全市上下锲而不舍、共同努力结出的硕果,其不仅仅是荣誉的叠加,更见证着济南以坚韧步伐走出一条城市文明提升之路,也实现了从“创建文明城市”到“建设城市文明”的精彩嬗变。
时代新风,徐徐吹来;文明薪火,代代相传。从以“绣花”之功助城市蝶变,到建民生工程筑幸福“根基”;从志愿服务展文明新风,到文明之花遍开城乡,一城文明风,满目气象新,文明成为这座城市的最美底色。
朴实的语言、动人的故事、温暖的笑容……7位代表走上发言席,用一个个鲜活的实践故事、一组组亮眼的实干数据,勾勒出济南精神文明建设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生动画卷,为这座城市的文明底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城区代表市中区的发言让人看到了中心城区的担当与作为。他们以文化为笔,既在思想引领上深耕细作,“理响市中”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直抵人心;又在城乡蝶变上大笔挥洒,1160万平方米新建住宅托起30万居民的“安居梦”。112位身边典型如星光闪耀,1.5万场志愿服务似春风化雨,让“崇德向善”的种子在市中大地生根发芽。
全市首个县级全国文明城市代表平阴县以“精致”为钥,打开了县域文明创建的新路径。从21条主干道的焕新到66个老旧小区的蝶变,“玫好平音”的宣讲声回荡在村落社区,“喜尚玫梢”的婚俗新风拂过家家户户,这座小城用“绣花功夫”编织着幸福图景。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市直部门代表市城管局的发言充满“民生温度”,诠释着“温暖城管”的深刻内涵。城市家具洁净如新,“失明”路灯重放光明,便民疏导点烟火升腾,在暴雪夜4.9万人次的彻夜奋战守护着城市畅通。他们不仅用智慧化手段构建起“五位一体”治理闭环,更以“圆桌对话”“城管开放日”架起连心桥。
全国文明单位代表历下区姚家街道以“家”为纽带,奏响了基层文明创建的和谐乐章。“理润姚家・声动CBD”的宣讲声、“姚家大舞台”的欢笑声、37处“暖新驿站”的温馨声,交织成动人的“家之旋律”。从中央商务区的“物业城市”新模式到1500场惠民活动的精准送达,这里的每一步跨越都彰显着“以家聚力”的强大动能。
全国文明村镇代表长清区双泉镇的发言带着“山水灵气”,诉说着乡村文明的振兴故事。160处泉水叮咚作响,60%的绿化率铺就生态底色,“小板凳课堂”上的政策宣讲、2000场志愿服务的暖心行动,让文明之花绽放在田间地头。废弃矿坑变身极限运动基地,敬老院80张床位托举夕阳红,这里正书写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文明答卷。
育人之本、德育为先。全国文明校园代表济南一中的发言浸润着“红色底蕴”,彰显着百年学府的育人担当。邓恩铭广场上的初心回响,原创话剧《邓恩铭》的400余场演出,23册红色校本读物的墨香芬芳,让红色基因融入学子血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槐荫区沈瑶琴家庭的故事饱含“家国情怀”,诠释着好家风的传承力量。600余名孩童的免费书法课,10万观众驻足的家风书法展,这个“全国文明家庭”让好家风如春风化雨,滋养着城市文明的土壤。
走出会场,文明和先进典型的力量继续流淌,滋养着城市和乡村,温暖着我们每一个泉城人。文明之光正一路领航,文明济南正踏歌而行。
泉城的文明故事,正在每个角落续写。这故事里,有你我他的身影,有千万家庭的参与,更有一座城市向美而行的坚定步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我们再次回望,会看到一个更加文明、更加宜居、更加幸福的济南,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齐鲁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