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7-15 09:40:17
2025年上半年,商用车行业面临需求低迷、乱序竞争等多重挑战。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山东重工旗下中国重汽集团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改革攻坚为动力、以全球视野谋布局,交出了一份亮点纷呈的“期中答卷”:整车销量逆势增长、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精益管控效能凸显……一系列亮眼表现彰显了中国重汽强劲的发展韧性。
市场份额持续领跑 核心竞争力再提升
今年上半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重汽充分展现行业“龙头”实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重汽整车销量22.3万辆,同比增长12.1%。其中,重卡销量14.9万辆,同比增长6.7%,连续四年保持国内行业第一;中轻卡销量6.4万辆,同比增长22.9%。合并收入同比增长9.8%,利润同比增长11.2%,利税总额同比增长15.9%,出口收入同比增长4.9%,实现了经营业绩的稳步攀升。
国内市场,中国重汽上半年重卡销量7.9万辆,同比增长10.7%,轻卡销量6万辆,同比增长21.4%。新能源领域表现尤为突出。自开年以来,中国重汽新能源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上海交付200台新能源轻卡、在福建拿下600台新能源重卡大单、在天津城建一线100台豪沃TX7新能源搅拌车投入使用……据统计,上半年中国重汽新能源重卡销量1.1万辆,同比增长230%,新能源轻卡销量0.5万辆,同比增长294.1%。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制造公司总装智能柔性生产线。
通过深挖客户用车场景的差异化需求,中国重汽产品在快递快运、冷链运输、集装箱等多个细分市场实现了销量第一,在绿通/配货、搅拌车、新能源牵引车、环卫、随车吊等重点市场占有率保持稳步增长。随着今年山东省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工作的全面启动,中国重汽积极响应号召,推出了至高14万元置换补贴,帮助客户实现降本增效。
全价值链运营体系的建立,也为中国重汽市场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年初,中国重汽在行业内建立了首个二手车厂家官方认证体系,并在梁山开展了首期经销商二手车业务技能培训,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系统的解决方案。在渠道管理方面,中国重汽通过制定网络发展战略,推动中国重汽重卡、轻卡渠道网络覆盖度分别达到89%、94%,渠道运营效率和精细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出口增长创新高 全球影响力再升级
早在2004年,中国重汽便发力海外,如今已连续20年位居行业出口首位。今年,中国重汽出口领先优势继续扩大,在传统优势市场保持稳定增长的基础上,海外高端市场不断实现新突破。今年5月,作为山东重工集团旗下的核心业务板块,中国重汽携多款主销车型亮相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工程机械博览会,充分展现了其在高端市场的强大竞争力。上半年,中国重汽重卡出口突破7万辆,同比增长3%,出口营业收入达到221亿元。
中国重汽500台皮卡出口厄瓜多尔首批发车仪式现场。
在保持重卡出口优势的基础上,中国重汽积极探寻新的业务增长点,推动轻卡成为出口新引擎。上半年,中国重汽轻卡累计出口3745辆,同比增长73%,成功打开中东等空白市场,并在东南亚、拉美、非洲等市场实现显著增长。今年4月,中国重汽与越南机械开发公司进行了轻卡本地化项目签约,进一步拓宽了越南市场的增长空间。此外,中国重汽轻型汽车业务也实现了新突破。3月份,500台中国重汽搏胜皮卡出口厄瓜多尔,加速推进中国重汽全系列商用车产品的国际化进程。
国际市场的突破,离不开中国重汽的本地化战略和高效服务体系。在越南等传统优势市场,中国重汽将销售与服务网点延伸至二三线城市及偏远地区,并强化配件供应网络建设。目前,中国重汽已在全球建立KD工厂29家、服务网点246个、配件网络217个,市场覆盖率与客户触达率得到有效保证。今年,中国重汽还组织开展了首届外籍培训师训练营活动,培养了一批熟悉当地市场和文化的专业人才,有力提升了当地服务团队的作战能力。
今年以来,中国重汽在乌干达、坦桑尼亚等地举办了多场产品推介会和展览会。在今年的“山东国际友城合作交流周”上,中国重汽高端、绿色、智能化的产品获得了海内外来宾的广泛关注。如今,中国重汽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各地项目建设,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6月,中国重汽154辆高性能工程车辆交付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菲律宾政府领导人亲临现场,高度赞赏了中国重汽产品的可靠品质。在经济效益之外,中国重汽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肯尼亚生态环境保护、缅甸抗震救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彰显了中国民族品牌的担当。
技术创新再突破 产品实力跃上新台阶
科技创新的持续突破,为中国重汽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核心动力。上半年,围绕传统能源产品综合竞争力提升、新能源产品和智能网联产品开发等业务,中国重汽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接连发布汕德卡G7H燃气牵引车、豪沃TS7自卸车、2025款悍将等全新产品。
为充分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中国重汽开展全新一代中重卡开发,相较于传统产品,新品的底盘、驾驶室零部件数量和种类均实现了有效降低,整车经济性得到显著提升。此外,自主创新为主、产学研合作为辅的并行研发体系,也加速了中国重汽的科技成果转化。围绕新能源,中国重汽与山东大学、山东交通学院组建产学研团队,开展重点项目联合攻关,充分发挥了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
国家重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重汽科技大厦
目前,中国重汽新能源产品已覆盖充电、换电、燃料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运营需求,中国重汽形成了新能源动力系统自主正向开发、新能源商用车整车动力经济性核心优势,电驱桥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创新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并实现产业化应用。
聚焦零公里质量管控,中国重汽构建“发现-复验-闭环”的问题清零机制,围绕新品研发、售后纠正预防、持续改进等五大维度,实现了质量问题全流程闭环管理。上半年,中国重汽整车3MIS千台故障同比下降45%,6MIS千台故障同比下降34%,产品质量实现显著提升。
凭借卓越的品质,中国重汽产品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今年第九届亚冬会上,中国重汽豪沃TH7重卡8K超高清转播车入驻赛场,为全球观众提供了身临其境的观赛体验。在世界顶级赛车盛事“F1中国大奖赛”上,中国重汽汕德卡驶上赛道,为观众及车手提供巡游服务支持,展现了“中国智造”的非凡魅力。
改革赋能激活力 党建引领聚合力
近年来,中国重汽紧抓新能源、数智化、后市场三大战略转型,进行了一系列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改革,为企业发展释放了内生动力。
为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中国重汽以赛促学助力技能人才成长,今年已成功申报“技能兴鲁”技能竞赛3项、市级技能竞赛6项,在集团开展百场万人能工巧匠职业技能竞赛、整车Audit评审、整车改制、宜搭低代码开发等赛事。上半年,中国重汽荣获国家级荣誉2项、省级荣誉4项、市级荣誉9项。下一步,中国重汽将继续强化职工职业技能发展,确保全年组织各级技术比武300项次以上、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5个以上、取得优秀创新成果100项以上,培养选树三级工匠500名。
目前,中国重汽已形成“项目+人才”“平台+人才”“成果+人才”的培养模式,重点引进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专业人才,“三新”技术人员占比稳步提升。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改革成效显著,平均年龄40.1岁,本科以上学历占比99%,并搭建起预备、培育、后备等多层次的干部队伍体系。
结合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需要,中国重汽通过优化研发、策划、销售等资源配置,缩短管理链条,实现传统车型与新能源车型业务融合、市场与研发精准对接,切实解决生产、营销一线的痛点和难点问题,提高了一线作战能力。
党建引领为中国重汽的发展凝聚了合力。在作风与文化建设上,中国重汽坚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组织开展“重德、重勤、重廉”廉洁文化建设,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干事生态。为进一步推动党建与业务互融互促。2023年起,中国重汽组织开展特色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以党建品牌为纽带,党组织发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将党建成效切实转化为了现实生产力,形成了一批“叫得响”的特色党建品牌,构建起“一支部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的党建品牌生态。
“永不懈怠、永立潮头、永争第一”中国重汽职工跳绳比赛。
“一家人、一条心、一起干、一定成”是全体中国重汽员工坚定践行的企业文化理念。开展“我为职工办实事”系列活动,推进2025年职工健身行动,举办职工拔河比赛、跳绳比赛、“我们的节日”、美食节等文体活动……集团党委深入生产、营销一线展开调研,组织开展专项慰问等活动。2025年以来,为245名员工发放爱心互助金19.46万元,救助困难员工374人次,发放救助金38.46万元。中国重汽将企业文化深度融入日常经营,让员工在并肩奋斗中感受关怀,不断提升幸福感、获得感。
95年前,中国重汽诞生于济南黄河岸边,如今已成长为全球商用车市场的重要力量,在世界舞台叫响了高端民族自主品牌。2025年是中国重汽加速转型升级、迈向世界一流的攻坚之年。作为商用车行业领军企业,中国重汽将继续发扬“永不懈怠、永立潮头、永争第一”的精神,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上再加力,以实干兑现百年重汽梦想,以实绩交出高质量发展的“满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