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7-18 07:21:06
□ 张静
近日,济南白泉生态景区免费对市民、游客开放,“复活”千年名泉泉群,再现“泉涌白沙”的奇特景观。与此同时,《济南市名泉保护总体规划(2025-2035年)》印发,将市域范围内的全部泉水生态功能区纳入保护范围,泉群数量由10个变为12个。
每当游客市民走在曲水亭街,看到那清冽的泉水从满是岁月痕迹的青石板边流淌而过,不禁感叹:“此景独有,他处皆无。”泉是济南的根和魂,也是这座城市最闪亮的名片。依泉而建的济南,在汩汩涌动的泉水的见证下,不断发展向前。
不管是名泉再现还是保护规划升级,都让我们看到,济南在做好泉水文章这一城市课题中的思考:在“守”与“变”中让泉水这张古老亮丽的名片在当下与未来持续延续生命活力。
在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当下,做好泉水文章的“守”与“变”,需要突破保护与发展对立的思维桎梏。在邻近泉水敏感区的轨道交通4号线建设中,通过创新技术手段,突破了泉水保护与工程建设的双重挑战。在免费开放的泉水浴场,市民游客欢快畅游,感受着泉水独有的清凉。在“守”与“变”中,济南不断探索“城泉共生”的发展模式,既留住泉水的“原貌”,又让泉水融入市民游客的生活日常。
济南泉水的灵魂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做好泉水文章的“守”与“变”,还需要守护好它的历史文脉。甲骨文中的“泺”、《诗经》中的“有洌氿泉”,以及《春秋》《左传》中的泺、华诸泉……这些有关济南泉水的文字记载,无不证明了济南泉水文化历史之悠久。做好泉水的保护开发,还需要深入挖掘自身文化DNA,让历史从教科书走进街头巷尾,让文化符号从展馆融入日常生活。
泉水与济南城市发展伴生伴长,做好泉水文章的“守”与“变”,要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行走在曲水亭街,老茶馆的评书说唱与酒吧的驻唱民谣相映成趣,身穿旗袍和汉服的姑娘们在泉畔留下美丽合影,泉水大碗茶的清香与咖啡的醇厚相互交织。通过引入新业态,让泉水与街区焕发了新活力,既有岁月的沉淀,又有时尚的律动。
做好泉水文章的“守”与“变”,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在这条泉水保护和发展的长路上,我们不仅是在守护汩汩涌动的泉眼,更是在重塑城市灵魂和文化魅力。在绵绵不绝的泉水浸润下,让泉城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独特韵律,书写泉水故事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