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从“守摊子”到“闯路子” 历城区供销社强化改革闯出多元化发展新路径

舜网-济南日报

2025-07-18 09:38:15

  盛夏的历城,田畴染翠,生机勃发。一支服务“三农”的生力军——历城区供销合作社,正以一系列接地气、有活力、见实效的新举措,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农资大篷车”开进田间地头

  “智慧仓配”守护丰收希望

  “打个电话,供销社就把根据果园土质配制的‘私人订制’肥料送到果园,还有专家上门指导种植技术。”种植户对记者说。

  南邱村猕猴桃种植基地农资配送业务是历城区供销社仲宫中心社探索开展农资直供业务的成果之一。近年来,历城区供销社仲宫中心社积极开展“社村共建”“点对点”农资直供业务,打造1小时农资配送服务圈,联合济南历供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和经销商成立集采联盟,联购分销,通过直接与厂家合作,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了农资成本,以低于市场价30%的价格向农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农资产品。每年向农民群众提供化肥2600余吨。

  “去年,我们为猕猴桃基地测土配方施肥13余公顷,减少化肥使用量15%,产量提高20%,增收12万余元。”仲宫中心社主任马宁介绍。

  服务不仅要“供得上”,更要“送得巧”。仲宫中心社的“为农服务大篷车”成了流动的田间课堂和农技服务站。50场农技推广、50次知识下乡送到农民家门口,现场推介化肥280余吨,真正把“为农、务农、姓农”的宗旨写在了田野大地上。

  保障农资供应,就是稳住农业的粮草库。历城供销社以供销总公司为龙头,新成立的历供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正全力编织一张覆盖全区、触达村落的“1+8+N”农资保供网。新建、加盟、升级的村级网点星罗棋布,5000余吨的农资仓储能力,让农资储备底气十足。同时,牵手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宁阳友邦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开发出“三个邦”“活化酶”等优质化肥品牌,让农民用上放心肥、实惠肥。截至今年6月底,历城供销社全系统化肥销量已突破2700吨。

  为农服务主业持续开拓当好农业服务生力军

  盛夏的历城区唐王街道韩官村,千亩农田如碧浪翻滚。历城区董家供销社主任张振站在田埂上,轻点手机屏幕,几分钟后,植保无人机呼啸飞过,精准喷洒的雾气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

  “土地托管省时省力,无人机飞防一天近33公顷。”济南市历城区供销总公司总经理卢士磊介绍。近年来,历城区供销社探索“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供销社”托管服务模式,服务范围涉及历城区荷花路街道、唐王街道,起步区大桥街道等地,承接德州乐陵市400余公顷土地托管“订单”,让农业社会化服务更加精准高效。

  今年,该公司高效完成除草追肥2300余公顷,无人机精准实施小麦“一喷三防”飞防作业3000公顷,实现历城区域内植保无死角、全覆盖,区域外服务更加多样。

  在柳埠街道,一个全新的综合性为农服务平台拔地而起,集农资直供、技术指导、测土配方、植保服务、电商助销于一体,覆盖87个村庄8万余人,实实在在为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科技翅膀”。

  “直播间”卖货闯“蓝海”

  老供销在“新赛道”全力奔跑

  今年4月,历城供销社积极拥抱新业态,成立历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学习省供应链公司社区私域团购业务模式,让优质农产品“出村进城”更顺畅。

  以供销总公司、十六里河英雄山供销社为试点,与传媒公司合作,上半年直播40余场,销售额突破50万元,让老供销在“新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

  在柳埠街道第18届大樱桃采摘文化旅游节上,供销社创新推出“移动展销厅”助农模式。这辆特别的“大篷车”满载南山樱桃,以全新姿态亮相节会现场,吸引游客抢购,帮助果农增收2万余元,实现了人气与效益的双赢。

  从田间地头的“老黄牛”,到拥抱新潮的“弄潮儿”,历城区供销社正以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的行动,在广袤的大地上奋笔疾书。历城区供销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李峰表示,接下来,历城区供销社将以历城区委、区政府出台的《关于推动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为抓手,持续着力抓项目、畅流通、夯基础、防风险、增活力,深化综合改革,加快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张敏 通讯员 刘忠亭 李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