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7-18 07:51:14
盛夏的泉城,蝉鸣与书声交织。7月14日上午,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行政学院)的教室里,35张年轻而专注的面孔齐聚一堂——济南市“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的中国梦”百姓宣讲骨干素质提升行动正式拉开帷幕。这些从市直部门、各区县(功能区)预赛中脱颖而出的宣讲员,要在这里经历为期4天的“淬火”之旅,锻造成为一支能讲好济南故事、传播济南声音的“轻骑兵”。
从“讲故事”到“铸魂育人”
一场精心设计的“赋能课”
开班仪式上,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同志的动员讲话直抵人心:“讲内容需兼具理论深度、情感温度与实践厚度,还要具备强大的吸引力、感染力与说服力,切实引发党员群众的思想共鸣与情感共鸣。”此次提升行动的课程设置,围绕“铸魂”展开——《宣讲的艺术》《宣讲漫谈》等专题课程系统拆解技巧;专家授课从理论深度到表达温度层层剖析;更设置“实战演练”环节,学员们在反复打磨稿件、模拟宣讲中,将“理论高度、情感温度、实践厚度”融为一体。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 张兴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原播音主持系主任 刘静敏
市委讲师团团长 刘健
市委讲师团副团长 吕桂红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 副教授 常颖
开班次日,往届优秀宣讲员的分享让学员们深受触动。山东盖伊尔集团董事长尚金花、商河县委党校助理讲师徐子珊、长清区万德街道灵岩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滕杰、济南市按摩医院推拿二科副主任王清山……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宣讲前辈”,用亲身经历诠释了“小人物如何讲大道理”,也为学员们打开了宣讲的“多维视角”。
从“能讲”到“会讲”
课堂里的“成长密码”
导师与学员分组讨论现场
开班仪式现场
学员们认真听讲
4天的课堂上,既有“干货满满”的技巧传授,更有“直抵人心”的思想碰撞。
“大家要用‘小切口’讲‘大主题’、用‘传播力’增‘吸引力’、用‘真感情’换‘真认同’,实现从‘能讲’到‘会讲’再到‘讲得好’的跃升。”市委讲师团团长刘健的指导,让学员们茅塞顿开;“好的宣讲需要以真诚感人,真心暖人,真情动人。”市委党校副教授常颖的解析,让大家对“基层宣讲的特殊性”有了更深理解;“宣讲之魂在‘真’与‘活’,要把抽象理论变成‘接地气的家常话’。”平阴县孝直镇付庄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冯兆纶的感悟,道出了学员们共同的心声。
最热烈的当数宣讲员的“现身说法”。“一线工人学宣讲,是把‘嘴皮子’当工具使!”国网莱芜供电公司莱电新源员工任杰的话引发共鸣,“作为劳模工匠的我以前总觉得,咱干工匠的,把活干精了就够了。可这次提升行动让我明白,手里的‘工具’不只是扳手、量尺,我的亲身经历也是能把正能量‘敲’进人心的好家伙什儿。”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如何把干活的‘死磕’经历变成感染人的故事”——这正是此次提升行动带给他的“新工具”。
从“课堂”到“基层”
让宣讲“扎根沃土”
7月17日下午,结课仪式上的掌声经久不息。学员们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即将踏上新的“宣讲战场”。
“本次素质提升行动,让宣讲员们深刻认识到了宣讲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刘健表示,下一步,市委讲师团将运用好这次行动成果,面向不同群体开展各类对象化、分众化、精准化宣讲活动,真正让宣讲扎根基层沃土,惠及广大市民群众。
“我系统习得了‘三转’法则:将政策逻辑转化为生活逻辑,将专业术语转化为方言土语,将单向输出转化为双向共鸣。未来,我会用更鲜活的‘群众语言’搭桥,让政策‘活’起来、民心‘暖’起来。”济南市妇联派驻稍门村、罗家村第一书记王树生握着笔记本,眼里闪着光。冯兆纶则计划把课堂上学到的“七分稿子三分讲”用到实践中,“多听百姓关切,多融日常情感,让宣讲更‘接地气’。”
基层宣讲的意义,在于传承与弘扬。正如此次提升行动的学员们所说:“每一次宣讲都是心灵的对话,我们不仅要讲好济南的故事,更要让‘精益求精’‘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据悉,本次提升行动结束后,市委讲师团将组织优秀宣讲员深入全市基层单位开展巡回宣讲。我们期待这支“轻骑兵”能用最真挚的声音、最鲜活的故事,让济南的魅力与风采在更多人心中“活”起来、“火”起来! (李娜 王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