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7-18 10:30:48
党建活动
庭审
身处济南中央商务区,市场主体超15万户,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建筑工程等类型案件数量连年攀升。然而,在年收案数稳步增长、案由日渐复杂的情况下,历下区人民法院姚家人民法庭的案件经过调解化解的比例却能在六成以上,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建引领审判业务高质量发展,打造全流程调解模式,持续擦亮‘薪安企盈’品牌。”姚家法庭庭长阮斌介绍说。近年来,姚家法庭始终坚持与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与辖区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能,将调解贯穿于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全流程,实质化解纠纷,为辖区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以党建引领审判业务高质量发展
“枫桥经验”之所以历久弥新,充满生机活力,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社会治理的全过程、落实到基层治理的第一线。
近年来,姚家法庭突出“四强”党支部建设标准,创新推行“1314”党建工作法,实现了党的建设与审判业务从“物理叠加”到“化学反应”的转变。
阮斌介绍,所谓“1314”党建工作法,即突出“1”个核心、坚持“3”大理念、围绕“1”条主线、联动“4”方力量。
姚家法庭依托党建赋能,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审判业务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坚持党建成效在一线检验,经常把支委会开在庭审、调解和信访工作一线,哪里是诉调工作的重难点,党支部就在哪里发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就在哪里凸显。
树牢“一站通办”“抓前端、治未病”“公正与效率”的理念,围绕群众关心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将司法功能从诉前延伸至诉中、诉后;主动走访街道社区企业,倾听呼声,回应诉求;大力推行案件专业化、精细化审理,不断压缩案件审理周期,提高审判质效。
将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为审判工作主线,持续升级诉讼服务体系,规范诉讼服务流程和标准,完善适老适残适弱服务措施,推行上门调解、法律咨询、诉讼引导,走到群众身边“望闻问切”。
主动与辖区村居、学校、企业、机关等四方力量构建联动机制,建立服务辖区矩阵。落实府院联动工作机制,创新“一调四联”调解模式,大量劳动争议案件在诉前得以实质性化解。
荣誉证明成效。近日,姚家法庭党支部荣获2024年度历下区委评选的“五星党支部”荣誉称号;《“1314”工作法打造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获评全省法院党建与业务融合典型案例。
做优“薪安企盈”品牌
绘就和谐劳动关系新“枫”景
“她无故旷工并鼓动学员退费,导致校区生源大量流失,给学校造成恶劣影响,必须给我个说法!”
“学校无故将我辞退,经济赔偿金我一分也不退让!”
日前,某教育培训学校与原在该校担任教师的王某互相将对方诉至历下区法院。时隔几个月,双方当事人再次相见,火药味依旧十足,矛盾冲突尖锐。
“两个案件一并处理,分别疏通矛盾,或许可以得到让双方都满意的结果。”负责审理此案的姚家法庭法官朱琳琢磨着,以调解员为补充,可以多维度促进案结事了。于是,在朱琳的指导下,特邀调解员周世萍着手对案件进行调解。周世萍曾在劳动仲裁部门工作近20年,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法律知识。
为找到双方利益平衡点,周世萍“背靠背”跟双方当事人反复沟通,探究解决策略,增强当事人协商解决意愿。经过多轮调解,双方通过换位思考、平衡利益得失,最终达成一致调解意见,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2021年5月,历下区法院在全省法院率先设立劳动法庭,充分发挥审判机构专门化、审判人员专职化的优势,专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
为维护辖区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姚家法庭在劳动争议“萌芽、诉前、诉中、判后”四个阶段积极履行支持和指导调解法定职能,将调解指导覆盖“全流程”。
与此同时,法庭充分发挥司法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促推解纷资源整合,实现各类调解协调联动,形成劳动争议大调解工作格局。推动“四调联动”,打造劳动争议多元解纷平台,实现企业调解、工会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协作与联动,设立联络员,互相派驻调解人员,促推各类调解组织优势互补,形成解纷合力。统合“四轮调解”,引导企业内部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进行首轮调解,指导工会进行第二轮调解,支持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第三轮调解,最后由法庭组织第四轮调解,实行分层递进式调解模式。经过全链条调解、层层过滤,劳动争议化解率达75%。聚合“四方力量”,针对企业、工会、仲裁促成调解的纠纷,劳动法庭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分析反馈调解协议确认情况,放大调解示范效应,提升公众对调解工作的接受度与信任度。
通过完善“调裁审执”衔接机制,密织解纷网络,姚家法庭让“薪安企盈”品牌成为彰显区域法治温度、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闪亮名片。
做强专业审判
以高质量司法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除了劳动争议案件,姚家法庭还负责审理辖区各类民商事案件。法庭在各类矛盾纠纷处理过程中把指导人民调解、促进多元解纷的工作做实,注重以非诉讼方式及时就地化解。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法庭选派法官入驻辖区综治中心,推进矛盾纠纷化解阵地前移,指导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对辖区存在的矛盾纠纷或隐患进行预防化解。
打造专业化调审团队,探索建立特邀退休法官调解员、特邀人民调解员、承办法官全程督导调解的“三位一体”调解体系。
法庭认真落实指导调解职能,定期组织调解员培训,有力提升调解员专业化水平。自2022年起,聘任省、市、区三级法院退休法官担任特邀调解员,充分发挥他们深厚的法律功底和丰富的司法经验,高效化解疑难复杂纠纷。注重引导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查找纠纷成因,由调审团队牵头制定“一揽子”调解方案,实质化解纠纷。
2023年,姚家法庭受理案件数4897件,经调解化解的比例近六成;2024年,受理案件6182件,经调解化解的比例近七成……姚家法庭在纠纷多元化解、矛盾实质化解工作中交出亮眼答卷。
做好服务大局
持续发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姚家法庭地处中央商务区核心位置,法庭从中央商务区发展高度谋篇布局,紧紧围绕辖区经济发展大局,统筹兼顾,优化司法供给,在这片腾飞向上的热土上绘就法治化营商环境好“枫”景。
科学配置司法资源,形成以姚家法庭为主体,联动姚家街道、智远街道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基层解纷格局。法庭除对劳动争议纠纷专业化审判外,对建设工程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租赁合同纠纷等均组建专业化审判队伍,规范办理流程,统一司法裁判尺度。
姚家法庭还充分发挥司法建议引领社会治理、判后指引预防矛盾纠纷的效能,着力解决审判工作中发现的可能影响营商环境的共性问题、风险隐患。通过发放司法建议、召开企业座谈会,向社会发出“司法预警”,为纠纷“把脉开方”,推动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水平。(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侯月 实习生 刘祥敏 田昊冉)